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國藩書 曾氏家訓 38×26.5 cm 清咸豐十一年(1861)手稿本 中國嘉德2013春拍 成交價: RMB 2,300,000
這件曾國藩手書《曾氏家訓》手稿,以其清咸豐十一年(1861)的創(chuàng)作背景、深刻的家教思想與嚴謹?shù)臅ㄐ问剑蔀橐患诤蠚v史、思想與藝術價值的珍貴文物。 手稿寫于“安慶舟次”的軍旅途中,時值曾國藩與太平軍作戰(zhàn)的關鍵時期。在軍務倥傯之夜,他于二更天鄭重寫下這封給弟弟曾國荃及子侄的家訓。這一特定情境,凸顯了曾國藩將對家族未來的思考置于何等重要的地位,遠非尋常閑暇筆墨可比。
文稿內(nèi)容直指世家教育的核心問題:“位不期驕,祿不期侈”。曾國藩精辟地指出,權勢與財富導致的驕矜與奢侈,往往是一種“不自覺”的過程,是環(huán)境使然(“勢為之也”)。 因此,他所提出的家風準則樸實而精準:“子弟無傲慢之容,房室無暴殄之物”。這并非空泛的大道理,而是從言行與物質的細微處入手,旨在培養(yǎng)謙遜、節(jié)儉的品格,以對抗環(huán)境帶來的不良慣性。這體現(xiàn)了其家教思想中務實的智慧。
手稿書法端嚴整飭,與文本的嚴肅內(nèi)容高度統(tǒng)一。這種嚴謹?shù)臅鴮懽藨B(tài),本身就是對家訓內(nèi)容的最佳詮釋:它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向子侄示范了何為“敬慎”與“不茍”。形式與內(nèi)容在此相輔相成,共同強化了教誨的力量。 這件手稿珍貴之處,在于它真實、完整地保存了在特定歷史節(jié)點下,曾國藩對家族長治久安的深刻思考。其思想切中肯綮,書法則與之完美呼應,使之成為研究曾國藩與清代家訓文化的一件堅實可靠的實物標本。 墨韻千年,筆底生輝。關注【國畫藝術】,解鎖更多精彩內(nèi)容,還有段子讓生活更輕松。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別忘記分享給好友,并點亮下面的【贊】和【在看】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