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倚天照?;o數(shù)
"倚天照?;o數(shù),高山流水心自知!"出自于曾國藩的《辯言》,說的是一種人生境界。體現(xiàn)了他這種堅守人臣的行為和心理,是和他作為儒學(xué)大家的身份和受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響分不開的,所以越是戰(zhàn)功彪炳,他越是克己修身。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奇特人物,也是最顯赫最受爭議的人物之一。生前身后,毀譽參半。既有“中興第一名臣的美譽”,也有“曾剃頭”、“賣國賊”的惡名。清政府在其逝世后稱其為“忠臣體國,節(jié)勁凌霜”,甚至把他譽為“古今完人”;他的門生故吏更是把他稱為“德比諸葛,功過蕭、曹,文章無愧于韓、歐,實為近百年來難得的圣賢。”
他的功過難以論定。毛澤東對其有三次評價。第一次是25歲。他在1917年8月25日《致黎熙錦信》中說:“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人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乎?”第二次是34歲。他在1926年3月18日《紀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義》中說:“打倒太平天國出力最多的是曾國藩,他當時是地主階級的領(lǐng)袖。”第三次是77歲。他在1969年1月的一次談話中說道:“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BR> 在不同的歷史階級,毛澤東對他的評價不同,這既是歷史復(fù)雜性的一種體現(xiàn),也是曾國藩這個人的復(fù)雜性的一種體現(xiàn)。僅從人的角度來看,無疑,曾國藩有許多優(yōu)點,歷史影響之一就是他的人格力量。他打破了天才的神話,為“成功出自勤奮”樹立了一個榜樣,在克己修身,嚴訓(xùn)子弟上,又秉承了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就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來說,立德最難,而且最虛,曾國藩的門生們稱譽他從一個普通人修到了圣哲的境界——內(nèi)圣外王,這似乎是夸張了一點,但“克己、修身、勤政”幾個字始終有現(xiàn)實意義。 “道德文章冠冕萬代,修身處世楷模千古?!薄对鴩視房膳c《顏氏家訓(xùn)》一同作為家書垂世典范之作。他對個人內(nèi)在修養(yǎng)要求極為苛刻,一輩子克己修身,無一日懈怠。在家中,是嚴父慈兄,在帳帷之側(cè),是良臣賢將;而在家中帳帷之外,他身體力行,于后世的現(xiàn)實意義,毋寧說更像一位“溫和”的教育家。 梁實秋先生在《雅舍小品》之《信》一文中說:“書信寫作被西方人稱為'最溫柔的藝術(shù),其親切細膩僅次于日記’?!倍視彩菚艑懽鞯囊环N形式。曾國藩的一封封家書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溫柔藝術(shù)”呢?那半文言半白話之威容儀言背后卻是溫如耳語,絲絲入扣;那娓娓的敘說中飽含委婉的勸訴,層層入理;一封封家書給人內(nèi)心以美好的熏陶與豐富的啟迪。無論是處世修身,抑或是明德修為,還是治學(xué)從政,他都是涵詠體察,將一“恒”字貫徹始終:“讀書應(yīng)有志有識恒久”,“讀書宜專習(xí)字須有恒”,“學(xué)問之道總以有恒為主”,又譬如“用功譬若掘井,與其多掘數(shù)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及求泉而用之不竭乎?”這同樣是對一“恒”字的另一側(cè)面注解。 “耕讀為本乃長久之計”又更是教育層面的另一種延伸。他用畢生的實踐告訴我們“教育為本”的重大意義。“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百年大業(yè)。創(chuàng)造優(yōu)質(zhì)教育不僅是家庭、學(xué)校奮斗之目標,更是社會發(fā)展之指向,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更是培養(yǎng)祖國花朵之溫床。在信息極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書信相對于手機短信、電子郵件而言,更顯其不可替代之治愈心靈的療效作用。尤其適于親子間的共同溝通和交流。試想,在“夜闌人靜初,月上柳梢頭”的曠遠靜夜,一位孤寂的老人,坐在一張發(fā)黃的老沙發(fā)上,寂靜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很長;一縷縷香煙在昏暗的燈光中若隱若現(xiàn),手捧自千里迢迢而來的兒女問候,拙劣的字跡斑斑,在老婦眼中,卻絢爛得如同春日的百花園;哪怕是兒女寥寥數(shù)語的噓寒問暖,心中也是溢滿了無限的感動與溫暖。 三十載宦海生涯,無數(shù)沉浮云煙過眼;六十年人生經(jīng)歷,多少功過身后評說??v觀《曾國藩全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曾國藩影響較大的有幾種文化形態(tài)。曾國藩身上既有道家的“出世”思想;也有法家的“治世”思想,甚至還有佛教文化中的“超世”思想,但對其影響最大的還是儒家的“入世”思想,儒家倡導(dǎo)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想在曾國藩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實踐。 學(xué)者歷來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作為道德的內(nèi)在修為,而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道德的外在修為。我覺得“修身”實質(zhì)上才是儒家“三綱”(明明德、新明、止于至善)“八目”的基座。而馮友蘭在《中國哲學(xué)簡史》里也曾這樣說:“八條目實際上只是一條目,就是'修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些步驟,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至于齊家,治國,治天下這些步驟,則是修身達到的最后完成,就是'止于至善’?!?BR>只有把自己的事處理好了,才有余力更好地向外拓展自己的才能。先有豁達光明之識,后乃有恬淡沖融之志。 “倚天照?;o數(shù),高山流水心自知?!本嵊趬m世兩端,盡力營造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清醒地面對塵世間紛紛擾擾的誘惑,咬定牙根,徐圖自強,這是給我輩最大的教益。 ![]() 對曾國藩的評價,近百年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曾國藩褒揚者有之,斥罵者也乏其人。曾國藩,一個永遠值得你去認識、了解的人物。 一、中國近代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開拓者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睜眼看世界”并積極實踐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導(dǎo)下,建造中國第一艘輪船,開啟近代制造業(yè)的先聲;建立第一所兵工學(xué)堂,肇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譯印刷西方書籍,不僅奠定了近代中國科技基礎(chǔ),而且極大地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學(xué)生,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棟梁之材,其中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書(部長)梁敦彥、清華大學(xué)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二、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山祖師 曾國藩自稱:“鄙人乃訓(xùn)練之才,非戰(zhàn)陣之才”,他教導(dǎo)士兵“說法點頑石之頭,苦口滴杜鵑之血”。他以儒家精神練兵,使湘軍成為一支有主義的隊伍,他作《愛民歌》傳唱,使湘軍聲威大震,毛澤東作《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即以此為藍本,蔣介石黃埔建軍時,也將他的《愛民歌》印發(fā)學(xué)生演唱,收效甚大。 三、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中國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業(yè))、立德(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為后人留下學(xué)說)“三不朽”之說,而真正能夠?qū)崿F(xiàn)者卻寥若星辰,曾國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敗太平天國,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時弊”、整肅政風(fēng)、學(xué)習(xí)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現(xiàn)了“同治中興”;他克已唯嚴,崇尚氣節(jié),標榜道德,身體力行,獲得上下一至的擁戴;他的學(xué)問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師,“其著作為任何政治家所必讀”(蔣介石),實現(xiàn)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業(yè),不愧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四、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穩(wěn)之楷模 “從政要學(xué)曾國藩,經(jīng)商要學(xué)胡雪巖”。自近代以來曾國藩就被政界人物奉為“官場楷模”。這是因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歲官至二品,在清借獨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聲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穩(wěn),歷盡宦海風(fēng)波而安然無恙,榮寵不衰。他熟讀中國歷史,對官場之道參深悟透,積淀一整套官場絕學(xué),用之于中國官場,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 五、網(wǎng)羅培育推薦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國藩一生致力結(jié)交、網(wǎng)羅、培育、推薦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幾乎聚集了全國的人才精華為招攬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謙遜的老臉,屢屢上書舉薦部下,為部下謀官要權(quán),爭謀職位。他一生推薦過的下屬有千人之多,官至總督巡撫者就有40多人。他們既有李鴻章、左宗棠、郭嵩燾、彭玉麟、李瀚章這樣的謀略作戰(zhàn)軍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蘭、華蘅芳、徐壽等第一流的學(xué)者和科學(xué)家。 六、中國傳統(tǒng)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曾國藩是最好的兒子,能使父母寬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導(dǎo)和照顧弟妹,體貼入微,曾國藩更是仁慈的父親,是兒女的好榜樣。他的《家書》講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yǎng),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里親戚形同陌路的現(xiàn)代社會里,確實有勸世化俗的價值,值得每個人一讀。大多數(shù)官宦之家,盛不過三代,而曾氏家族卻代代有英才,出現(xiàn)了象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nóng)、曾寶蓀、曾憲植、曾昭掄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xué)家和高級干部。 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 曾國藩在同輩士大夫中“屬中等”,頗為鈍拙,但他志向遠大、性格倔強、意志超強,勤學(xué)好問,非常人所能及。他從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撥于流俗”,天天寫日記反省自己,一生中沒有一天不監(jiān)視自己,教訓(xùn)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謙恕自抑,豁達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著“拙誠”、埋頭苦干,不論遭受多大打擊,都不灰心喪氣,而能再接再勵,堅持到底。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訣。 八、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具有高深的學(xué)問素養(yǎng),是一個“辦事(干出事業(yè))兼?zhèn)鹘蹋粝滤枷雽W(xué)說)之人”(毛澤東)?!肚迨犯?SPAN lang=EN-US>——曾國藩傳》也說:“國藩事功大于學(xué)問,善以禮運。”他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xué)說,講求經(jīng)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個“儒學(xué)大師”;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學(xué)理論,其詩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豐)、同(治)三朝的文壇,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 歷史被如沙的時光悄悄地掩埋,當我們回首時,己了無痕跡。然而當我們真正回首去聆聽翻撫摸這塵封的記憶時,卻總有那一串串的姓名在大漠的鳴沙中突兀,回蕩。 如煙往事,似水流年,卻帶不走這樣一個熟悉的名字,一個為人所倚賴,為人所唾棄,為人所敬佩,為人所鄙薄的名字——曾國藩。 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也許曾國藩本人留給后人的,也是一塊默默的無字碑。一個年少時就才學(xué)出眾的天才,一個二十多歲就考取進士的少儒,一個當清政府在太平天國打擊下內(nèi)憂外患,風(fēng)雨飄搖之時挺身救駕的勇者。他曾在官場上春風(fēng)得意,官至極品,也曾飽受傾軋,郁居鄉(xiāng)里;曾在戰(zhàn)場上帶甲百萬,揮斥方遒,也曾一敗涂地,差點投水自盡。這截然不同謎一般的身世,也許也正是他一生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融合在一起的折射吧。 內(nèi)圣外王,不錯,這正是國藩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翻開《曾國藩家書》,翻開《冰鑒》,翻開屬于曾國藩內(nèi)心的那一頁,我為之所震驚,這難道就是揚名政壇,決戰(zhàn)沙場,堅忍果斷的清廷柱石?不!不像啊!濕潤雋永的文辭,語重心長的告誡,誠摯由衷的認錯;一派慈和,一派忍讓,更有一份曹植的“烈士多悲心”。我不由驚嘆,我不由折服,我不由反思。歷覽前賢,有秦皇漢武的風(fēng)騷,有唐宗宋祖的文采,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彎弓和大雕??捎钟姓l,能像內(nèi)圣外王的曾文正一樣,為官則清正無私,舉賢若渴,為將則機智沉穩(wěn),步步為營,奇正相佐,為儒則謙和內(nèi)斂,毫無文 人的狂傲之氣,為父為兄則嚴于律親,不使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曾國藩是一個永遠讓人無法讀明白的人,是一個文人,是一位儒將,是一個好官。也許也只有毛澤東主席的評價最中肯:“曾國藩是地方階級里最厲害的人物。” 無可奈何花落去,畢竟人無完人,安慶城破,大辟三日;天京陷落,大辟十曰;投靠外國……這些是事實,不知是有意,還是不得已?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绷髂晁扑?,時光如電地過去,也許,只有歷史才能讓“無字碑頭鐫字滿”,也許也只有歷史,才能最好地詮釋曾國藩在天京城破黃袍欲加身之時寫盡生平心境的一句話:倚天照?;o數(shù),流水高山心自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