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稱,阿茲罕默癥以記憶出現(xiàn)障礙為最主要特征,在六十五歲以上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約百分之五。 老年癡呆是老年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xiàn),其病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早期:記憶力下降,工作能力下降,丟三落四,剛剛走過的路就記不住,情緒不穩(wěn),易發(fā)怒,攻擊性增強,對日?;顒訂适d趣,但還是保持著獨立生活的能力。中期:記憶力下降嚴重,無法勝任工作,近期發(fā)生的事情幾乎記不住,剛剛吃過的飯都會忘記,連年月日都不記得,甚至連活中的重大事件都回憶不起來,判斷力、理解力、計算力都明顯下降,嚴重時不認識朋友,甚至不認識親人,或無目的東走西逛或撿拾廢物,肢體活動不靈活。病人除吃飯、穿衣及大小還可以自理外,其余生活均靠別人幫助。晚期:極度明顯的癡呆狀態(tài),表情呆滯、淡漠,多床,無法進行正常談話,語言支離破碎,有的走路不穩(wěn),東倒西歪或肢體攣縮。病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李輔仁教授對老年性癡呆很有研究,他認為本病的根源在于肝腎虛損,造成髓海不足,進而腦失濡養(yǎng)以致神志呆滯,腦力不足。他指出:“肝腎精虧,水不涵木則肝陽上亢,肝風內動則出現(xiàn)眩暈,手顫或肢顫,失眠或嗜睡;心主神明,腦力不足,思維衰退,而見神呆,表情淡漠。”李老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研制出一則專治老年癡呆的驗方,臨床效果極為顯著。 1989年4月20日,李老接診了一位姓蘇的男性癡呆患者,該患者當年已經81歲了,就診時神情呆滯,言語不清,煩躁不安,下肢無力行走,走小碎步,大便不通,均由家屬訴癥狀,并挽扶行走,手抖顫,舌質暗苦厚膩,脈弦滑。腦電圖檢查:可見彌漫性節(jié)律紊亂,兩半球散見漫波。瞳孔對光反應遲鈍,皮膚見老年斑。李老投以“醒腦復聰湯”治療。 |
|
|
來自: 一葉一如來 > 《中醫(y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