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渺然 彼載曾為升斗人,寒門一介渺然身。 多年總歷荊榛土,幾歲難披京洛塵。 夢里吾成胡氏富,鄉(xiāng)中我似阮家貧。 唯憑案上江淹筆,每寫生平方寸真。 【資料】這首詩作于2025年10月19日。 詩的意思是:那些年曾經(jīng)是升斗小民,知道是寒門中一介渺然之身。多年總在經(jīng)歷荊榛荒土,幾歲難以披上京洛之塵。夢境里自己曾經(jīng)成就了胡氏之富,鄉(xiāng)閭中幾乎就像是阮家之貧。唯一可憑借的是案上的江淹之筆,可以每每寫一寫生平的方寸之真。 首聯(lián)中的“升斗”,指維持生計的微薄收入或口糧。見宋代詩人蘇轍的《次韻柳子玉謫官壽春舟過宛丘見寄二首》其一:“獻酬不用辭升斗,曲直何勞問尺尋。要路風波無限惡,謫居情味最能深。交從錦水初無間,鄰卜共山已有心。草圣詩豪并神速,數(shù)因南雁惠佳音。” 這一聯(lián)中的“渺然”,指微小貌,渺小貌。 頷聯(lián)中的“荊榛”,原指叢生的灌木,后衍生出多重含義,常用于形容荒蕪景象或隱喻艱險境遇。見宋代詩人劉黻的《韓文公》詩:“斯文久矣嘆荊榛,一疏披忠徹紫宸。不忍中原淪左袵,甘尋南土作累臣。鄒軻以后功何遜,魯?shù)烙诮衩}尚新。宇宙欲昏星斗落,空山韓木亦悲春?!庇忠娝未娙饲鹂摹锻硇袝姟吩姡骸跋﹃柊肼浼t猶在,寒月初升白未勻。流水孤村天欲暮,頹檐敗壁野無人。雀銜遺芥營巢急,蛛繹新絲織網(wǎng)頻。欲問前朝無故老,髑髏落地路荊榛。”還見宋代詩人陳著的《次韻少野》詩:“古調(diào)難逢鐘子期,近交只數(shù)已公詩。家風自別閒相似,心事無涯話有時。草木味中猶著我,荊榛叢里更同誰。衰年如許會能幾,俯仰悠悠云水知?!?/p> 這一聯(lián)中的“京洛塵”,指功名利祿。見清代詩人錢謙益的《客途有懷吳中故人·李先輩長蘅》詩:“鎖院文章京雒塵,篝燈每共話酸辛。青袍奉母誰如子,席帽趨時自有人。精舍翻經(jīng)招凈侶,晴窗斗墨趁閒身。明年相約桃花水,一笑清溪整角巾?!庇忠娎钌A七律詩《杜牧》:“真欽老筆杜司勛,以寫阿房刺暴秦。百字三思聲永儆,千年一問意長新。因除典籍書生氣,竟掃韋編京洛塵。賈誼驚魂應慨嘆:漢唐一脈后來人?!?/p> 頸聯(lián)中的“胡氏”,指清代富人胡雪巖。 尾聯(lián)中的“江淹筆”,典出《南史·江淹列傳》,江淹年少時曾夢獲五色筆而文采俊發(fā),后世遂以“江淹筆”代指卓越的文學才能。見唐代詩人張泌的《惆悵吟》詩:“秋風丹葉動荒城,慘澹云遮日半明。晝夢卻因惆悵得,晚愁多為別離生。江淹彩筆空留恨,壯叟玄譚未及情。千古怨魂銷不得,一江寒浪若為平。”又見唐代詩人黃滔的《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其三:“賈誼才承宣室召,左思唯預秘書流。賦家達者無過此,翰苑今朝是獨游。立被御爐煙氣逼,吟經(jīng)棧閣雨聲秋。內(nèi)人未識江淹筆,竟問當時不早求。” 這一聯(lián)中的“方寸”,指人的內(nèi)心。見唐代詩人嚴維的《馀姚祗役奉簡鮑參軍》詩:“童年獻賦在皇州,方寸思量君與侯。萬事無成新白首,兩春虛擲對滄流。歌詩盛賦文星動,簫管新亭晦日游。知己欲依何水部,鄉(xiāng)人今正賤東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