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 杜荀鶴 風攪長空寒骨生,光于曉色報窗明。 江湖不見飛禽影,巖谷時聞?wù)壑衤暋?/span> 巢穴幾多相似處,路岐①兼得一般平。 擁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注:①岐:同“歧”,岔路。 14.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首聯(lián)“攪”一字頗有講究,極盡夸張地寫出寒風呼嘯,有摧枯拉朽之勢。 B. 頷聯(lián)通過寫飛禽無影、竹枝折斷,直接表現(xiàn)出雪之大、雪之厚。 C. 頸聯(lián)寫景由遠及近,描繪出窗雪覆蓋大地,茫茫無垠的景象。 D. 本詩沒有一個“雪”字,但雪又無處不在,詩人善于運用細節(jié)來描繪雪景。 15. 詩歌尾聯(lián)充滿理趣,且飽含儒家的思想情懷。請結(jié)合所學課文《<論語>十二章》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簡要概括并分析。 參考答案 14. D 15. ①推己及人。《<論語>十二章》中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設(shè)身處地替別人著想;本詩中勸說穿著棉袍的公子不要說冷,因為路上還有光腳的樵夫,意在告誡權(quán)貴要關(guān)懷窮苦百姓,也表達出對豪門權(quán)貴自私自利、盤剝百姓的強烈不滿。 ②憐憫之心。孟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說人人都有惻隱之心,看到樵夫在寒冷的冬天光著腳心生憐憫,表達了詩人對底層人民的同情。 【解析】 【導語】杜荀鶴的《雪》以細膩筆觸描繪大雪后的自然萬象,寒風、竹聲、平路等意象交織,營造出一幅寂靜而嚴酷的畫面。尾聯(lián)對比公子與樵夫,融合儒家質(zhì)樸之風,暗示生活的理趣在于適應與堅韌,折射社會關(guān)懷。 A.“極盡夸張地”錯誤。“攪”可以理解為“攪動”,氣勢飽滿,表現(xiàn)出北風大而有力,是實寫,并無夸張。 B.“通過寫飛禽無影、竹枝折斷,直接表現(xiàn)出雪之大、雪之厚”錯誤。飛禽無影、竹枝折斷是從側(cè)面烘托雪之大、雪之厚,而不是“直接表現(xiàn)”。 C.“由遠及近”錯誤。頸聯(lián)先寫“巢穴”,再寫“歧路”,二者沒有明顯的遠近之別,應是“由高到低”。 故選D。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態(tài)度的能力。 尾聯(lián)“擁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的意思是:穿著錦衣華服的公子哥們,你們不要再抱怨天寒地凍了,你們沒看到,那樵夫衣衫單薄正赤著腳在雪上行走。 ①推己及人?!?lt;論語>十二章》中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設(shè)身處地替別人著想,對他人苦難有體諒、有關(guān)懷;本詩中“擁袍公子”與“樵夫”一著“袍”,一“跣足”,詩人設(shè)身處地從貧苦人民角度去想,勸說穿著棉袍的公子不要說冷,因為路上還有光腳的樵夫呢,借此提醒公子在自己享受溫暖的時候,也要想到還有他人正在受寒,要體諒他人的處境,這也揭示了不同的階層生活境遇懸殊的社會現(xiàn)實;“休言冷”也表達出詩人對豪門權(quán)貴自私自利、盤剝百姓的不平不滿。 ②憐憫之心。孟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說人人都有惻隱之心,看到別人艱難處境會自然同情;詩人看到路上有樵夫在寒冷的冬天光腳行走,因而產(chǎn)生惻隱之心,憐憫之意,體現(xiàn)了詩人對底層勞苦人民的深切同情;這恰恰是儒家仁愛思想的一種體現(xiàn),即心懷天下,關(guān)心他人的疾苦,表現(xiàn)了儒家的“不忍人之心”和社會責任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