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言聯(lián)璧》由清代學者金纓編撰,匯集歷代先賢格言警句,涵蓋修身、齊家、處世、治學等諸多領域,堪稱人生智慧的濃縮寶典。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一、修身養(yǎng)性篇1.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釋義:獨處時要經(jīng)常反思自己的過錯,與人閑談時切勿議論他人的是非長短。 啟示:自省是成長的關鍵,少議人非能減少人際矛盾,保持內(nèi)心清凈與人際關系和諧。 2. 怒是猛虎,欲是深淵釋義:憤怒就像兇猛的老虎,會傷人傷己;欲望如同深邃的深淵,難以填滿且易讓人沉淪。 啟示:要學會管控情緒與欲望,避免被其操控,才能保持理性與內(nèi)心的平和。 3. 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釋義:修煉自身以內(nèi)心清凈、摒棄雜念為核心,與人交往以謹慎言語為首要原則。 啟示:內(nèi)心澄澈方能明辨是非,言語謹慎可規(guī)避不必要的麻煩,是修身涉世的重要準則。 4. 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釋義:用寬恕自己的心態(tài)去寬恕別人,能維系良好的人際關系;用責備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能減少自身的過錯。 啟示:待人寬、責己嚴是高尚的品德,既能收獲真摯情誼,也能在自省中不斷完善自我。 5. 公生明,誠生明,從容生明釋義:秉持公正能使人明辨是非,心懷坦誠能讓人洞察真相,心態(tài)從容能讓人理清思路。 啟示:為人處世需堅守公正、坦誠的原則,保持從容的心態(tài),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決策。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6. 為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磚,不見其消,日有所損釋義:做好事就像春天園子里的小草,雖看不見生長,卻每天都在長高;做壞事如同磨刀石,雖看不出磨損,卻每天都在損耗。 啟示:善惡之行的影響雖潛移默化,但日積月累會產(chǎn)生巨大差異,應堅持積善戒惡。 7. 積德于人所不知,是謂陰德,陰德之報,較陽德倍多釋義:在他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善事,稱為陰德,這種善舉帶來的回報遠多于被人知曉的陽德。 啟示:行善的真諦在于發(fā)自內(nèi)心的善意,而非追求名利,默默行善更能彰顯品德的純粹。 8. 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未免災及其身釋義:說刻薄的話、做刻薄的事、存刻薄的心,種種刻薄行為最終難免讓自身遭遇災禍。 啟示:待人接物需秉持寬厚之心,刻薄之舉不僅傷害他人,最終也會反噬自身。 二、處世之道篇9. 于義合者為利,于義背者為害釋義:與道義相契合的行為才是真正的有利之舉,違背道義的行為即便暫時獲利,本質(zhì)也是有害的。 啟示:行事應將道義作為根本準則,而非單純追逐利益,堅守道義才能行穩(wěn)致遠。 10. 是非窩里,人用口,我用耳;熱鬧場中,人向前,我落后釋義:在是非紛爭的場合,別人爭相發(fā)言時,我選擇傾聽;在熱鬧喧囂的場合,別人爭相向前時,我選擇退讓。 啟示:處世需保持清醒與低調(diào),避開是非漩渦,不盲從跟風,才能規(guī)避風險、守住本心。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11. 倚勢欺人,勢盡而為人欺;恃財侮人,財散而受人侮釋義:倚仗權(quán)勢欺負他人,一旦權(quán)勢喪失就會被人欺負;憑借財富侮辱他人,一旦財富散盡就會遭人羞辱。 啟示:權(quán)勢與財富都是暫時的,待人接物應平等尊重,恃強凌弱最終會自食惡果。 12. 位尊身危,財多命殆釋義:地位過于尊貴往往身處危險境地,財富積累過多常常面臨諸多兇險。 啟示:面對富貴與高位要保持謙遜收斂,不可驕橫放縱,懂得節(jié)制才能守護自身平安。 13. 勢可為惡而不為,即是善;力可行善而不行,即是惡釋義:有能力做壞事卻選擇不做,這就是善舉;有能力做好事卻不愿去做,這就是惡行。 啟示:善惡的選擇在于自身的抉擇,即便沒有強制要求,也應主動行善、堅決避惡。 14. 面對得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釋義:面對境遇順遂的人,不要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自身處于順境時,不要忘記曾經(jīng)的失意時光。 啟示:待人需體諒他人心境,處世要保持謙遜敬畏,居安思危才能長久守住成果。 15. 暗里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兒孫;空中遭謗者,造的是本身罪孽釋義:暗地里算計別人的人,最終會給自家兒孫帶來禍患;憑空誹謗他人的人,其實是在為自己制造罪孽。 啟示:害人之心不可有,算計與誹謗他人的惡行終將產(chǎn)生惡劣后果,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與后代。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16. 天下無窮大好事,皆由于輕利之一念;天下無窮不肖事,皆由于重利之一念釋義:天下諸多好事的促成,源于看輕私利的念頭;天下諸多壞事的發(fā)生,源于看重私利的念頭。 啟示:利益面前的抉擇彰顯人品格局,看淡私利能成就善舉,貪圖私利則易陷入惡行。 三、齊家之方篇17. 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釋義:勤勞節(jié)儉是治理家庭的根本,和睦順從是安定家庭的根本,謹慎行事是守護家庭的根本。 啟示:經(jīng)營家庭需兼顧勤儉、和順與謹慎,三者相輔相成,才能讓家庭穩(wěn)固和諧。 18. 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釋義:研讀詩書是振興家業(yè)的根本,秉持忠孝是傳承家業(yè)的根本。 啟示:家庭的長久發(fā)展離不開文化的滋養(yǎng)與品德的傳承,重視教育與倫理才能讓家族綿延興盛。 19. 現(xiàn)在之福,積自祖宗者,不可不惜;將來之福,貽于子孫者,不可不培釋義:當下所享的福氣是祖宗積累的,必須珍惜;未來留給子孫的福氣,必須用心培育。 啟示:要感恩先輩的積淀,同時主動積德行善,為后代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實現(xiàn)福氣的傳承。 20. 膏粱積于家,而剝削人之糠覈,終必自亡其膏粱釋義:家中囤積著精美食物,卻還搜刮他人的粗劣口糧,最終必將失去自己的精美食物。 啟示:治家需秉持仁愛之心,不可貪婪剝削他人,損人利己的行為最終會導致自家的衰敗。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21. 問祖宗之澤,吾享者是;當念積累之難。問子孫之福,吾貽者是;要思傾覆之易釋義:我們所享受的福氣源于祖宗的恩澤,應感念其積累的不易;留給子孫的福氣由我們創(chuàng)造,要警惕家業(yè)傾覆的容易。 啟示:傳承家業(yè)既要感恩先輩,也要謹慎經(jīng)營,居安思危才能避免家族衰敗。 四、治學與立志篇22.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釋義:如果不樹立堅定的志向,天下就沒有能夠完成的事情。 啟示:志向是人生的燈塔,明確目標并堅定追求,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有所成就,避免迷失方向。 23.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釋義:學習就像逆著水流劃船,不努力前進就會被水流沖退。 啟示:求知之路沒有捷徑,唯有持之以恒、勤學不輟,才能不斷進步,稍有懈怠就會落后。 24. 無思無慮,心境應當平靜如水;不求冒進也不忘記,學業(yè)當如流水一般永無止境釋義:心境應保持平靜無雜念,學業(yè)上既不急于求成,也不輕易遺忘,要像流水一樣綿延不絕、持續(xù)精進。 啟示:治學需兼顧心態(tài)平和與堅持積累,避免浮躁冒進,才能穩(wěn)步提升學識。 25. 文藝自多,浮薄之心也;富貴自雄,卑陋之見也釋義:夸耀自己的文才,是內(nèi)心浮躁輕薄的表現(xiàn);因富貴就自視甚高,是見識卑劣淺陋的體現(xiàn)。 啟示:治學與處世都應保持謙遜,不可因小有成就或擁有財富就驕傲自滿,保持謙遜才能不斷成長。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五、人生智慧篇26.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釋義:不要因為善事微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為惡事微小就肆意為之。 啟示:善惡的積累始于點滴小事,注重細節(jié)修養(yǎng),才能成就高尚品德,避免小惡釀成大錯。 27. 機者禍福所由伏,人生于機,即死于機也釋義:“機”中潛伏著禍福,人因機遇而興盛,也可能因過度投機取巧而敗亡。 啟示:對待機遇要理性把握,不可過度依賴投機,腳踏實地才能規(guī)避潛在風險。 28. 巧者鬼神所最忌,人有大巧,必有大拙也釋義:聰慧機巧是鬼神所忌諱的,一個人過于工于心計,必然會在其他方面顯露明顯的不足。 啟示:做人做事應秉持真誠質(zhì)樸,不可過度耍小聰明,踏實本分才是長久之道。 29. 為惡畏人知,惡中冀有轉(zhuǎn)念;為善欲人知,善處即是惡根釋義:做壞事時害怕被人發(fā)現(xiàn),說明內(nèi)心仍有向善的轉(zhuǎn)機;做好事時希望被人知曉,說明善念中已埋下功利的惡根。 啟示:行善應發(fā)自本心,不求名利;作惡時若能及時醒悟,仍有改過自新的可能。 30. 于福作罪,其罪非輕;于苦作福,其福最大釋義:身處福分中卻做壞事,所犯的罪孽格外深重;身處困境中仍堅持行善,所積累的福氣最為豐厚。 啟示:順境中更要堅守底線,逆境中堅守善念尤為可貴,不同境遇下的選擇決定了人生的走向。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