|
《尼采:在世紀的轉(zhuǎn)折點上》 八十年代后半期的中國,到處籠罩著一種精神浪漫的氛圍,這本書的受歡迎是此種氛圍的一個反映。在那個年代,國門開放不久,從前被堵在門外的現(xiàn)代西方思潮一股腦兒地涌了進來,人們陶醉于各種新的或似乎新的思想、理論、觀念,尼采、弗洛伊德、薩特、海德格爾皆是激動人心的名字,談論他們成了一種時尚。
任何紀念都是一種提醒,讓人想起被紀念之物已成過去。對于我來說,這個紀念版所提醒的,首先是我生命中二十年光陰的消逝。二十年,人的生命中一個完整的季節(jié),足以使青年變中年,中年變老年。
《尼采:在世紀的轉(zhuǎn)折點上》 第一部分大自然的星空,群星燦爛。那最早閃現(xiàn)的,未必是最亮的星宿。有的星宿孤獨地燃燒著,熄滅了,很久很久以后,它的光才到達我們的眼睛。 《尼采:在世紀的轉(zhuǎn)折點上》 第二部分在歷史上,人生探索的活躍總是發(fā)生在價值觀念轉(zhuǎn)換的時代。其中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舊的社會結(jié)構(gòu)和信仰體系業(yè)已自行瓦解,新的社會力量尚且微弱,社會動亂,個人命運乖促,此時往往會有悲觀主義哲學滋生,例如古羅馬帝國時期斯多葛主義的流行。
《尼采:在世紀的轉(zhuǎn)折點上》 第三部分“人即心靈,心靈即知識。一個人知道些什么,他就是什么……”人類自豪地發(fā)現(xiàn),從自己心靈中閃射出來的理性光芒普照萬物,使人類成為世界的真正造物主。沒有人懷疑理性的至高無上的意義。
連載完成 謝謝關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