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官員到一定的年紀(jì),就要“告老還鄉(xiāng)”。 還鄉(xiāng),不僅僅是回到家鄉(xiāng)那么簡單,還意味著日子從此清清靜靜。 就像《韓贄傳》里寫的:“退休十五年,謝絕人事,讀書賦詩以自娛。” 關(guān)于退休,也留下很多的俗語,從個人情感、權(quán)勢向往、健康等,做出了總結(jié)。 余生好好過日子的退休老人,堅持“衣有三不穿,飯有三不吃,門有三不進(jìn)”。
衣有三不穿:形象樸素。 “人靠衣裝,馬靠鞍”,很好的打扮,會讓自己精神煥發(fā)。 什么是好的打扮?不是穿金戴銀,標(biāo)新立異,而是“得體”兩個字。 退休了,樸素,最得體。這一下子就樹立了慈祥老人的形象,和周圍的人,也打成一片,顯得低調(diào)。 1.不穿過去的工衣,不再留戀過去的身份和榮譽(yù)等。 在古代,一個官員的衣服,是有嚴(yán)格要求的。不能亂來。黃色是一般人不能觸碰的,這代表皇權(quán)。 人一旦老了,離開職場,官服就不能隨便穿了。否則就亂了規(guī)矩,要被處罰。 現(xiàn)在沒有古代講究,但一些衣服還是有硬性規(guī)定。我們不要把過去的工衣,當(dāng)成顯耀的資本。非要穿,也是按照安排,在某些重要的場合。 2.不穿花俏的衣服,不裝嫩,承認(rèn)自己是一個老人。 一個退休的人,也是一個老人了。還打扮花枝招展,這可能讓人生厭。 就是在家里,婆婆打扮比兒媳還花俏,這多少有些讓人不適應(yīng)。 特別是一些奇裝異服,露胳膊露腿的,這不僅不好看,還容易著涼。 老人的打扮,應(yīng)該更趨向于傳統(tǒng)。如果有集體活動,那打扮也不要出格了,避免為老不尊的形象。 3.不穿別人的舊衣,避免影響做人的底氣。 現(xiàn)如今,家家戶戶都豐衣足食了。一個退休的老人,還到處撿別人的衣服穿,這顯得寒霜。也許自己的 孩子,也會說一些不好聽的話。 網(wǎng)上有一個話題:穿別人的舊衣服,會讓人自卑嗎? 對于在乎的人,愛面子的人,多少有一些自卑。 還是穿自己的衣服吧。要穿舊衣服,也是“自家人的”,而不是外人的。 兒媳買的,女兒給的,這令人驕傲,是孝道;外人施舍的,是另一回事。 正確的穿著打扮,會給人精氣神。
飯有三不吃:社交簡單。 《世說新語》里有一個故事:晉朝大司馬張翰,和一群朋友一起吃飯。忽然觸景生情,想起老家的菰菜、莼羹、鱸魚膾,淚流滿面。 過了幾天,他就告老還鄉(xiāng)了。 他忽然領(lǐng)悟到,一輩子就那么幾十年,圖個開開心心,怎么能夠長期為了一口飯,就到處漂泊呢? 要懂得,一頓飯,也會帶著人情世故。 退休老人,閑來無事,也會聚一聚,大家一起吃點什么?;蛘吣橙搜s,特別吃點什么。這時候,你應(yīng)該注意,是否要去。 第一,找你辦事的飯,“不吃”就是避免用過去的影響力,干擾后人的職場。 一些人,離開職場了,但是影響力還在。畢竟,在職的時候,提拔了一批人,或者做出了重大貢獻(xiàn)。 有人就盯著你的“影響力”,需要你去幫忙辦點什么事情。 幫人辦事,是很麻煩的。人家正因為事情棘手,才找你出面。你何必去蹚渾水。 退休了,應(yīng)該自覺遵守社會規(guī)則,也要繼續(xù)懂得職業(yè)道德,而不是礙于人情,就要成就什么事。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這樣的情況,我們一定要避免。 第二,拼命喝酒的飯,“不吃”就是保護(hù)自己的健康。 喝酒傷身,這道理誰都知道。一定要保護(hù)好身體。 不僅僅自己不喝酒,就是別人喝酒,也要勸說,少喝。醉酒,對誰都沒有好處。 遇到喝酒厲害的飯局,還是建議提前離開。預(yù)判了的話,不去就最好。 第三,自己抱恙時,拒絕別人請客吃飯,這是人之常情。 人退休之后,也進(jìn)入老年,難免有什么病痛,或者身體不舒服的。 這時候,大魚大肉要拒絕,并且車馬勞頓也要避免。 親戚朋友家的紅白喜事,也是隨禮,人不要到場。讓子女去,也是好辦法。 吃飯之前,打聽清楚情況,再決定是否去,這是最靠譜的做法。
門有三不進(jìn):日子清靜。 現(xiàn)在,都流行關(guān)起門來來過日子。 退休了,夫妻在一起,三餐四季,一屋兩人。 如果常常 有人來串門,你會很不習(xí)慣,甚至都覺得難搞衛(wèi)生,怕被打擾。 反過來,你去他人家串門,他人也是這感受。 過去在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隨便走動,還常常在一起瞎聊,某家組織大家一起做糍粑等。現(xiàn)在,多數(shù)人在城里,情況變了。 其一,少進(jìn)原單位的門,不打擾老同事。 宋代的王安石,收到蘇軾的信。信中,蘇軾希望王安石幫一幫秦觀,讓他調(diào)到好一點的地方。 王安石已經(jīng)退隱到江寧了,就直接回復(fù)蘇軾:“離開朝廷多日,已經(jīng)愛莫能助?!?/p> 是的,原單位不再是你的天地,還是不要給老同事添麻煩。 你就單位喝茶,同事們忙碌,這對比之下,也不是滋味。 關(guān)好生后的門,人才真正重新開始。 其二,不進(jìn)邋遢的門,你去了也坐立不安。 一些家庭,進(jìn)門就聞到味道,坐下來就膩乎乎的。你敢去嗎? 這樣的家庭,不管是鄰居,還是長輩,還是晚輩,都不要去走動。真的,一去了,一整天都不舒服。 其三,不進(jìn)風(fēng)月的門,保持潔身自好。 有退休金,人的活動會很自由。但千萬不要自由太過分了。 風(fēng)花雪月的地方,一定不去。這會給子孫蒙羞,讓愛人傷心。 人老了,要留德給子孫。否則,辛辛苦苦工作幾十年,都白干了。 不去他人家串門,也拒絕他人來串門,這應(yīng)該慢慢變成一種默契。
《禮記》記載:卿大夫致仕稱“國老”,一般官吏致仕稱“庶老”??梢?,職場上,老人受尊重,這是歷史以來就有的。 退休之后,我們要延續(xù)這份尊重,言行舉止要對得起這份尊重。有所為,有所不為,體現(xiàn)自己的教養(yǎng)。 我們離開職場,換一種更加輕松,也更加自律的生活,做人有分寸,做事有態(tài)度。 我們往后做不出大事,但一定可以做出好榜樣。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