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書友大家好,今天要帶大家看一件藏家圈里的“寶藏作品”——清代許友的《書法墨竹卷》。這幅紙本長卷縱28cm、橫445cm,曾亮相2007年西泠秋拍,最終以53.76萬的價格成交,遠(yuǎn)超10-15萬的估價,足見它的藝術(shù)分量。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這幅作品最特別的地方,在于它是“書畫合一”的精品。許友先以行書寫就多篇詩文,字里行間滿是清代文人的雅致情趣——有和友人丁菡共居茅屋、賞竹觀荷的閑逸,“密竹借移夏,殘荷勤補秋”;也有與姚明翁雨后論書的清雅,“薪霽花間立,紛紛蜂蝶過”。他的行書筆法流暢又不失筋骨,筆墨濃淡隨詩意起伏,讀來既有文字的韻味,又有書法的美感。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寫完詩文后,許友意猶未盡,趁著雨意添畫了一林秋竹,這便是卷名中“墨竹”的由來。從款識“時適雨中,故濃淡蕭蕭之色,朗然也”能看出,他借雨水的靈感,讓墨竹有了層次分明的“呼吸感”:濃墨勾出的竹葉蒼勁有力,淡墨暈染的竹干透著溫潤,疏密交錯間,仿佛能看到雨打青竹的蕭蕭之景,完全把秋日竹林的意境寫活了。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更難得的是,這幅作品的來源格外可靠——直接得自白書章先生家屬,沒有復(fù)雜的流傳環(huán)節(jié),對藏家來說是“放心拍品”。要知道,許友的書畫本就以“文氣”見長,這幅卷子里既有詩文記錄的文人交往,又有即興創(chuàng)作的墨竹,相當(dāng)于把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裝”進了4米多長的紙卷里,這種“有故事的作品”,自然受市場青睞。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對咱們書法愛好者來說,這幅作品不只是一件拍賣品,更是學(xué)習(xí)“書畫結(jié)合”的好范本——它告訴我們,書法不只是寫字,繪畫也不只是描形,當(dāng)文字的情感與筆墨的意境交融,才能出真正的好作品。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
|
來自: 國畫蘭竹 > 《貴龍時空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