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 這是 漂在一座城 原創(chuàng)的 第868篇文章 ▼ ▲ 前兩天吃飯的時候,飯桌上聊天。 有個女生朋友,最近剛分手,因為彩禮問題。 提起這事兒,她就忿忿不平。 “水哥,你說我要18.8w的彩禮,真的算多嗎?” emmmmmmmm 雖然網(wǎng)絡(luò)上我罵罵咧咧,但其實私下里,我說話很謹慎的,誰都不得罪。 我斟酌半天:“嗯……這個事兒吧,怎么說呢,其實你往深了想,它不一定就是你看到那么回事兒,實際上,你得辯證地看待,換一個角度,你懂我意思吧。” 主打一個嘮嗑半小時,毫無信息量,純廢話文學(xué)。 我不能說“十八萬八?這也太多了!”,說了,她就會開始跟我一點一點地掰扯,從家庭到婚姻到生育再到當(dāng)?shù)仫L(fēng)俗,給我講一番大道理,最后論證一點兒都不多,我肯定辯不過她。 我也不能說“十八萬八?一點兒也不多”,在場的男性朋友可能會群起而攻之,說我屁股坐歪了,簡直就是男人的恥辱,敗類。 我更不能說一言不發(fā)一問三不知,人家會說你這么大個情感博主,連這都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你還是別干了。 …… 情況反正就是這么個情況,我得說點兒什么讓人家知道我說了,但是又不能讓人家知道,我具體說了什么。 只能說一些噱頭十足但空無一物的廢話。 ![]() 在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上,彩禮是個非常神奇的話題。 看上去好像是錢的問題,但遠遠不止那么簡單。的禁忌。 這個話題,我以前聊過,被罵的老慘了,索性后來就不提了。 就好比這個朋友問我“18w8算多嗎?” 這種問題沒法回答,因為怎么答都是錯。 如果這真的只是一筆買賣,反倒好了。 錢貨兩訖,清清楚楚,花多少錢辦多少事兒,覺得不值就不花,這也是世間大部分買賣的模樣。 但一涉及到彩禮,很容易陷入一個怪圈,就是“你要用一筆錢來證明一些東西”。 或者證明你愛對方的決心,或者證明你有足夠的經(jīng)濟實力,或者證明你愿意為對方在婚姻里天然的犧牲兜底。 在男的眼里這是實打?qū)嵉男《f,可以用來買車買房的二十萬。 但放在結(jié)婚前的語境里,它可能就變成了“我只是要你一個態(tài)度”。 當(dāng)錢變成了態(tài)度,那錢本身的多少,就很容易被模糊了。 它不再是一套房的首付,或者一輛不錯的車,而是實現(xiàn)某種情緒價值的工具。 但這里,最大的問題就是,你要用這筆錢,去為一些尚未發(fā)生的事情,提前支付代價。 而在當(dāng)下這個時代,未來會發(fā)生什么,誰也不知道。 ![]() 很多女生比較疑惑的一個點是: 既然男的跟誰結(jié)婚,都要給彩禮,為什么就不能給我呢? 尤其是那些戀愛談了很久的,最后卻因為對方不愿意給彩禮談崩的。 你給別人也是給,別人還是個陌生人,你給我也是給,我們倆都談了這么久,那為什么不愿意? 好多人不懂一個道理,彩禮這東西,從來都不是你要來的,而是對方心甘情愿給的。 這個東西一不是法律規(guī)定,二不算商品買賣,不具備任何強制性。 你要告訴他,這個彩禮你必須給,那人家就想了,憑什么???我就不給怎么著?大不了不結(jié)了唄? 說到底,這個事兒,心甘情愿是前提。 你得讓人家覺得,我娶了這么好一個媳婦兒,又愛我性格又好,看見她我就高興,什么彩禮不彩禮的,要啥我都給,我們倆將來在一塊兒,這日子肯定能過得很好。 那別說彩禮了,他把命給你都行。 這是要彩禮的正確姿勢。 但你現(xiàn)在用一種強買強賣一樣的姿態(tài),那他肯定就不樂意了。 什么“一定得18w8”,這壓根兒就不是多少的問題。 這屬于違背個人意志的問題。 ![]() 所以,與其針鋒相對地跟對象討論彩禮問題,倒不如想想,怎么讓他心甘情愿地給。 這個時候,又會有人說了,怎么可能會有人心甘情愿呢?不都是逼得沒辦法了才給嗎? 很簡單,千金難買爺高興。 兩個人結(jié)婚,是要成為一家人的。 你把他當(dāng)一家人,你讓他知道你把他當(dāng)一家人,然后他也把你當(dāng)一家人。 都一家人了,就不說兩家話了。 什么彩禮不彩禮的,你的就是我的,你要這個彩禮,我給,要什么都給。 這才是一個理想的狀態(tài)。 只是,比較諷刺的是,現(xiàn)在婚姻的可信度,太低了。 大部分人,已經(jīng)不太相信夫妻作為一家人的保證了,你是你我是我,大家哪怕在一個鍋里吃飯,那也是你吃你的我吃我的。 所以婚前的這種拉扯,破裂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彩禮的事兒,看著是錢的事兒,歸根結(jié)底,還是信任問題。 不信任這個即將和自己結(jié)婚的人,不信任對方能扮演好自己心目中的另一半,不信任有了這段關(guān)系就會有一個真心愛自己的人。 所以一方拼命想要錢來給自己安全感,另一方拼命想保護自己的錢免得最后人財兩空。 好像都沒錯。 但好像,又都錯了。 錢和愛 多和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