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層巒疊嶂間,嵐煙四起,云霧繚繞山外山,山色有無蒼茫中。 霧,如一幕薄紗散落在岱岳間,嫵媚了蒼松古柏。林間,飛鳥啾鳴,和唱晨曲;山澗清泉,澹淡弱流;深谷幽蘭,雅香四溢;水湄青葭,羞露初顏。 凝眸瓊思,不覺間,恍似蓬萊仙境入夢來。 青青竹葉上,還凝著晶瑩的晨露,如淚染輕勻。晨風(fēng)微拂,抖下了葉上淚痕,滴在了黃土泥塵。清晨微潤的泥土,透著幾分朝氣,想必是那春姑娘灑下新春的朝露,濡養(yǎng)了大地寸土。 一直覺得,土,是生命的根,是生命的希望,一直被踐踏在腳下,卻綿生了萬物??此破椒?,卻承載了無數(shù)絢爛色彩。無論花開花落如何變幻,它依然安然地躺在腳下,不為那盛放歡呼,也不為那凋零而哀嘆。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安然如此。 平凡卻又承載了無數(shù)的生命,歲月變遷,它卻依舊如此。想來,那看似平凡的,當(dāng)中往往蘊含著不可言說的偉大。 二 竹林小徑蜿蜒曲折,延伸的盡頭,是那不食人間煙火的千年古寺。古柏蒼松下,大雄寶殿上,檀香縈繞晨曦,掬清了紅塵夢,濯盡了人間埃。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寒山子的此番詩句,就這樣襲上心頭,如沐晨風(fēng)。 山外街道,此時恐怕正是車水馬龍,行人步履匆匆。匆忙中,有誰,會停頓下來享受陽光的味道,聆聽晨風(fēng)的吟唱?哪怕,只是感受一下呼吸。 曾經(jīng)很懼怕車馬的喧囂,曾經(jīng)很厭惡街道的塵土飛揚,曾經(jīng)不喜歡如石林般的一棟棟樓房中的陌生。但是,當(dāng)陶淵明的那句“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的詩句吟唱在耳畔時,我便知道了自己的膚淺。 原來,是我的心在喧囂,是我的心在塵土飛揚。 境,本由心生。 一片落葉飄落在波光粼粼的春水上,澹澹碧波頓起漣漪,看著不禁莞爾。呵呵,興風(fēng)作浪的,原是自己。 三 江水悠悠,兩岸青山傍水行。 初春桃花,嫣然一笑,醉了一江春水。又是一陣淡淡晨風(fēng)迎面拂,抖落幾片紅瓣追逐那東去的流水,百折牽纏。 萬綠叢中,忽見一星點黃飄忽其中,走近細(xì)看,原是那初發(fā)的鄒菊,低眉頷首,仿如那鄰家少女初長成。不由想起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淵明,千年前的那一日,是否也如我此番光景,在碧波綠水南山間,幽咽泉流蘭香里,細(xì)品那天地山水間的一番風(fēng)韻,安然自心無染的寂靜。 其實,紅塵萬丈不過是心自蒙塵起波瀾,十丈軟紅本無礙你掬一壺心清。偏偏,總愛攀援那幻影電光,終難柔荑拂袖舞清風(fēng)。 山明水秀,鳥雀啾鳴,幽蘭溢芳,山澗泉流,不染纖塵,自是能畫似蓬萊,舒己胸臆。只是,那真正的行云流水南山處,非是能往外物尋,水云間,本自爾心田。 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原來只在你享受每一縷陽光的溫暖;聆聽每一陣清風(fēng)的吟唱;感受每一個呼吸的瞬間。 更在你,無心一物處,不染纖塵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