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土豆餅:
1、雞蛋數(shù)個; 2 .雞蛋打碎,加入牛奶、食鹽、雞精、少量糖攪拌均勻; 3.土豆蒸熟去皮; 4.土豆搗成泥,加入調好的蛋汁; 5.拌好的土豆泥加入糯米粉; 6.入油鍋炸至金黃; 7.也可蘸著番茄醬食用,最后來點水果小點,嘻嘻. 意大利土豆餅 : 意大利土豆餅幼嫩松軟,油而不膩,比一般的面餅口感要好。 1.準備土豆500克、糯米粉300克、洋蔥1000克、蝦仁350克、肉末100克、雞蛋1個、黃酒20克、味精100克、鹽75克、胡椒粉5克。 ②將土豆蒸熟壓成土豆泥; ③取1/3糯米粉用開水燙熟和成團,另2/3糯米粉用冷水和成團,二者與土豆泥揉在一起,將備好的鹽、胡椒粉、味精各加入一半; ④洋蔥切末,加入蝦仁、肉末、黃酒,另一半鹽、味精、胡椒粉一同加入拌成餡心; ⑤將揉好的土豆糯米粉團推薄,刷一層蛋液,切成長25厘米、寬20厘米的薄片; ⑥在切好的薄片上涂餡心,然后對折,放入不粘鍋中煎熟即 薯餅做法: 1、剁牛肉末餡。土豆去皮,切3MM薄片,泡水5分鐘,撈起晾干。包菜切絲,漂洗晾干。 2、土豆片夾心上牛肉餡,裹上一層薄淀粉。 3 、平底鍋倒入2CM厚的油,中溫炸餅至金黃,濾干油,放在鋪滿包菜絲的盤里,淋上番茄醬即可。 土豆餅 : 配料:豆餅250克、雞蛋1個,面粉50克、細蔥末15克、植物油100克、鹽、胡椒面各適量、黃油少許。 制作方法: 1.將土豆洗凈去皮,放入鍋中加適量水,上火煮約40分鐘,煮到軟爛,潷出水,把土豆搗碎成泥。放上雞蛋,鹽、胡椒面,面粉25克,并混合均勻。 2.將蔥切成末,放在黃油里炒黃,倒入土豆泥中,再混合均勻。 土豆餅即是土豆或是以土豆為主要原料的烙餅。 土豆餅有很多種,可謂系列食品。
先說土豆絲餅。齋堂川的人們過去叫土豆為山藥,因此習慣地叫它山藥絲絲餑餑。土豆絲不是用刀切,而是用“擦蹭子”擦,擦出的絲細、短、薄,長短不一。做好的絲兒,加上蔥花兒,放進調料,即可烙之用勺把土豆絲盛入餅鐺內,用鏟兒攤平,厚薄均勻,蓋上鍋蓋兒,連烙帶蒸,彈指間便熟一張。烙好的餅一面紅黃,一面灰白;一面焦,一面嫩,好看也好吃。 再說土豆糊餅,把土豆加工成面糊狀烙成的餅。加工面糊專用的工具,也叫“擦蹭子”,但和擦絲的不一樣,關鍵區(qū)別于孔,擦法兒也不同,說“擦”不如說是“蹭”,或者叫“磨”,磨成漿糊,漿糊里放進蔥花及作料。像攤煎餅一樣用勺把漿糊舀進餅鐺,攤平,剎那間便熟。這樣的餅,似乎比土豆絲餅高了一檔次,起碼加工漿糊時麻煩很多。有的漿糊里加面粉,豆面、白面、玉米面都行,加多加少都行。有的還甩上一兩個雞蛋,根據(jù)自己的條件和自我愛好,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不管怎么變,土豆成分不能太少,否則它就不是土豆餅了。 還有土豆發(fā)面餅。把土豆煮熟去皮,搗爛,再摻進發(fā)面,和好;烙法和平常發(fā)面餅的烙法一樣,但味道截然不同,因為它的主要成分還是土豆。 土豆是好東西。土豆的吃法數(shù)以十計,數(shù)以百計。土豆既是蔬菜又是糧食,所以既能做菜又能做飯。這種說法,現(xiàn)在或者今后的年輕人可能覺得新鮮,或者予以否定。其實不然,土豆當糧食的歷史很久遠,估計也有幾千年;它不做糧食的歷史倒是很近,頂多不過二十年。如果沒說錯的話,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它都曾經是口糧,我記得是五斤土豆頂一斤糧票。如果不是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那就是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采取的應急措施,不少的社、隊,主要糧食不夠口糧分配,只好把白薯、土豆都按口糧計算。糧食欠收的生產隊就用土豆找齊,尤其以生產土豆為主的生產隊,那只好把土豆作為主要口糧,如江水河村,只生產油麥和土豆,油麥產量又極低,土豆差不多占口糧的一半,幾乎天天、頓頓離不開土豆,土豆即成了主要口糧,做飯的主婦,也只好在土豆上大做文章,因此,土豆系列食品便走遍了千家萬戶。土豆餅即是土豆系列食品中的主要食品。 土豆削皮,放在高壓鍋(我沒有,就用電飯鍋)蒸爛。(也可以先蒸爛再剝皮)
然后拿出來,放在一個碗里,用圓底的湯勺搗爛了,成糊狀。 根據(jù)土豆的數(shù)量磕雞蛋,一般三個土豆磕兩個雞蛋。攪勻。 此時糊狀東西就變得狠稀,然后加面粉和淀粉進去,數(shù)量是一比一。 調成比較綢的糊狀。 如果不喜歡光吃土豆,還可以加菜,肉末進去,別忘了放鹽?。? 把糊糊搓成一個長條。 平底鍋做熱放油。從長條里面揪下一個小疙瘩,放在鍋里,按扁。 等鍋放滿了,就用鏟子翻面。兩面都成了金黃色就出鍋! 涼的吃熱的吃都不錯,當點心或者主食都可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