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度:
空山洞村隸屬于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茨芭鎮(zhèn)。位于郟縣、汝州、禹州三縣交界處的三管山山腳下。茨芭鎮(zhèn)西北部、西部汝州市東部禹州市相連。 空山洞村共有7個自然村,230戶956人,這里水源缺乏,十年九旱,土地貧瘠,交通閉塞,是郟縣重點扶貧村。
二、緣由:
近期不少游客光顧空山洞村,群里的圖片、小視頻刷的熱乎乎的,勾起了去看看的想法,但還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也就儲備那了。
11月2日,天突然暖和起來了,24度,騎行的好天氣,約上老弟,準備騎行告城鎮(zhèn),參觀觀星臺,
上午8:30出發(fā),剛出城西北風(fēng)起,薛店鎮(zhèn)稍息時,老弟說:風(fēng)大,不去了吧!。
那往哪里去類?左思右想,想起了儲備線路:空山洞村,馬上電話咨詢老弟,隨調(diào)轉(zhuǎn)方向經(jīng)茨芭向北進發(fā)。
三、進山:
一路爬坡,崎嶇的山路看不到盡頭,繞過兩個山頭后,紅葉出現(xiàn)了。

下圖:
一個陡坡下到上四里莊。類似窯洞的民房。
四、空山洞村:
下圖:空山洞村被南北山夾著,東高西低,北邊→禹州市管轄;西邊→汝州市邊界,一條小溪從東邊的高處款款向西南流去,流著流著不見了水溝,村民說:為了節(jié)省土地,采用了地埋管,可想在這土地匱乏的地方,土地是何等的重要。
此前這里交通不便,現(xiàn)在,一條盤山公路從茨芭鎮(zhèn)政府直通空山洞村。
五、天然石洞
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南山半山腰的山洞。

空山洞第五村民組山上有一天然石洞。洞門口有一棵桑樹,扎根洞里,主干卻彎腰伸出洞外,該樹樹齡有一百多年,主干有一摟粗,生機勃勃,造型奇特,被譽為“勵志樹”。
石洞不深,大約20多米,但石洞中間有個不足2米的橫截縫隙,有山上落石夾在縫隙中,憑空給石洞中的人們陡增恐懼感,站在洞中往外看,村貌和北山一覽無余,是一個絕佳觀賞平臺,村民說:尤其是夏天,洞中真涼快。想想也就是:
1、南山的半山腰→背陽,太陽照不到;
2、石洞→太陽曬不透;
3、石洞中間有個不足2米的橫截縫隙→通風(fēng),空氣流動,不悶燥。
他架設(shè)供電線路,又自費打井供全村飲用;他利用放羊間隙,21年間鋪墊了20多公里的山路,方便村民山間農(nóng)田耕作等。他就是今年67歲的空山洞村村民李安民。
目前,經(jīng)他修通的山路已有20多公里長,他還用3年時間在山上建起了5座小石屋,給村民帶來了很大方便。
2014年春,李安民出資把通往山洞的小路修成了1公里長、2米寬的大路。為了讓游客安全進洞觀光,李安民還鑿修了上山的石階,安裝了防護欄。后來,他還專門架設(shè)了線路,給山洞通上了電。
不準備進村看了,問路后沿河而下,形成環(huán)線。
沿河的路雖是下坡,但路況極差,有幾段路就是推車過去的。
河溝遠看也看不出什么,近看可看到溝中溝,也就是溝的上半部分較寬,溝底經(jīng)過n年沖蝕,形成一條深深的極窄的深溝。
兩旁的山坡上黃花盛開,一路飄香,狹長的山谷中只有我們兩人,沐浴著秋日的陽光,觀賞著深秋美景,深深的呼吸著黃花的芳香,不一般的享受。
八、紅旗水庫→老水利工程
石頭路到紅旗水庫接上了水泥路。
下圖:紅旗水庫
下圖:水泥路
下山后,下坡順風(fēng),很快到了薛店鎮(zhèn),一碗豆腐粉條菜吃完,已是下午將近2點,稍息,下午2:45到家。
沒有看里程表,86km≤總里程≤90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