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小博大的傳播是“奇” 顧客認可的產品不一定是最好的,因為多數顧客不是專業(yè)人士,不會去分析商品的性能指標,而是憑感覺來購買。競爭勝敗取決于顧客的想法而非企業(yè),會定位會傳播的商品才最受歡迎。怎樣才能傳播到位的同時節(jié)約成本?這里沒有固定的套路,而需要營銷者突破常規(guī),敢于創(chuàng)新。 1915年茅臺酒代表中國參加巴拿馬的萬國博覽會,面對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面,急中生智將一瓶茅臺打碎,頓時濃郁的香氣彌漫了整個展廳。大家聞香而來,品嘗之后紛紛豎起了大拇指,最后茅臺如愿獲得金質獎章。英國作家毛姆為了推銷其小說,在報上大登征婚廣告,聲言某富翁非小說中的女主角不娶,使得他的作品一夜洛陽紙貴。青年張大千為了在書畫界打響,將臨摹得幾可亂真的石濤畫拿出來請專家鑒定,讓鑒賞大家都看走了眼。西鐵城手表為了打開澳大利亞市場,將數千塊金光閃閃的手表從直升機上空投下來,當人們發(fā)現手表完好無損就奔走相告,讓西鐵城一夜走紅澳洲。香港商人林世榮重金打造世界上第一座黃金廁所,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旅游新景觀,成功引來眼球和顧客,遠勝一般廣告的效果。 這些出奇制勝的事件營銷是有勢借勢,無勢造勢,取得了非凡的傳播效果?;ヂ摼W時代又一種營銷方式——病毒營銷橫空出世,像病毒侵入肌體、快速繁殖、廣泛傳播和迅速擴散那樣,通過用戶的口碑宣傳網絡向數以千計、數以百萬計的受眾擴散。臺灣必勝客的圖片攻勢和百度公司的“唐伯虎斷句”視頻真正實現了讓大家告訴大家,完美發(fā)揮了病毒營銷的“杠桿效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