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徐渭 墨竹石榴卷 西泠印社2007春拍 成交價385萬元 作品鑒賞 讀詩賞畫說徐渭——徐渭《墨竹石榴卷》賞讀 ◎胡西林 徐渭在中國民間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他多才多藝,詩文、戲曲、書法、繪畫各個方面均有極高造詣,且都有不朽之作傳世。換作別人,其中任何一項的成就都可稱為大家,而對徐渭來說,無論稱其為戲曲家、書法家或是畫家,并且將其置於藝術(shù)史上冠於顯赫名頭,都會失之偏頗。 他是一位天才藝術(shù)家,涉足領(lǐng)域之廣,取得成就之高,任你怎么概括,都無法一言以蔽之。 然而,這樣一位大藝術(shù)家,經(jīng)歷卻是離奇的坎坷。出生百日生父去世,14歲嫡母病故;心存遠大,但八次舉試未中,一生最高“學(xué)歷”僅為生員(秀才),這在視功名為出人頭地唯一正途的封建社會可以說是斷了前程。 ![]() 終于有了機會,做了浙江巡撫胡宗憲的抗倭幕僚,并且以出色的“師爺”才華令胡宗憲對他倍加賞識。但是抗倭大功告成,他卻因為后來胡宗憲被打入“嚴(yán)黨”而受到牽連,以致精神失常,成為瘋?cè)恕?/span> 整個過程中,他九次自戕,利斧擊頭,長釘刺耳,尖椎碎腎,可命又那么硬,居然沒有死。後來又因為誤殺繼妻,判罪下獄……他的一生都在窮困潦倒中度日,晚年更是在貧病交迫中變賣了所有書畫和自用書籍后,結(jié)束了他73歲的痛苦生命,死時竟然是蜷曲在一堆破爛的書稿里…… ![]() 徐渭自視甚高,脾氣倔犟,晚年猶不喜與達官貴人相往還。然而他富有智慧,性格幽默,在民間,幾乎成了智慧的化身,以致關(guān)於他的傳奇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數(shù)量之多在中國美術(shù)史上大概找不出第二位可與其相匹的畫家。痛苦和坎坷將一位悲情畫家澆灌成了後人心目中的喜劇人物,這是徐渭生前所無法始料的,由此可見他在民間受人喜愛的程度。其書畫作品從他生前一直到現(xiàn)在都深受大眾喜愛,包括片言只字都為人所珍藏,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而他在繪畫上所取得的成就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所作花卉借助大寫意的水墨技法,突出地體現(xiàn)了文人畫的特質(zhì),尤其是他畫竹子、荷花、芭蕉、石榴、葡萄之類題材的作品,更是將他的痛苦借著淋漓的筆墨在紙上渲泄無遺,一詩一畫,才情縱逸,意境莫測。 ![]() 晚明以來,陳洪授、朱耷、石濤、鄭板橋及至吳昌碩、齊白石等都深受他的影響,鄭板橋刻一方“青藤門下走狗”印章鈐於自己的作品上,齊白石更以一首“青藤雪個遠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我欲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zhuǎn)輪來”的詩表達了對他的無以復(fù)加的崇拜之情,流風(fēng)遺韻,至今不衰。 《墨竹石榴卷》,水墨紙本,繪叢竹、折枝石榴各一,并各題七言絕句一首。題詩書法以行草筆意出之,奇崛縱橫,灑脫無羈,兩首詩分別見于《徐渭集》第二冊402頁、第三冊846頁,并多次題寫於其他相類題材作品上。徐渭作詩有感而發(fā),多借題發(fā)揮,揶揄現(xiàn)實,語言平實樸素,讀來瑯瑯上口,親切感人,并以理趣啟發(fā)人。與他的許多作品一樣,《墨竹石榴卷》也未署年款。 不署年款,甚至不署名(筆)款是徐渭作品署款的一個顯著特點,想來應(yīng)該有緣由。他曾自謂“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此言是否由衷且不論,徐渭并不十分在乎自己的書畫(包括詩文)倒是真的,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他曾簡編年譜《畸譜》一卷,其中只字未提所作詩文書畫。 或許在他看來,書畫(包括詩文)是身外之物,人活著尚且如此痛苦,身外之物值得那么看重?所以,署不署年款就無所謂了。他不相信世上有不朽的東西,包括自己的書畫。但是他沒有想到,在他身后人們對他藝術(shù)的喜愛,遠遠超過了他在世的時候…… ![]() 此作先後經(jīng)康熙六年(1667)進士、江蘇寶應(yīng)人喬萊,著名藏書家、古籍修復(fù)專家、古籍鑒別家陳履恒以及濟南市文物商店收藏。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國家文物局組建以謝稚柳等七人為成員的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小組,對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古代書畫作巡回鑒定,此圖被列為佳作,并收入1997年出版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十六卷中。 需要說明的是,此畫簽條題為“明徐青藤竹菊合卷”,是因為當(dāng)時歸藏陳履恒及濟南市文物商店時,該作共有兩卷,卷一繪墨荷野菊,卷二繪墨竹石榴,在收入《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時,書中所作題目易為《花果圖二卷》(見《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卷十六第276頁)。二卷的繪畫、題詩及鈐印風(fēng)格一致,尺寸也基本相同。據(jù)悉,卷一已於六、七年前被後來的主人高價易手,此次西泠春拍獻拍的是卷二,是目前在流通市場上所見到的徐渭作品中的精品,殊為難得。 題簽者藏家簡介: 1.陳履恒(1915~1981),江蘇寶應(yīng)(揚州)人。著名藏書家、古籍修復(fù)專家、古籍鑒別家。其父陳恒和乃古籍修復(fù)專家,精熟版本目錄學(xué),為《書林》創(chuàng)始人,後由陳履恒繼承。 2.喬萊(1642~1694),字子靜、號石林,江蘇寶應(yīng)人??滴趿赀M士、康熙二十年廣西鄉(xiāng)試主考。工詩文、善書畫,著有《直廬集》、《歸田集》、《寶應(yīng)縣志》等。 跋者簡介:張跡泠,江蘇揚州人,工書畫、揚州賂品廠老畫師,1964年揚州繡品廠為提高技藝聘張跡泠等老畫師進廠,專為刺賂上稿。 引首:天池墨跡。王寅夏日,張跡泠。 畫心:枝枝葉葉自成排,嫩嫩枯枯向上栽。信手掃來非著意,是晴是雨恁人猜。五寸珊瑚珠一囊,秋風(fēng)吹老海榴黃,宵來酒渴真無奈,喚取金刀劈玉槳。 簽條:明徐青藤竹菊合卷,揚州陳履恒得于實應(yīng)喬萊家舊藏。 作品資料 作者 徐渭 尺寸 30.8×100cm;30.5×130.8cm 估價 RMB 3,000,000-3,800,000 成交價 RMB 3,850,000 專場 中國書畫古代作品專場 拍賣時間 2007-07-21 拍賣公司 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 拍賣會 2007年春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 出版:《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十六卷,P276,魯4-08,文物出版社1997年。 鈐印:文長(二次)佛壽 公孫大娘 天池山人 青山捫風(fēng) 張跡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