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3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guān)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yy 來源:每晚一卷書(ID: JYXZ89896)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 該睡覺的時候,拼命打游戲,一直到深夜才戀戀不舍地睡去; 減肥期間,忍不住吃燒烤、喝奶茶,到最后白忙活一場; 面對工作,卻總想刷短劇、看視頻,以至于工作一拖再拖。 我們總是無法抗拒眼前快樂的誘惑,從而整日渾渾噩噩地生活。 弗洛伊德說:人性包含著原始欲望和沖動,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 人性就如重力般,會牽引著每個人自然下墜。 若是一味順從這種人性下墜的力量,一個人在悄無聲息間就荒廢了。 知名游戲設(shè)計公司UE,曾以高薪招聘游戲體驗師,而且包吃包住,條件十分優(yōu)渥。 體驗師的工作內(nèi)容只有一個,那就是玩游戲。 很多人費解:為什么不直接讓設(shè)計師玩,還能省下一大筆錢? 有人說了一句話,我才恍然大悟: “游戲設(shè)計者的目的,是讓玩的人上癮,而不是自己。” 游戲公司產(chǎn)品設(shè)計的初衷,就是為了迎合人性。 越成功的游戲,越會使人上癮,只要一旦接觸,就再難輕易戒掉。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講過一句話: 人性是貪圖安逸,喜歡享受的,人們都喜歡讓自己舒服的感覺。 短視頻爽點不斷,你就忍不住刷個不停; 打游戲刺激興奮,你就恨不得玩?zhèn)€通宵。 卻不知,一味順從人性,你就會被扯進深淵,徹底廢掉。 作家@柒公子曾在文章中分享往事。 多年前,她剛接觸智能手機,一下子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只要輕輕滑動手指,就有看不完的明星八卦、熱點話題。 五花八門消息的刺激著她的神經(jīng),讓她恨不得整個人都長在手機上。 時至午夜,她一邊提醒自己“該睡覺了”,一邊安慰自己“看完這個視頻就睡”,結(jié)果根本停不下來,一直要刷到半夜兩點多,困得不行了才入睡。 長期熬夜的狀態(tài),讓她的工作效率急速下降,原先一小時完成的任務(wù),她要拖一天才能做完。 井井有條的生活,就此變得糟亂不堪。 工作連連出錯不說,她的身體也亮起了紅燈。 對手機的放縱,讓她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心理學(xué)家拉姆塞·布朗曾說: “世界上如果存在控制所有人的代碼,那一定就是多巴胺的代碼。” 因為人性就是喜歡多巴胺帶來的即時爽感。 它就如一款廉價的毒藥,會讓人在快樂中不斷沉淪。 不懂得節(jié)制自己的人,終有一天,會在人性的拖拽下自毀前程。 文藝評論家崔衛(wèi)平說: 比起貧窮,疾病,人性的下墜才是我們不幸的根源。 它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時無刻不在向后拖拽我們向上的腳步。 你想擁有一副好身體,可一想到要早起運動,控制飲食,就寬慰自己說“人生苦短,不如及時行樂”,于是繼續(xù)胡吃海喝,毀掉了身體。 你想成為職場精英,可面對復(fù)雜的專業(yè)知識,難纏的甲方客戶,一次次勸說自己“算了吧,費這么大力,不如玩會手機”,于是錯失機會,以至于一事無成。 在人性下墜力的拉扯下,哪怕你的心中萌生一點新追求,也會被迅速磨滅。 長此以往,人終究會淪為人性的奴隸。 所以人生變好的第一步,是從對抗人性開始的。 大風(fēng)車前女主持周洲,在央視工作了21年。 幾年前,隨著短視頻的興起,節(jié)目收視率急劇下滑。 她原來忙忙碌碌的生活,立刻閑了下來。 按理說,捧著“鐵飯碗”,躺平是絕大多數(shù)的人選擇。 一覺睡到三竿起,刷刷視頻,聊聊天,別提多愜意。 但周洲意識到,若由著性子安逸下去,生活將毫無意義。 一番深思后,她果斷辭去編制,開通了短視頻賬號,嘗試直播賣書。 起初,她的直播根本沒什么人看,一個人面對鏡頭也實在是乏味,才播半小時她就想休息。 周洲就勸自己:再播一個小時,說不定就有人關(guān)注。 每次下播后,她都累得癱在沙發(fā)上,想痛痛快快刷會劇。 她又告誡自己:直播沒起色,趕緊想想直播創(chuàng)意。 就這樣,她逼著自己直播,搞創(chuàng)意。 苦熬一年后,她終于吸引了一大批粉絲,還打造了直播秀,制作了兒童劇。 憑著這股子干勁,周洲迎來了新的人生高光。 很認可財經(jīng)作家姜昧軍的一句話:人能抵達的位置,取決于他對抗人性的程度。 在這個五光十色的時代,很多人癡迷于短暫的快樂。 然而任由人性釋放,你就會放縱沉淪,日漸平庸。 懂得克己自制,你才能在苦熬中實現(xiàn)蛻變。 當一個人敢于跟人性作斗爭,終能打破命運的壁壘,實現(xiàn)人生的逆襲。 《傳習(xí)錄》中,曾記載了一則小故事。 王陽明晚年在浙江老家傳道,學(xué)生大都是一些年輕人。 為了磨煉他們的心性,王陽明就讓他們靜坐讀書。 哪知道眾人如熱鍋螞蟻,心煩意亂,一個字都看不進去。 學(xué)生陸澄就請教道:有沒有好的辦法,讓我能靜心讀書。 王陽明答: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 意思是說,越是懶得看書,反而越要強迫自己看書,這就是對癥下藥。 因為在他看來,人性下墜的地方,往往暗藏機會。 很多阻礙你前進的事,恰恰能給你提示和方向。 不想讀書時,偏要逼自己翻開第一頁;不想寫字時,就逼著自己提起筆。 只有突破人性的束縛,才能邁出向上躍遷的第一步。 分享一個清華學(xué)子田桂平的經(jīng)歷。 剛上高中時,他的成績在班里墊底。 但他不甘于平庸,就找到老師:我該怎么提升成績? 老師只說了一句話:不做你立刻想做的事。 此后上課時,他想東瞅西望開小差,就銘記這句話,逼自己盯著黑板看,一直盯到注意力集中。 晚上回到寢室,想玩手機時,他就硬把手機鎖進抽屜。 刷題刷累了,想休息一下,他就站起來捧著題讀。 三年后,他考進了清華大學(xué),就此改變命運。 談及這段經(jīng)歷,他只解釋了老師的那句話: 一個人想立刻做的事,大概率是簡單的、輕松的、墮落的、讓人舒服的。 因為這是人性使然。但只要你不做它,那么你就是在進步。
生活中,越是有大智慧的人,越能夠洞悉人性的弱點。 他們以此為突破口,并牢牢抓住提升自己的契機。 所以無論做任何事情,請警惕人性下墜的引誘。 在逆人性帶來的痛苦中修煉,那最終回報你的,必然是生活賜予的甜。 亞里士多德曾說:在追求快樂上,和動物相比,人追求的快樂應(yīng)該更高級和偉大。 順著人性縱欲確實爽,但久而久之只會消磨你的時間,讓你的人生變得空洞乏味。 逆著人性雖然痛苦、難熬,卻能為你帶來脫胎換骨的改變。 如何有效地對抗人性下墜力呢?三個建議送給你。 1. 行為轉(zhuǎn)移法 心理學(xué)家武志紅說: 行為轉(zhuǎn)移法,本質(zhì)是用主動選擇的分心,對抗被動的欲望牽引。 當人對某事的欲求達到巔峰時,就可以用另一行為來轉(zhuǎn)移注意力。 比如想玩游戲時,你就出去跑步。 只要轉(zhuǎn)移了那一瞬間的沖動,欲望就會很快消退。 像這樣,經(jīng)過長期訓(xùn)練,你就越來越能克制人性里的墮落性行為。 2. 正向獎勵法 在心理學(xué)中,有一種正向獎勵機制。 簡而言之,就是通過獎勵的方式,來降低不良行為的發(fā)生率。 每當你控制住一次縱欲想念頭,你就給自己一個獎勵。 它可以是增加一點零花錢,也可以是多休息一點時間。 它不是追求獎賞的力度,而是產(chǎn)生鼓勵作用。 當你獎賞了正確的行為,通過心理正反饋,久而久之,你下意識就能節(jié)制欲望,收斂本性。 3. 文字記錄法 教育學(xué)中有個名詞叫“元認知監(jiān)控”。 簡單說就是,當你想要放縱的時候,假設(shè)有第三方視角在記錄自己的選擇過程,你的大腦就會準確地審視這個決策過程,從而達到約束效果。 而最好的認知監(jiān)控法,就是寫文字記錄。 在你記錄自我放縱的心理活動時,無意中就會將自己拉到第三視角。 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當你站在更高的維度審視真實的內(nèi)心,就如閱讀旁人的故事。 這時,抽離了自我本身,你自然就會變得更加理性而克制。 ▽ 學(xué)者李敖在北大演講時,曾說: 人要實現(xiàn)自由,必須反求諸己,對抗掉自己的本能。 只有對抗本性的誘惑,才不至于淪為本我的奴隸。
沒有一種向上的生活方式,是不需要克服重力的。 對抗人性下墜力,就是讓一個習(xí)慣走下坡的路人向高處攀登。 過程雖然痛苦,但你熬過去了,就會獲得一種充實感、幸福感。 只有一次次地逼自己,去做枯燥、痛苦,但有價值的事,你才能將人生的主動權(quán),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點個推薦,逆著人性生長,你終會變成你自己期待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