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中醫(yī)故事4(轉(zhuǎn)載)

 淄水漁夫 2011-07-18
中醫(yī)故事4(轉(zhuǎn)載)
2010-02-09 19:05

 

二、氣虛發(fā)熱,用補中益氣湯不除,不明虛中有實
    再說一病例,患者男性,40余歲,8月就診,病1月前外感未能及時治療,一直發(fā)熱不退(體溫37.8~39.0℃)西藥抗炎治療無效,亦未能查明原因。轉(zhuǎn)診中醫(yī),時形體消瘦,發(fā)熱,畏寒喜蓋被,咳嗽,咳痰清稀,清涕整日不斷,倦怠嗜臥,四肢困倦,動則氣喘難續(xù),納差,小便短少不黃,大便少,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脈虛大而數(shù)。
    一診醫(yī)辨證為中氣虛發(fā)熱,予補中益氣湯加減,服方5劑無效。
    有患者朋友與我熟,請我為之處方。
    二診我也認為系中氣虛發(fā)熱兼有痰濁伏肺,改用六君子湯加桑白皮,麥冬等味,3劑而熱除。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一診患者的證提示的信息是一個中氣虧虛的發(fā)熱,但為什么補中益氣湯無效?這里就要明白補中益氣湯系一個用于純虛證的甘溫除熱的方劑,該方升之有余,而降濁的力量不足,因此對于上實中虛,痰飲內(nèi)阻的高熱咳嗽患者并不適宜。也就是說用補中益氣湯未能很好的把握該方的升降作用,因此不能達到升清降濁的功效,這里的濁指的是痰濁在肺。
    氣虛發(fā)熱,鄧鐵濤老先生說過:“對于虛實挾雜之證,除了可采用補中益氣湯作為基本方之外,還應根據(jù)中氣虛弱之輕重,累及臟腑之多寡,兼挾證之有無等等辨證加減,靈活運用……甘溫除大熱,其用方不可拘泥于補中益氣湯”。故改用六君子湯加減,方中四君子甘溫補其中,陳皮半夏降濁而化痰,用麥冬、桑白皮甘寒瀉其火。正合補中益氣湯“惟當辛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矣”之旨,而又無補中益氣湯降濁不力的弊端。
    二診之所以有效,就是能很好把握了證的虛中挾實的信息。守古法而靈活通變其方。
    三.腎病綜合征,先祛實邪,巧用補中益氣湯收功
    這病號是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一個法官,女性,44歲?;颊?001年6月10日就診,10余日前感到倦怠乏力,1周后出現(xiàn)下肢輕度水腫,在湖南某省級醫(yī)院診斷為腎病綜合征,擬予以強的松治療。又到湖南醫(yī)科大學幾所附院就診,都要給予激素治療。
    因害怕使用激素療法改變體形,女人愛美呀,現(xiàn)在的女性就是這樣,寧可病不好,也不能身材不好,哈哈~
    于是就到我們這兒求中醫(yī)治療了,這病人我接手的,當時癥見下肢水腫、倦怠乏力,納差脘痞,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細弱。查:BP120/70mmHg,小便常規(guī):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7.8g,血漿白蛋白29.4g/L,TG2.45mmol/L,TC7.12mmol/L,LDL-c4.32mmol/L,HDL-c1.69mmol/L。腎功能正常。辨證為濕熱困脾,方用三仁湯加減:藿香10g,佩蘭10g,白蔻仁4g,杏仁10g,薏仁30g,厚樸10g,法夏10g,甘草10。服方5劑,黃膩苔退,呈薄白苔,納增,脘痞消除,仍感倦怠乏力,腰酸,下肢水腫不減。查尿常規(guī):蛋白++++。
    該病人雖然癥狀有所改善,但看到蛋白尿加號未減,當時就哭起來,我就說,你別急,治病要一層層來,再給你開個方,蛋白尿肯定會下降,為什么,這病我有個人的心得。
    辨證為脾腎兩虧,水濕內(nèi)停。方用其經(jīng)驗方加減:生黃芪30g、黨參10g、升麻3g、柴胡5g、芡實15g、山藥15g、仙茅10g、仙靈脾10g、丹參20g、菟絲子15g、山楂30、甘草6g。服方15劑,查小便常規(guī):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0.3g,血漿白蛋白32g/L,TG2.43mmol/L,TC6.16mmol/L,LDL-c3.82mmol/L,HDL-c1.23mmol/L。后以此方加減治療2月余,諸癥悉除,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0.04g,血漿白蛋白35.6g/L,TG2.17mmol/L,TC4.89mmol/L,LDL-c2.64mmol/L,HDL-c1.26mmol/L。后守方鞏固3個月,這病人到現(xiàn)在都沒復發(fā)過,和我交了個朋友,呵呵~。
  我們現(xiàn)在來看該病人的證,第一診給出的信息(證)就是一個濕熱困脾,所以化濕清熱肯定要放在第一步,為什么?“邪不祛則正不安”!
    二診提供的信息就是濕邪已化,脾腎之虧虛證狀顯露的信息:呈薄白苔,納增,脘痞消除,仍感倦怠乏力,腰酸,下肢水腫不減。查尿常規(guī):蛋白++++。這個時候,就要根據(jù)這個信息,進行調(diào)整自我穩(wěn)態(tài)了。“中氣不足,溲為之變”,尿蛋白亦精微所化,中氣下陷,不能固攝,故出現(xiàn)在大量蛋白尿。益氣補中加上芡實菟絲子收斂固澀,更用仙茅、仙脾補腎。藥證相符,效如桴鼓!
    倘若第一診就用補中益氣湯肯定是不行的,為什么,藥證不符,一證以實邪為主,如即補之,則犯“虛虛實實”之誡了。所以治療上采用了先祛其實,后補其虛的手法。
    證簡單的說就是某個階段患者自穩(wěn)態(tài)狀態(tài)的信息,抓住了這信息,你就能駕輕就熟了。
    四、神經(jīng)性膀胱,尿不自排,妙用補中益氣湯建功
    這個病人首先是找我導師的,外傷后出現(xiàn)不能自主排尿,常常要等到膀胱脹的很大才自行的溢出點尿來。先在湖南醫(yī)科大學診治,確診為外傷后松馳性的神經(jīng)性膀胱。在那治了兩個月癥狀無明顯改善,于是專家告訴患者家屬,只好造瘺了!14歲的小男孩要終生帶著一個尿袋過日子了,別說長大還要討媳婦,呵呵~這要是造瘺了對小孩終生帶來的負面影響就大了。于是患者的家屬有朋友告訴他,別急著造瘺,先到中醫(yī)院看看,說不定會有希望。
    于是就找到了我的導師,我的導師就找到我,說這病人交給你管著,你愿意不,呵呵~這樣的病人一般醫(yī)生都不愿意接,為什么,西醫(yī)都定論了,給他判刑了,管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說不定沒效,患者一個反咬說沒效你收我干什么,讓我白花錢!
    呵呵~仔細的問了病人的一般地情況,我就告訴病人家屬,說你轉(zhuǎn)過來,我們給你努力一下,希望能發(fā)生奇跡!患者家屬就高興了,后來患兒出院時,家屬說你愿意接就知道你有把握,天,要是沒看出效果,那說不定就要費一番口舌了!
    當時患兒癥見小孩面色(白光)白,精神不振,小便不能自排(一直保留導尿),每次排尿都要手壓小腹,感小腹脹滿不適,氣短懶言,納差,腰酸畏寒,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弱無力。
    這癥狀大家一看就知道提供了一個中氣虧虛,下元不足的信息,以中氣虛為主,遂予補中益氣湯加減,加巴戟天、淫羊藿、桂枝溫腎化氣通便。
    另予溫針,選穴關元、氣海、腎俞、三陰交、陽陵泉、足三里等。
    也還該那患兒命好,真就出現(xiàn)了奇跡,服方五劑,患者就可自行排出少量小便,但B超顯示膀胱殘留尿很多。
    效不更方,服方20劑,患兒起居正常,體重增加了,每次排尿很暢,而且不費力,B超顯示,排尿后殘留尿液小于30ml。
    其后予以出院,門診診治,2個月后復查排尿后殘存尿小于20ml,患者的家屬是千恩萬謝,說真不應該找西醫(yī)院,白花了兩萬多。呵呵~當然了,家屬不知道醫(yī)生的痛苦,中醫(yī)也好,西醫(yī)也好,都會盡力為他診治,對吧。
    我們再來看看,這患兒是外傷引起,但整個治療過程中并未使用什么化瘀的藥物,為什么,四診得來的癥狀就是一個中氣虧虛為主的信息,為什么中醫(yī)要強調(diào)“審證求因”,呵呵~很多人把審證求因中的“因”當作病因了,這種理解對于臨床辨證用藥是十分的不利,他會誤導你合理的選方!如果作為病因理解,這患兒可能要選少腹逐瘀湯才行!這里的“因”實際上說的是病機,是自我穩(wěn)態(tài)失衡的信息。這個病人給我們提供的信息就是中氣不足,兼有腎陽虧虛,你把這二者恢復了,自我穩(wěn)態(tài)也就復舊了,陰平陽秘了,當然臟腑也就能正常的各司其職了。
    無獨有偶,我在農(nóng)村曾看過一個病人,搬貨物上車,被車上掉下來的裝稻的麻袋打傷了頭部,其后一直全身出汗,口渴不止,我不是搞內(nèi)分泌的,想必是

無獨有偶,我在農(nóng)村曾看過一個病人,搬貨物上車,被車上掉下來的裝稻的麻袋打傷了頭部,其后一直全身出汗,口渴不止,我不是搞內(nèi)分泌的,想必是損傷引起中樞什么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功能失調(diào)所致,當時診其脈洪大。予白虎湯3劑諸癥自除了,要是審證求“因”(病因),可能通竅活血湯才是正治,呵,效果該如何,將不得而知。所以我們對證的認識一定要把“證”看作人體生理功能的某個階段狀態(tài)的信息,這個信息就是我們處方用藥或保健等的根據(jù)。
    本來還想接著寫兩個案例,幫助大家進一步理解證的含義,有事被打斷,只好以后再續(xù)了。
    請諸位愛有記著中醫(yī)證的重要性,那是你診斷用藥的基礎,這證就是人體在某個階段反應出來的健康或疾病的信息。你要看好病,關鍵要把握好這信息。
    以上四個病案,說的是異病同治的運用補中益氣湯的一點體會,結(jié)合病案說了一點個人對“證”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爭論。

第九講 淺說汗證的臨床辨治
    汗有自汗、盜汗之分。經(jīng)典的說法是“陽虛則自汗,陰虛則盜汗”,《臨證指南醫(yī)案》中說“陽虛自汗,治宜補氣以衛(wèi)外;陰虛盜汗,治當補陰以營內(nèi)”此言其大概,然不可拘于此。張景岳說“自汗盜汗各有陰陽之證,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盜汗必屬陰虛也”。《中醫(yī)內(nèi)科學》上共分五個證型:肺衛(wèi)不固、營衛(wèi)不和、心血不足、陰虛火旺、濕熱郁蒸,此多言全身汗出之常見證型。然臨床汗出證形形色色,有局部汗出、偏身汗出、半身汗出種種不一,當博而覽之,否則至臨床則易掣肘。
    教科書上的不再重復,提要說說臨床常見的汗證證型及治法,雖不全面,但亦有借鑒之處。
    頭汗:
    常見證型為陽明郁熱或濕熱郁蒸,前重以承氣輩加減取法,后者以茵陳蒿湯或三仁湯等損益施藥。
    少見的有肺經(jīng)郁熱,清肺火方中加桑葉、桑皮,桑葉劑量宜大,大則有收汗之功。
    心窩汗出:
    汗為心之液,心窩汗出常見于心陰不足,或心氣虧虛,生脈散加減。
    胸部汗出:
    胸為心肺之外廓。常見于肺氣虧虛,宜補肺氣固表止汗,補肺氣方合用玉屏風散。心氣陰虛者宜生脈散。
    肺主氣,氣郁則血瘀,血瘀者,血府逐瘀湯加減。
    偏身汗出:
    偏身汗出,或左邊身汗出,或右邊身汗出,常為氣血不周所致,非止汗所能取效,宜十全大補湯加減。
    又有氣虛血瘀者,宜補陽還五湯加減。
    下肢癱瘓證,汗出多在胸腹以上,患處無汗,病情逐漸好轉(zhuǎn),汗亦逐漸而下,當明白之。
    腋汗:
    心火旺者,導赤散加減。
    手足汗出:
    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熱者多屬血虛,手足心冷者屬氣虛,于主方中加入斂汗藥酸棗仁、麻黃根、碧桃干、煅牡蠣等味。
    亦有心火亢盛或脾胃郁熱者,當隨證用藥。
    經(jīng)常多腳汗者,用白礬、葛根各五錢研末,水煎十數(shù)沸,每日浸洗。
    餐后汗出:
    餐后汗出者,多屬脾胃虛弱,運化無力,谷氣郁蒸,蒸津外泄,宜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醫(yī)案選讀
    下面說兩個汗證的治療,第一個純系汗證,第二個是挾雜在淋證中的汗證。
  
  
  案一脫影
    什么叫脫影,有些愛友可能不明白。脫影系盜汗之重癥,言人寐中汗出,汗出浸濕床單,起則床上留一人影狀。
    這病人不是我看的,是我的導師看的,但系我親見并記錄下來的。一日來一30歲的男性,言寐則汗,醒起則床上留一汗?jié)竦娜擞盃?。病已七年。同時提供了厚厚的3本病歷。我的導師未看病,先看病歷,湖南眾多名家多為其診治過!
    看完病歷,導師凝神為其診脈,良久,問道“陰囊潮濕嗎”,答曰“潮濕”。“性欲怎么樣?”,答曰“低下。”“勞則易倦嗎?”答曰“易倦”。
    導師遂起筆書脈案如下:
    寢汗七年,諸法不應,陰囊潮濕,性欲低下,脈細弱,沉部尤甚。經(jīng)曰“腎病,寢汗出,憎風”,從腎論治。
    脾腎雙補丸加仙茅、淫羊藿、浮小麥、麻黃根。15劑。
    患者服方10劑,汗即止,15劑服完,除勞則易倦外,諸證若失。繼與脾腎雙補丸加減鞏固,病痊。
    當時我感到很怪,如此七年之病,怎么問診僅三又兩語就完,而療效又如此神奇。師曰:病人提供的病歷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各種癥狀描述十分全面。唯無腎虛寢汗之癥狀記載,而陰囊潮濕,性欲低下病人一般地是不會自己說出來的。前面的醫(yī)生諸法不應,當從新的角度重新出法診治,所以問診雖簡但并不簡單。經(jīng)言:“腎病,寢汗出,憎風”,汗證常法不應,當從腎入手考慮。
  
  案二淋證挾汗證
    某女,56歲,3個月前因長期打麻將憋尿不解后出現(xiàn)小便頻數(shù),尿急、尿痛,后在湖南某醫(yī)科大學住院治療二個月,各種抗生素遍用,癥狀未能緩解,曾經(jīng)膀胱鏡檢查未發(fā)現(xiàn)病變,腎臟檢查正常,小便培養(yǎng)陰性,診為尿道綜合征,該西醫(yī)院泌尿?qū)<沂譄o策,建議中醫(yī)治療來我院,來院時三大常規(guī)陰性、各種生化檢查未發(fā)現(xiàn)為陽性結(jié)果,尿培養(yǎng)陰性,經(jīng)服用中藥補中益氣湯、無比山藥丸、八正散配合西藥抗炎鎮(zhèn)定(服安定每日夜尿10次,不服則20余次)等治療月余癥狀仍無明顯好轉(zhuǎn),該患者仍希望寄于中醫(yī),特請會診。
    時癥見:尿頻每日多達30余次,排尿有不暢之感,精神抑郁,形體畏寒,每晚需穿厚衣棉褲入睡,動則短氣,汗出如雨,頭濕如水浸,夜寐不安,手足心熱,口干每日需飲冷水2000余ml舌質(zhì)淡,無苔,但舌質(zhì)上滿布津液,脈沉細。治從陰中求陽,金匱腎氣丸加減。
    制附片(先煎)6g桂枝6g山藥15g山萸肉20g熟地30g丹皮10g云苓15g鳳尾草15g苦參30g懷牛膝20g菟絲子15g黃芪30g防風6g白術10g5劑
    另用吳茱萸研末外敷涌泉穴引火歸原。
    二診:小便頻明顯減少,夜行10余次,形體畏寒大減,已可脫衣入睡,僅背部、兩腿膝以上至小腹畏冷,仍口干,喜冷飲,但每天飲水只有500ml(原為2000ml),唯動則短氣,汗出如雨未減,舌質(zhì)淡,無苔,但舌質(zhì)上滿布津液,脈沉細。
    制附片(先煎)6g桂枝6g山藥15g山萸肉20g熟地30g黃芪30g防風6g白術10g煅牡蠣30g煅龍骨30g鳳尾草15g苦參30g
    另用五倍子研末外敷神闕穴,收斂止汗。5劑。
    三診:汗出止,唯小便頻,但次數(shù)明顯減少,每次小便時感較前順暢且量量增加,輕度畏寒,不再渴飲熱水,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細。
    制附片(先煎)6g桂枝6g山藥15g山萸肉20g熟地30g丹皮10g云苓15g土茯苓20g苦參30g懷牛膝20g菟絲子15g黃芪30g防風6g白術10g5劑
    另用溫針:關元、氣海、腎俞、三陰交、足三里等
    四診:尿頻癥狀除,小便順暢,仍感輕度乏力,畏冷,舌質(zhì)淡,脈沉細。
    命其朝服補中益氣丸,暮服金匱腎氣丸,遂予出院。
    這個案子我不加以解析,請愛友們自己思考治療的思路
  
  
  第十講 莫把“炎癥”當“熱證”
    ——從病案淺談中醫(yī)藥在感染性疾病中運用的誤區(qū)
    今天就“炎癥”中藥的運用說說個人的一點看法。
    一提到感染性疾病,可能大家就會想到西藥的抗炎治療,在病房工作過的同志可能知道,特別是在西醫(yī)院轉(zhuǎn)到中醫(yī)院求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的患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很多患者由于長期的抗炎治療,伴發(fā)了霉菌感染,或腸道菌群失調(diào),西醫(yī)的治療都是針對細菌來,有細菌感染,就要抗炎,忽視了人體自我免疫功能的調(diào)節(jié),即治療病也致了病,呵呵!
    前面我說過中醫(yī)的治療關鍵在于平衡陰陽,有是證用是藥,最后達到陰平陽秘,這和炎性疾病有什么關系?炎性疾病最常用的治療法則是清熱解毒,這話是對的,但不要忘記就中醫(yī)外科來說,有消、托、補三大法之分,為什么,疾病的階段不同,人體的氣血陰陽存在著不同病理變化,所以呀,還是最強調(diào)辨證施治,尤其是要把握人體的正氣,即陰陽氣血的盈虧。
    下面通過幾個病案來加以討論。
    病案一、對口疽
    這是我做學生時跟隨老師看的一病例,某患者,60余歲,患糖尿病多年,三月前患對口疽,也就是項后毛際處患蜂窩組織炎,經(jīng)西醫(yī)抗炎治療病情未能控制,潰后,瘡口不斂,有少量干燥膿性分泌物,瘡口干紅,疼痛難忍,舌質(zhì)紅,少苔,脈數(shù)。
    首診老師要我開方,上課時老師說過清熱解毒藥有良好的抗炎作用,遂予五味消毒飲加減,服方10劑,患者癥狀未見明顯好轉(zhuǎn)。
    二診,老師予知柏地方湯,服方7劑,瘡口紅活,有收斂之象,服方20余劑,瘡口得平。
    這案子大家從中看出了點什么?
    按大家的想象,可能是清熱解毒的力量較強,應該是五味消毒飲比知柏地黃湯效果好,可能還有人會問,就外科書上也沒有用知柏地黃湯治療對口疽的說法,呵呵,別急,我們來慢慢分析一下。
    患者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并發(fā)感染,西藥抗炎效果不好,這是眾所周知的事。糖尿病在中醫(yī)屬消渴的范疇,其病機特點是陰虛火旺。足太少陰腎經(jīng)“貫脊屬腎”,足少陰腎經(jīng)與足太陽膀胱經(jīng)相表里,足太陽膀胱經(jīng)“還出別下項,……挾脊抵腰中”?;颊吣I經(jīng)陰火沿腎經(jīng)與足太陽膀胱經(jīng)上沖,客于項部,損肌化腐為膿,發(fā)為對口疽。其病機屬虛火。五味消毒飲是針對實火來的,故使用五味消毒飲效果不好。知柏地黃湯則是針對腎經(jīng)虛火,滋陰降火,故其取得效果也在情理之中了。由此可見即便是炎證,也當注重陰陽的平衡,分清虛實,有是證用是藥,千萬不能陷于炎證必用清熱解毒的誤區(qū)不能自撥。

病案二骨髓炎
    這個案子是我做學生時跟隨皖南外科名醫(yī)徐少熬開門大弟子肖波醫(yī)生學習時親眼所見并記錄的。一肥東縣14歲小孩患右脛骨骨髓炎年余,多處治療,病情未能控制,家中已經(jīng)變賣了住房,最后X片顯示有大量死骨,竇道也常有小塊死骨排出,安徽省立醫(yī)院告訴家屬只能截肢了。家屬不死心啊,于是打聽到皖南有個名醫(yī)叫徐少熬,看外科疑難雜癥很有水平,于是就千里迢迢來到皖南名城蕪湖,到了蕪湖中醫(yī)院一打聽,徐早已死了,患者家屬絕望了,在掛號大廳就嚎陶大哭。于是有熱心告訴徐死了,他有門人在,可以找他的門人試試,于是就找到了肖波,當時我就在跟他抄方?;颊咭呀?jīng)不能不能站立,下肢肌膚發(fā)暗,竇道口流出清稀膿質(zhì),無臭味,患兒面色蒼白,四肢不溫,已是五月天氣,還穿著夾襖,舌質(zhì)淡,苔白,脈細弱。看完病,這肖老師開出了個陽和湯,呵呵~大家可能就明白了,溫陽通絡散結(jié),效果如何,服方30劑,患者氣色紅潤,竇道口無死骨排出,變的紅活起來,3月竇道口收,X片顯示已無死骨,患兒后來就能慢慢的自己行走起來。后來小孩的父親來到醫(yī)院,一進大門就跪著舉著一面錦旗,是一步一叩頭的送到外科診室,大家肯定不信,那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的事,那個時候中國的農(nóng)村老百姓純啊!
  《外科證治全生集》
  
   [組成]熟地黃一兩(30g) 麻黃五分(2g) 鹿角膠三錢(9g) 白芥子二錢(6g),炒研 肉桂一錢(3g),去皮,研粉 生甘草一錢(3g) 炮姜炭五分(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主治]陰疽。如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等,患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細。
   [方解]陰疽一證多由素體陽虛,營血不足,寒凝痰滯,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脈而成。陰寒為病,故局部腫勢彌漫、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并可伴有全身虛寒癥狀;舌淡苔白,脈沉細亦為虛寒之象。治宜溫陽補血,散寒通滯。方中重用熟地黃溫補營血,填精補髓;鹿角膠溫腎陽,益精血。二藥合用,溫陽補血,共為君藥。肉桂、姜炭藥性辛熱,均入血分,溫陽散寒,溫通血脈,為臣藥。白芥子辛溫,可達皮里膜外,溫化寒痰,通絡散結(jié);少量麻黃,辛溫達衛(wèi),宣通毛竅,開肌腠,散寒凝,為佐藥。方中鹿角膠、熟地黃得姜、桂、芥、麻之宣通,則補而不滯;麻、芥、姜、桂得熟地黃、鹿角膠之滋補,則溫散而不傷正。生甘草為使,解毒而調(diào)諸藥。綜觀本方,溫陽與補血并用,祛痰與通絡相伍,可使陽虛得補,營血得充,寒凝痰滯得除,治療陰疽猶如仲春溫暖和煦之氣,普照大地,驅(qū)散陰霾,而布陽和,故以“陽和湯”名之。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陰疽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患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兼氣虛不足者,可加黨參、黃芪等甘溫補氣。陰寒重者,可加附子溫陽散寒;肉桂亦可改桂枝,加強溫通血脈,和營通滯作用。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治療骨結(jié)核、腹膜結(jié)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結(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肌肉深部膿瘍等屬陰寒凝滯者。
   4.使用注意 陽證瘡瘍紅腫熱痛,或陰虛有熱,或疽已潰破者,不宜使用本方。馬培之云:“此方治陰證,無出其右,用之得當,應手而愈。乳巖萬不可用,陰虛有熱及破潰日久者,不可沾唇。”(《重校外科證治全生集》卷4)
  
  這個病案我不加以分析了,大家復習一下陽和湯的功效、主治,可能就能明白,可是要是在現(xiàn)在,可能大家不會這樣去做,為什么?有炎癥了,當然就要清熱解毒,現(xiàn)在的中藥藥理研究證明,清熱解毒藥才具有良好的的抗炎作用,可是你別忘記,中醫(yī)的精髓就是辨證施治,違背了中醫(yī)的要點,盲目的跟從西醫(yī)或者所謂的中醫(yī)現(xiàn)代研究成果,可能你就會誤入岐途,這病你要是用清熱解毒藥,效果會這樣嗎?我想,對中醫(yī)有所認識的人,可能會給你一個明白的答案!看一下中醫(yī)外科的消、托、補三大法,你可能會有新的認識!
  病案三大葉性肺炎
    這病人是20年前我在一個邊遠地區(qū)看的病,這里請大家注意,中醫(yī)的優(yōu)勢。這病人70余歲,發(fā)熱惡寒,咳嗽,咳痰黃稠,咳吐不爽3天入院,當時是舌質(zhì)紅,苔黃,脈數(shù)。X片顯示大葉性肺炎。農(nóng)村里條件差,老百姓沒錢,怎么辦???用點青霉素,320萬單位,靜滴,每日兩次。當時我們那有上級醫(yī)院來指導工作的主治醫(yī)生,看了我的醫(yī)囑,說你會把這病人看死,呵呵~你說,這話你聽到是什么味,那時我年青,剛從學校畢業(yè)兩年,初出牛犢不怕虎,我才不信他的呢,一邊用西藥,一邊開個麻杏石甘湯,呵呵~兩劑體溫從40℃下降到37.8℃,可是就這37.8℃的熱接著三天就退不了,病人沒錢就要出院,你不能看著病人死啊,我就給病人開方,當時病人口干,不思飲食,低熱,咳嗽痰少難以咳出,舌質(zhì)紅,無苔,脈細數(shù)。給病人開出個益胃散,當中并沒有加任何的苦寒泄熱的藥物,病人帶方出院,沒有再用任何的抗炎藥,服方3劑,第四天病人來復診,說吃完方,食欲就來了,熱也退了,精神頭也來了,呵,或許你不信?!锻飧袦責崞氛f的好,熱病“不耗腎液,必傷胃陰”,對啊,你實踐了,你就知道了。大家在學習《溫病學》的時候都知道保護胃陰的重要性,真到了臨床,有幾人能做到?!這病人最后就是養(yǎng)陰益氣,病就痊愈了!總共不到50元錢,當然是那時候的錢了,呵~要是現(xiàn)在,一個大葉性肺炎你就用5天青霉素,還是老年病人,你敢嗎?你絕對不敢這樣做!
    上個月我們病房從骨傷科轉(zhuǎn)來一支氣管肺炎的病人,就是個肺胃陰虛的病人,在骨傷病房什么抗生素都用了,十幾天就是無效,不思飲食,發(fā)熱不退。到了內(nèi)科,抗生素比骨傷用的低多了,唯一的就是給病人加了個益胃散加魚腥草、蘆根的中藥方,第三天病人熱退,思食,調(diào)理一周就出院了,你說這是中藥的效果,還是西藥的效果,可能眾說不一,當然我認為中藥是起了絕對的作用!
    我舉這個例子的目的是告訴大家,中醫(yī)在熱病的治療當中是有自己的特色的,不要只相信西醫(yī)的抗炎治療對炎癥才有效果,更不能把中醫(yī)的清熱解毒和西醫(yī)的抗炎等同起來!中醫(yī)只要你辨證正確,你同樣會取得極為理想的效果。治療上不要把“炎癥”當作熱,有人說“炎”是兩個“火”加在一起的,只有清熱瀉火才是正治,如是,你是個庸醫(yī)無疑了!
  病案四流腦
    這是我的碩導看的病,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一個15歲的小孩,患流腦在省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一周,病人就是昏迷不醒,高熱不退,汗出熱而粘手,面部有垢一層,西醫(yī)院治療無效,有人告訴患者的家屬,說找找中醫(yī)吧,有人就介紹我前面說的導師,當時我跟著去,師撬開病人的口,見舌質(zhì)紅,滿口白苔,脈細數(shù)!當時我的導師就開個方來,諸位可能會問,病人昏迷不醒怎么服藥啊,呵呵~病人插有胃管啊!第二天病人醒來了,他的主治醫(yī)生和病房主任都感到吃驚,為什么啊,他們告訴患者家屬,沒希望了,呵呵~,醒來了,當然要問,問了,這主任帶著主治醫(yī)師就到了我們醫(yī)院找到我的導師,要求傳授此方,哈哈~我的導師要我拿出方劑書來,翻到甘露消毒丹,遞給來者,就此方爾!
    試問這甘露消毒丹中有幾味藥是清熱解毒的?
    無獨有偶,我們這兒的一個全國知名的教授熊繼柏教授,有一次到貧困地區(qū)支邊,在某縣醫(yī)院會診一“乙腦”6歲患兒,6天昏不醒,診治完畢,開出個菖蒲郁金湯,并未加任何現(xiàn)代研究證明能抗病毒的中藥如板蘭根、大青葉、貫眾等品。開完方,老教授傻了,怎么服進去啊,還是病房的護士長出了主意。說老教授,開方是你的事,服藥是我的事,鼻飼!呵呵~第二天,患兒就清醒了,當?shù)氐奈麽t(yī)對熊老教授是佩服的五體投地!老教授每談及此事,就說,還是吸取點現(xiàn)代的東西,要不我的方再好,也沒辦法喂進去,當然了,這菖蒲郁金湯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中西醫(yī)各有所長,取其善者而用之!
    舉這兩個例子同樣告訴大家,中醫(yī)的治療關鍵在于辨證施治,有是證用是藥!
    不要把中醫(yī)的清熱解毒藥和西醫(yī)的抗生素等同起來,中醫(yī)對于炎性疾病的治療同樣要講究辨證施治,離開了辨證施治,你想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是不能的!
    “炎癥”不等同于“熱癥”,希望所有愛愛醫(yī)的朋友們跳出這個圈子!這一講和以前一樣,我沒做深層次的中醫(yī)理論講解,希望大家通過我所說的病例能悟出點東西,能于是,我心足矣!

轉(zhuǎn)載 自復興中醫(yī)網(wǎng)論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