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在的人養(yǎng)生,恨不得把所有的方法都嘗試一遍,但秋冬時節(jié),侯老師希望大家學(xué)會“偷懶”。你看我們中醫(yī)講究“秋收冬藏”,這個“藏”字,本身就帶著點“懶”的智慧。
秋冬運動,要學(xué)會“偷懶”,核心是“避寒就溫,收藏陽氣”。咱們可以把身體想象成一個熱水瓶。春夏季節(jié),陽氣足,瓶子里是滿的,你運動出點汗,消耗一點,很快能補回來。 但到了秋冬,自然界的陽氣都收斂起來了,你的熱水瓶本身就不滿,這時候如果頂著寒風(fēng)去運動,大汗淋漓,那就好比把熱水瓶的蓋子打開,往外倒熱水。倒出去的就是咱們寶貴的陽氣和對疾病有防御力的營衛(wèi)之氣。 ![]() 具體怎么做? 別跟太陽搶時間。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了,再慢悠悠地下樓活動。 運動目標是讓身體微微發(fā)熱,感覺舒暢,但后背、額頭絕不出汗。 碰上刮大風(fēng)、寒流來襲的日子,咱就不出門了。在家里客廳踱踱步,做做拉伸,一樣是鍛煉。 很多人一入秋就開始大魚大肉、各種名貴補品齊上陣,結(jié)果口干舌燥,甚至腸胃不適。侯老師建議,在進補之前,要先把脾胃養(yǎng)好,進補的食物才能被吸收。 可以先從最平常的食物開始,比如小米、山藥、南瓜熬粥,這些東西看似平常,但最能滋養(yǎng)脾胃,把地基打好了,才能蓋高樓。 ![]() 而且沒必要頓頓都有葷腥,可以有意地安排幾天素食,喝碗粥、吃碗素面,讓脾胃休息一下。 感覺身體通暢了,沒有積食,再慢慢地加一點平和的補品,比如用點黃芪燉湯補氣,用點枸杞、黑芝麻滋養(yǎng)肝腎,細水長流。 秋天草木凋零,人容易產(chǎn)生悲傷的情緒,加上家長里短、兒女之事,很容易就讓人的情緒跟著起起伏伏,耗心費神,這個過程是極度消耗氣血的。 所以,咱們要學(xué)會在情緒上“懶”: 懶得計較: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能過去就讓它過去。心寬一寸,病退一丈。你計較的那點事,和你自己的健康比起來,哪個更重要? 懶得操心:兒孫自有兒孫福,有些事你操心也沒用,反而把自己弄得很焦慮。學(xué)會放手,信任他們,這是一種大智慧。 懶得關(guān)注:跟自己無關(guān)的八卦、負面新聞,看多了除了讓你心煩意亂,沒有任何好處。學(xué)會屏蔽這些信息,主動給自己的大腦創(chuàng)造一個清凈的環(huán)境。多看看花草,曬曬太陽,聽聽舒緩的音樂。 ![]() 秋冬早睡晚起,是與天地同步的順時養(yǎng)生?!饵S帝內(nèi)經(jīng)》讓我們“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這里面有兩大精髓:一是早臥,在晚上陽氣收斂、陰氣漸盛的時候,你就應(yīng)該躺下,幫助身體完成從陽到陰的轉(zhuǎn)換;二是晚起,等到太陽出來了,大自然的陽氣開始升發(fā),你也起床,是順勢而為。 侯老師建議:晚上10點前,能躺下就躺下。即使睡不著,也可以閉目養(yǎng)神,同樣是休息。 冬天起床完全可以等到早上7點,天光大亮了再起。這是養(yǎng)陰護陽的最好方法。 |
|
|
來自: 新用戶0923oTs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