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一、干什么由群眾提,怎么干由群眾議。 1、大家商量著辦——一座球場,提升生活品質。 2、請專業(yè)的人辦——一池碧水,守護健康生活。 3、按居民需求辦——一盞路燈,照得心里敞亮。 二、黨建引領紓民困暖民心。 1、黨建領航:把“群眾愁事”辦成“心頭暖事”。 2、黨群同心:以“共建模式”筑牢“幸福根基”。 3、持續(xù)發(fā)力:以“民生實事”繪就“和美畫卷”。 三、黨建引領紅色物業(yè),讓服務圍著居民需求轉。 1、聯動機制緊密融合。 2、貼心服務量身定制。 3、智慧平臺高效響應。 四、“裝修一件事”提升社治理效能。 1、黨建引領,織密基層治理“一張網”。 2、數字賦能,打通問題處置“高速路”。 3、多元參與,畫好社區(qū) 共建“同心圓”。 五、“微心愿”撬動大治理活力。 1、精準征集筑牢服務“初心線”。 2、多元認領織密共建“連心網”。 3、長效推進激活治理“新動能”。 六、“近鄰五事”工作法激活治理 “神經末梢”。 1、聽鄰說事:搭建 24小時民情 “直通車”。 2、請鄰議事:三級聯動破解治理“老大難”。 3、幫鄰辦事:五員代辦實現服務“零距離”。 4、讓鄰知事:全流程公開織密監(jiān)督“透明網”。 5、由鄰評事:星級評價倒逼服務“提質效”。 七、愿辦能辦辦妥,讓社區(qū)工作者成長可循可塑可期。 1、以“先憂后樂”的胸懷砥礪愿辦自覺,讓成長路徑可循。 2、以“利器善事”的智慧夯實能辦根基,讓成長潛力可塑。 3、以“朝夕在公”的執(zhí)著力求辦妥實效,讓成長成效可期。 八、讓裝修亂象提前“剎車”。 1、定標建群,從“被動應對”到“主動掌握”。 2、雙管齊下,從“單打獨斗”到“協(xié)同作戰(zhàn)”。 3、常態(tài)長效,從“抓住關鍵”到“閉環(huán)治理”。 九、社區(qū)“聯合接待日”機制初現成效。 1、提前響應:大樹遮光,馬上就剪。 2、即查即改:地下室堆物?立即清理。 3、共商共治:充電樁安裝?一樓一策。 十、鍛造基層隊伍夯實社區(qū)治理根基。 1、交流破題,在經驗共享中錘煉服務硬本領。 2、互鑒賦能,在思想碰撞中拓寬治理新思路。 3、總結提效,在統(tǒng)籌謀劃中錨定工作新方向。 4、展望未來,在成果轉化中書寫治理新篇章。 十一、“一樓一冊”全覆蓋,著力打造特色樓組文化。 1、一本家庭“獎狀紀念冊”,點亮樓組家風建設。 2、一次文化配送,促成養(yǎng)生樓組誕生。 3、一場社區(qū)活動,催生愛寵文化共識。 4、一道維修難題,培育自治樓組文化。 十二、從需求盲盒到心靈驛站的四重實踐。 1、從“居民花名冊”到公益智囊團:激活跨社區(qū)智慧資源網絡。 2、從“水泥盒子”到 “毛孩子社交場”:萌寵催化鄰里情感聯結。 3、從“需求符號”到“歇腳港灣”:為戶外勞動者筑造暖心驛站。 4、從“專業(yè)壁壘”到“資源共享池”:筑牢普惠心理健康防線。 十三、打造韌性社區(qū),推進韌性安全建設。 1、強化黨建引領,提升組織韌性。 2、加強科學規(guī)劃,推動制度韌性。 3、強化布局調整,提升空間韌性。 十四、社區(qū)破局停車困境有實招。 1、“紅色引擎”激活動能,填補“治理真空”。 2、穿針引線精準解題,打破“治理壁壘”。 3、“三大杠桿”構建長效機制,實現“治標治本”。 十五、“五個一”工作法破解“擾民綠化”難題。 1、一套民意收集機制; 2、一張協(xié)同治理網絡; 3、一項未訴先辦策略; 4、一套科學規(guī)范標準; 5、一輪護綠宣傳行動。 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
|
|
來自: 杉鄉(xiāng)文書閣 > 《和諧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