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的痰熱咳嗽,最明顯的就是痰是很黏稠的,顏色是黃色的,或者有一股熱醒臭味,嘴唇和臉色偏紅,呼吸的聲音比正常呼吸的聲音要大,感到口干,口粘。 第1個:肺力咳合劑 它的藥物組成是:黃芩、前胡、百部、紅花龍膽 、梧桐根、白花蛇舌草、紅管藥。 黃芩,既然是痰熱,那么肺熱肯定是有的,黃芩在本方的作用主要是把肺部的火清除掉,為君藥。 前胡,取其降氣的功效改善咳嗽,另外又可以清除肺部的風熱,是臣藥。 百部,是一個新舊咳嗽都可以用的藥物,尤其適用于久咳不愈和頓咳,在這里是輔助黃芩,加強本方止咳的效果。 紅花龍膽,這個藥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比較陌生,但是對于肺部的濕熱和痰火效果都很不錯,為臣藥。 白花蛇舌草:在本方主要是用來清除肺熱,它的利濕通淋功效可以讓體內(nèi)的痰濕從小便排出體外。 紅管藥,加強本方去肺熱的功效,另外它的活血散淤的功效,可以祛瘀生新,促進肺部功能的康復(fù)。 梧桐根,打鐵還需自生硬,咱們的機體也如此,梧桐在本方主要是用來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的,防止外部的邪氣侵入人體。 第2個:橘紅丸 主要藥物組成是:化橘紅、陳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蘇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蔞皮、浙貝母、地黃、麥冬、石膏。 化橘紅:是個很好的化痰藥,本方主要取其理氣寬中、燥濕化痰之功效,既可以燥濕化痰,還可以有效調(diào)暢肺部的氣機,達到止咳的效果,尤其是對痰濕蘊肺引起的咳嗽痰多有良效,為君藥。 陳皮、制半夏、茯苓:這三味藥是著名的化痰名方二陳湯的主要藥物組成,燥濕化痰理氣之力強,另又杜絕了痰濕的來源,三者共為本方的臣藥。 桔梗、苦杏仁、紫蘇子(炒)、紫菀、款冬花:桔梗與杏仁,兩者一宣一降,可讓肺氣的宣發(fā)肅降恢復(fù)正常,;紫蘇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力佳,又助苦杏仁降氣化痰,平喘之力;紫菀以及款冬花均為潤肺止咳之上品,可以增強本方的止咳之力。 瓜蔞皮、浙貝母:兩者共奏清熱化痰之功,助君藥加強本方的清化熱痰之力。 生地黃、麥冬:滋陰潤燥,一可防本方的溫燥藥物傷陰,二可改善肺熱傷陰引起的干咳少痰的癥狀。 石膏:善于清除肺經(jīng)的實熱。 甘草:調(diào)和諸藥,潤肺止咳,健脾益氣。 第3個:復(fù)方鮮竹瀝液 藥物組成:鮮竹瀝、魚腥草、生半夏、生姜、枇杷葉、桔梗、薄荷素油。 鮮竹瀝:具有清熱豁痰的功效,祛痰之力較強,對于肺熱引起的粘稠黃痰,咳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為君藥。 魚腥草:尤其適用于清除肺部的熱毒,并且可以幫助把體內(nèi)的熱度從小便排出去。 生半夏:燥濕化痰力強,在本方中既可以輔助鮮竹瀝化除體內(nèi)的痰濁,又可以降肺之逆氣,改善咳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生半夏是有毒的,必須得跟生姜配伍。 生姜,在本方有2個作用,一是制半夏之毒,二是增強本方化痰止咳的效果,順帶調(diào)和一下藥性。 枇杷葉:清肺熱,化痰止咳。 桔梗:載藥上行,直達肺部,另促進排痰,與枇杷葉配伍,一宣一降,使肺氣的宣發(fā)肅降功能恢復(fù)正常。 薄荷素油:疏風熱,利咽喉,宣暢肺氣。 第4個:清氣化痰丸 藥物組成:黃芩(酒炒)、瓜蔞仁霜、半夏(制)、膽南星、陳皮、苦杏仁、枳實、茯苓。 膽南星:清熱化痰力強,對痰熱引起的各種不適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為君藥。 瓜蔞仁霜:在本方協(xié)助膽南星,加強本方的清熱化痰之力,除此以外,它還有很好的潤腸通便效果,幫助把體內(nèi)的痰熱從大便排出去,另還可以降肺氣,改善咳嗽癥狀。 半夏(制)、陳皮:兩者是千年化痰名方二陳湯的主要藥物組成,既可以燥濕化痰,還可以理氣和胃,加強脾胃運化水濕的功能,從源頭上阻斷痰濕。 黃芩:尤其善于清除肺熱,與膽南星配伍,清除肺中的痰熱,肺熱清則痰熱無所依。 苦杏仁:善于降肺氣,止咳平喘效果尤佳,與瓜蔞仁霜相伍,本方的降氣化痰、潤腸通便之力就更強了使肺氣得到有序的宣降,又可以讓痰熱從大便排出去。 枳實:破氣散痞,消積化痰力強,氣機通暢,與陳皮相配伍,一破一和,體內(nèi)的氣機順暢了,痰熱自然而然也就消除了。 茯苓:茯苓健脾滲濕的功效,可以增強半夏和陳皮健脾化痰之功效,三者為二陳湯的主要藥物組成,可幫助人體痰化濕去,另外茯苓寧心安神的功效,可以改善痰熱擾心引起的失眠。 以上是常用的4個清熱化痰中成藥的組成,在藥店都可以買得到,每次只需要服用一個就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