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北游帖》,紙本,行書,信札一則。凡9行,計61字??v:26.1厘米,橫:29.5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 ![]() ![]() ![]() 蘇軾《北游帖》書于元豐元年(1078)。又名《致坐主久上人尺牘》。紙本,行書,信札一則。凡9行,計61字。26.1厘米×29.5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咸淳臨安志》:“西湖僧作詩者,熙寧間有清順可久兩人。順字怡然,久字逸老?!薄段淞骤笾尽罚骸胺◣熆删茫X塘錢氏子。天圣初,得度,學(xué)教觀于靜覺。喜為古律詩,先生監(jiān)郡日,與師為詩友。居西湖祥符。先生元夕九曲觀燈,去從者獨(dú)行,人師室,了無燈火,但聞檐卜余香,嘆仰留詩。晚年送客不瑜閡。如此十余年。窗外惟紅蕉數(shù)本,翠竹百個,一日謂人曰:吾死,蕉竹亦死。未幾皆驗(yàn)。”此處所謂“嘆仰留詩”,即東坡穴上元過祥符僧可久房,蕭然無燈火》七絕一首。后又有《五月十日,與呂仲甫、周鄰、僧惠勤、惠思、清順、可久、惟肅、義詮?fù)汉伪鄙健芬皇???梢姰?dāng)時東坡輿之悠游之景??删么蠹s死于元皊初。東坡不知,其間,東坡曾有雜記《可久清順》懷念之。云:“祥符寺可久垂云清順三闔梨,皆予監(jiān)郡日所與往還詩友也。清介貧甚,食僅足,而衣幾于不足也。然未嘗有憂色。老矣,不知尚健否?” 此帖乃可久致信東坡,·東坡所復(fù)信。信中所謂“北游五年”,乃指熙寧七年十月離杭北上,赴密州太守任,又于熙寧十年四月赴徐州太守任,再到元豐二年三月一一十日到湖州太守任上,正好五年。上述諸地皆在杭州之北,故稱“北游”。據(jù)此,此札即寫于元豐二年五月廿二日。之后不久,即同年七月,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直彈劾蘇軾以詩“譏切時事”,七月廿八日,臺吏皇甫遵乘驛追攝蘇軾于湖州,八月十八日即被押赴臺獄,蒙受“烏臺詩案”之難。此帖落有“五月廿二日”之記,故《古書畫過眼要錄》判為在徐州任上所作,大約是“北游五年”的年度算法不一致吧? 東坡對于從杭州來到湖州的故友之問訊,十分感慨,“甚慰想念。北游五年,塵垢所蒙,已化為俗吏。不知林下高人,猶復(fù)不忘耶”!可謂情溢于紙。老友“未由會見”,以至日后常常思念:“老矣,不知尚健否?”及至十年之后,即元皊四年七月,東坡重返杭州時,可久已作亡友了。
——往期經(jīng)典,點(diǎn)擊文字直接閱讀—— 古典與現(xiàn)代 “張旭光草書藝術(shù)特展”在硅谷舉行 張旭光草書藝術(shù)巴黎展視頻專題創(chuàng)作報道 書家專輯 更 多 資 訊 ![]() 北蘭亭公眾號 北蘭亭書院公眾號 北蘭亭視頻號 ![]() 北蘭亭抖音號 ![]() 北蘭亭文創(chuàng)甄選抖音號 ······ 關(guān)注學(xué)術(shù) 傳播經(jīng)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