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44】走木頭沖水庫山道,觀山水間幽靜風光zjkzxd
2025年10月7日是國慶中秋長假的第七天。按照我的活動安排,今天要去徒步木頭沖水庫的山路。 一大早吃過早飯,我乘公交車前往。這條路算是輕車熟路——木頭沖村去過多次,在村頭見過這座水庫;水庫另一頭的屋邊村也去過多次。我早已知曉這兩個村子中間就是水庫,且有一條山路相連,因此早就想走一走這條路,用雙腳丈量水庫的大小,體驗徒步山路的感覺。 今天,這個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乘公交車到屋邊村站,下車時恰逢一位村民也下車,我上前詢問去往木頭沖的路。村民很熱情,不僅指了方向,還告訴我:“水庫邊的路不難走,都是柏油路?!敝x過村民后,我沿著村邊的路,一直往大山方向走去。 路開始緩緩上坡,坡度不大,路況確實如村民所說那般不錯。今天氣溫較高,在28度到33度之間。我除了戴防曬帽、拿擦汗毛巾,自然少不了遮陽傘——原本計劃若太陽不烈就不打傘,活動更方便些,況且還帶著手機架,想隨時自拍幾張。 頭頂防曬帽,肩頭搭著毛巾,有時還把毛巾和帽子疊在一起戴;一手撐傘,一手提手機架,手機還得在手里拿穩(wěn)。看似簡單的裝備,倒也算得上“全副武裝”了。 進入庫區(qū),便看到了大壩。水庫的名字起初沒看全,只辨出后面是“水庫”二字。正好看到一處臺階,我走上去,拍下了“金沖水庫”四個大字的大壩全景。雖不算特別清晰,卻也完整記錄了下來。 南方的植被本就豐茂,水庫旁的植被更是郁郁蔥蔥。遠處的山、近處的坡,都被樹木覆蓋。往坡下看水庫,水面常被枝葉遮擋,走一段路,偶爾從樹縫間才能瞥見一汪碧水。 途中不時有村民騎電動車、摩托車來往,大概有二十多輛;自駕車也有,數(shù)量不多,五六輛而已。還有一輛紅色消防車,走走停停,像是在作業(yè);一輛大卡車前,有人正忙著施工,幾頭騾子在馱運水泥、沙子等建材。像我這樣徒步的,卻一個也沒遇到。 只是覺得,騎電動車、摩托車的人里,有人用異樣的眼神看我,仿佛在想:“這老頭是不是傻?大熱天的,有什么好看的?” 我除了覺得熱,倒不覺得累——一路走走停停,時不時拍幾張照片,還帶著充足的飲用水。很快,木頭沖村的水庫大壩出現(xiàn)在眼前,這里我來過,也拍過照。 從大壩到村邊還有一段距離,我走得慢了些,花了25分鐘。 來到村邊的涼亭,坐下來休息,也順便等公交車。這里的公交車發(fā)車密度小,需要等挺長時間。 我覺得這一趟沒白來,有不少收獲: 一是摸清了這條路。原先猜測水庫旁的路是崎嶇山路,或是雖不算羊腸小道卻僅能容人步行的登山路。但“猜”不算數(shù),“聽”不算數(shù),唯有親臨才作數(shù)——這條路是能通汽車的,會車時需要互相避讓。在村邊看到一塊指示牌,上書“寧湖路”,原來這不是無名山路,而是有正式名稱的街道。萬能的網(wǎng)絡給出了完整答案:金灣區(qū)寧湖路起止點為屋邊路(東起)至木頭沖路(西至),全長3105米、寬15米,位于金灣區(qū)三灶鎮(zhèn),依據(jù)《珠海市地名管理辦法》于2024年4月18日正式命名。 二是見到了山間小溪。水庫旁的山上有小溪本不稀奇,此前游覽水庫山路時也見過,但今天看到的小溪格外多,沒細數(shù),大約有十來條,其中一條水量較大,水流從高處落下,嘩嘩作響。 三是聽到了草叢中的蟲鳴。城區(qū)里,即便在綠地也難聽到蟲鳴,想必是花肥、農(nóng)藥、殺蟲劑的影響。而在這里的山坡草叢中,偶爾能聽到蟲鳴,雖不是隨處可聞,聲音也不算大,卻足夠讓人欣喜。 這些算不算收獲?在我看來,當然算! 2025.10.7 ![]() ![]() ![]() ![]() ![]() ![]() |
|
|
來自: 我的儒山 > 《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