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4年8月,博古和李德的決策出了問題,導(dǎo)致第五次對抗“圍剿”的行動沒成功。 這次慘敗,再加上緊接著的湘江之戰(zhàn),紅軍差點全軍覆沒。原本形勢一片光明的革命,突然之間急轉(zhuǎn)直下,紅軍沒得選了,只能踏上長征的路。 遵義會議的重要性,怎么強調(diào)都不為過。這場會議,簡直是紅軍的救命稻草??!如果沒有它,毛主席可能無法重新掌舵軍隊,那紅軍的未來可真是一片迷茫呢。 雖然紅軍最終成功抵達了陜北,給中國革命帶來了新氣象,但不得不提的是,從第五次反“圍剿”那會兒起,他們所遭受的損失真挺大的。 在長征路上,許多紅軍戰(zhàn)士英勇獻身,同時,也有不少紅軍家屬在途中跟組織斷了聯(lián)系。
毛主席的兒子毛岸紅,同樣也經(jīng)歷了坎坷,不幸流落至百姓之中。 聊到毛主席,長征是贏了,可毛主席的家里人卻因此吃了大苦頭。 毛主席的弟弟毛澤覃,他選擇留在江西繼續(xù)進行游擊戰(zhàn)斗。在一次行動中,他為了幫戰(zhàn)友們安全撤離,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對毛主席來說,除了失去心愛的兒子,又遭遇了親弟弟的犧牲。 1949年11月,新中國一建立,毛澤覃的老婆賀怡心里就一直放不下毛岸紅當(dāng)年失蹤那事。她實在放心不下,就自己跑到南邊去,想幫著毛主席把孩子找回來。
【毛主席一家在江西的往事】 可是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過頭。 1927年秋天,秋收起義鬧過后,工農(nóng)紅軍被敵人圍追堵截,沒辦法只能跑到井岡山躲起來,并在那兒慢慢壯大隊伍。 秋收起義過后,毛主席和他弟弟毛澤覃的家人都被敵人給盯上了,到處追捕他們。 毛澤覃的媳婦兒周文楠,抱著還沒滿月的小娃,一塊兒被抓了起來。從那之后,她就一直沒法跟上了井岡山的毛澤覃通上信兒。
1928年4月份,“朱毛”兩支紅軍隊伍在井岡山碰頭了。那時候,毛澤覃已經(jīng)是紅四軍里第十二師特務(wù)營負責(zé)黨的工作的領(lǐng)導(dǎo)了。 在一次打仗的時候,毛澤覃受了傷,沒辦法繼續(xù)戰(zhàn)斗,所以只好留在東固休息養(yǎng)傷。 毛主席心里不踏實,特意把姨妹賀怡留下來,讓她幫忙照看毛澤覃。 為了隱藏真實身份,賀怡和毛澤覃那時候就裝成是一對夫妻。 毛澤覃傷愈后,咱倆就繼續(xù)在東固周邊地區(qū)打游擊戰(zhàn)。 相處久了,他倆之間慢慢有了情愫。但那時候,毛澤覃心里還掛著在湖南被抓的周文楠,所以只有把對賀怡的感情憋在心里。
賀怡壓根沒想到,毛澤覃心里其實跟她想的一樣。所以,等她把照顧毛澤覃的事兒辦完后,爸媽一勸,她就跟那時候的贛西南書記劉士奇成了家。 后來,劉士奇不光丟了官職,還被打發(fā)到上海去“進修”。 劉士奇遭遇不幸后,賀怡也跟著被停了職,受到了牽連。 在去上海的路上,劉士奇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這一趟是吉是兇。這么一想,他就跟賀怡說,咱倆還是把婚離了吧。
跟劉士奇離婚后,賀怡的工作恢復(fù)了,反“圍剿”第二次打贏后,她還當(dāng)上了永吉泰特委的委員。 說來也巧,就在這時,毛澤覃也被安排去了那個地方,擔(dān)任永吉泰特委書記的職務(wù)。 1931年,兩人因工作重逢,心里的那份情愫再也憋不住了,干脆利索地就確定了戀愛關(guān)系,接著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那時候,毛主席和他的兩個兄弟,還有各自的家人,都一塊兒投身革命,大家互相幫襯著。雖然生活條件挺不容易的,但一家人在一起,還是挺開心的。賀怡呢,她不光是毛主席的小姨子,還是他弟媳,關(guān)系挺親的。
【生離死別】 那時候的好日子沒過多久,國民黨對我們發(fā)動了四次圍攻,咱們都頂住了。但到了第五次反圍攻的時候,博古和李德這兩個人來了。 這倆人對軍事一竅不通,非得照搬那個“蘇聯(lián)老路子”。李德這家伙,也不瞅瞅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愣是拽著紅軍跟敵人硬剛。結(jié)果呢,第五次反“圍剿”時,紅軍吃了大虧,損失慘重。那會兒,毛主席還因為被排擠,連軍事指揮權(quán)都給弄丟了。
1934年8月,第五次對抗“圍剿”沒打贏,紅軍沒辦法,只能帶著隊伍趕緊突圍走掉。 在要離開去別的地方前,當(dāng)時叫做“國家銀行行長”的毛澤民和他的妻子錢希鈞,回到了瑞金塔下寺自己父母住的地方。他們?nèi)ズ痛蟾?、大嫂、弟弟、還有弟媳一一說了再見。 這天,毛主席特地從于都趕了回來。 家里商量了一番,最后決定讓小弟毛澤覃和他媳婦賀怡留在蘇區(qū),繼續(xù)跟敵人周旋打游擊。 聊起毛主席和賀子珍的兒子毛岸紅,毛主席沉思良久,最后拿定主意,對賀子珍說:“毛毛就交給澤覃和賀怡來帶吧!”
賀子珍心里明白,這會兒隊伍正忙著轉(zhuǎn)移,是關(guān)鍵時刻。雖說作為孩子的媽,她心里頭真是萬般不舍,但為了大局著想,她也只好聽從毛主席的意見。 快要走的時候,毛澤民的老婆錢希鈞給毛毛拿了一件外套和一袋子糖果,她眼里含著淚,一直看著自己的小侄子。 毛主席轉(zhuǎn)過身,硬是把眼淚憋回去,一步不停地就走了,連頭都沒回。 毛主席的娃毛岸紅,打從娘胎里出來,就沒享過幾天福。 出生在一個革命者的家庭,那就意味著得扛下很多本不屬于這個歲數(shù)該擔(dān)的磨難。
毛岸紅,1932年來到這個世界,他一直是毛主席和賀子珍兩人的寶貝疙瘩。那時候,毛主席和賀子珍都忙著革命事業(yè),很少有時間親自照顧他,所以就給他找了個奶媽來帶。 這位奶媽是江西老鄉(xiāng),她習(xí)慣管小孩叫崽崽。 時間一長,大家包括毛主席、賀子珍,還有兩位叔叔和嬸嬸,在提到毛岸紅時,都直接喊他的小名“毛毛”。
毛岸紅小時候特別招人疼,每次瞅見毛主席,都會用奶聲奶氣的聲音喊“爹爹、爹爹”。因為毛主席覺得對不住在長沙時跟楊開慧失散的那三個娃,所以他就把滿心的父愛都給了毛岸紅。 每次毛岸紅喊毛主席“爸爸”,毛主席都會一把把毛毛摟進懷里。 可命運總愛捉弄人,毛岸紅終究還是沒能逃過和主席分別的命運。那天部隊要轉(zhuǎn)移,賀子珍把毛毛遞給毛澤覃夫婦。雖然他還小,但好像明白自己就要離開爸媽了,所以不停地喊著“爸爸、媽媽”。
難以想象,毛主席在做出那個決定時,內(nèi)心該有多大的掙扎與決心。 紅軍突破重圍轉(zhuǎn)移后,毛澤覃領(lǐng)著賀怡,又踏上了新的戰(zhàn)斗旅程。 1934年冬天12月份,紅軍獨立師的師長毛澤覃和區(qū)委書記賀怡收到了新的任務(wù),就是讓毛澤覃領(lǐng)著隊伍去閩贛交界的地方打仗。 那時候,賀怡正懷著孩子呢,黨組織了解了賀怡的具體情況后,決定不讓她跟著部隊到處跑了。他們安排賀怡帶著爸爸媽媽一塊去贛州,秘密地進行地下工作。
說白了,哪兒都不太平,賀怡要去的贛州,那會兒已經(jīng)從咱們紅軍手里轉(zhuǎn)到國民黨那邊了,成了他們搞白色恐怖的大本營。 夫妻倆商量了一番,覺得帶上毛毛太危險,就決定先把毛岸紅放在當(dāng)?shù)氐囊粦衾相l(xiāng)家里養(yǎng)著。 毛澤覃吩咐警衛(wèi)員帶著毛毛先走,找個安全地方安頓好她,然后再回來找他集合。 但是警衛(wèi)員出去后就沒了動靜,按照我們和警衛(wèi)員事先講好的,要是遇到危險,他就得找個地兒躲起來。所以,毛澤覃等了好久都沒見警衛(wèi)員回來,也只能先撤了,打算以后有機會再來這兒找找看。
之后,毛澤覃把賀怡連同她的父親和母親一起帶到了會昌縣的白鵝洲碼頭。 但說到底,這只是他們倆心里的一個美好愿望。這一分開,兩個人就再也沒機會見面了,真的是陰陽相隔了。 紅軍踏上長征路后,留在蘇區(qū)繼續(xù)打仗的那一年,過得真不容易。 1935年1月,在贛南山區(qū),賀怡生了個娃,取名賀麓成,也叫毛岸成。生完孩子沒多久,她就抱著這剛出世的小家伙,在贛州的好幾個地方跑來跑去,繼續(xù)秘密地進行黨的斗爭。
另一邊,毛澤覃正帶著獨立師四處跟敵人打游擊。他們靈活機動,到處出擊,讓敵人摸不著頭腦。 1935年4月份,25號那天,獨立師被打得七零八落,毛澤覃就領(lǐng)著剩下的隊伍跑到了瑞金縣的“紅林”山里頭躲起來。 連續(xù)幾天的激戰(zhàn)讓毛澤覃累得不行,他領(lǐng)著剩下的紅軍兄弟,在一個叫黃田坑的村子里頭找地方歇腳。 可就在那天晚上,紅軍被國民黨軍隊給重重包圍了。 早上,毛澤覃和紅軍戰(zhàn)士們察覺到時,已經(jīng)來不及了。 為了留住革命的希望,毛澤覃果斷讓紅軍戰(zhàn)士們沖出去,他自己則跑到村子外面的一座高坡上,攔住追兵。
毛澤覃特別勇猛,拿著一挺機槍,多次把敵人的沖鋒給打退了。 但最后因為人數(shù)太少,打不過敵人,他被敵人的子彈打得渾身是洞。毛澤覃的腿和胸口都被打中了好多槍,死的時候才30歲。 過了幾天,沖出重圍的紅軍兄弟跟陳毅說了,毛澤覃已經(jīng)犧牲了。陳毅一聽,馬上安排人去給賀怡送信。 送信的人走到賀怡跟前,開口就說:“陳毅同志讓我告訴你一件事,得當(dāng)面說說?!?/p> 賀怡心里頭一緊,一聽這話就琢磨出,肯定是毛澤覃那邊兒出啥岔子了。 有人證實了賀怡的猜測,她一下子眼淚就止不住了。
【賀怡行蹤一直放不下“毛毛”】 毛澤覃英勇就義后,毛毛的蹤跡便成了一段未解之謎。 那時候,毛澤覃特別擔(dān)心隊伍里混有叛徒,所以關(guān)于毛毛的情況,他跟誰都沒提,就連賀怡也被他瞞得死死的。 毛毛不見了之后,賀怡心里一直有個過不去的坎兒。 特別是知道姐姐賀子珍在蘇聯(lián)休養(yǎng)身體那會兒,因為小兒子不幸去世,精神上出了問題,我心里頭那個愧疚啊,真是沒法說。 所以,只要有機會,賀怡就會絞盡腦汁,四處尋找毛毛的下落。
為了這事兒,毛主席好幾次都勸賀怡算了,別再堅持了。 毛主席認為,在那戰(zhàn)火連天的歲月里,有人能幫你把孩子拉扯大,真的是很不容易。 現(xiàn)在仗打完了,你卻想著把孩子接回來,這么做對人家可不太地道。 不過賀怡才不理會這些規(guī)矩,她還因此跟毛主席大吵了一回。 1949年11月那會兒,新中國已經(jīng)正式亮相了。 后來,賀怡跟著往南走的隊伍,又一次到了江西吉安這個地方。 這次賀怡自個兒要求調(diào)到這里來當(dāng)組織部長,主要就是想再找找毛毛,看看能不能找到他的蹤跡。
可是過了好多年,吉安發(fā)生了好多變化,以前認識的很多人都不在了。 這里的群眾基礎(chǔ),在國民黨制造的白色恐怖之后,被搞得一塌糊涂。很多以前在我們根據(jù)地的老同志,要么去了別的地方繼續(xù)戰(zhàn)斗,要么就已經(jīng)不幸犧牲了。 找了半個多月,就像在大海里找根針那么難,可毛毛還是一點音訊都沒有。 1949年11月21日那天,因為怎么找也找不到毛毛,賀怡最后只能無奈地打道回府了。 沒想到半道上竟然出了岔子。
那天出發(fā)的時候,賀怡心里就直犯嘀咕,總感覺哪里不對勁。 那天,賀怡的司機問她,看天色已晚,咱們能不能在泰和先住一晚,明天再繼續(xù)趕路去臺灣。 賀怡琢磨著自己已經(jīng)出門在外好幾天了,手頭還有好多活計等著處理,所以趕緊吩咐司機,讓他馬不停蹄地連夜開回吉安。 從泰和到吉安其實沒多遠,就算是新中國剛成立那會兒,走這條路也就兩三個小時。可偏偏就在這短短的兩三個小時路程中,卻出事兒了。 那天晚上,吉安附近村子里的村民,在半夜時分突然聽到了一聲巨大的轟隆聲。 村民們走出來瞧瞧情況時,發(fā)現(xiàn)一輛吉普車翻到路邊溝里了。
事故發(fā)生后,村民們趕緊趁著夜色,把吉普車里的人緊急送往醫(yī)院救治。但很遺憾,賀怡在這次事故中沒能救回來,她離世了。 同車的同事回想起來,事故發(fā)生前那會兒,賀怡瞧見旁邊山上有亮光。 賀怡心里琢磨著,可能是遇上土匪或者國民黨特務(wù)想要搞偷襲,她趕緊叫司機停了車,打算下去瞧個究竟。
沒想到司機非但沒理睬賀怡的指令,反而猛踩油門,車子嗖地一下往前沖,結(jié)果沖下了山崖,摔到了山腳邊的水溝里。 等大家趕來幫忙時,那司機早就不見了人影。 事故發(fā)生后,經(jīng)過一系列調(diào)查,大家都覺得這就是個意外。 可當(dāng)時在現(xiàn)場的人都覺得,這事八成是間諜或者土匪搞的鬼。不過查了老半天也沒啥結(jié)果,最后也就只能按意外事件來處理了。
【“毛毛”后來找到了嗎?】 賀怡去世后,她的遺體被安葬在了吉安市的天華山烈士陵園里。 從那以后,毛岸紅到底去了哪兒,就成了個解不開的謎。 1953年的時候,賀子珍找了江西省的省長,希望能幫忙找她的兒子毛岸紅。省長一聽,立馬就組織了一個小組,專門去尋找毛岸紅的蹤跡。 跑了好多地方,最后碰到了一個叫朱道來的小伙子。 朱道來的養(yǎng)父母回憶說,他被人資助撫養(yǎng)的時間和年紀,跟毛岸紅的情況挺對得上。想著這事兒可能有關(guān)聯(lián),他們就趕緊跟賀子珍說了。 做完血型測試后,發(fā)現(xiàn)朱道來的血型跟賀子珍的一樣,這樣看來,他很有可能就是毛岸紅。
瞧見朱道來的照片,賀子珍心里頭就認定了,這孩子肯定是她的。于是,她順手就把照片給毛主席寄了過去。毛主席拿到照片一看,也覺得這孩子跟他弟弟毛澤覃挺像的。 就在賀子珍打算認下那個孩子時,老紅軍的媳婦朱月倩給毛主席寫了封信,說朱道來其實是她的娃。 找到孩子后,賀子珍是打死也不會放手的。不管這孩子跟自己有沒有血緣關(guān)系,反正就是她的心頭肉。 最后,兩邊意見不合,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后還是毛主席拍板定了下來。
毛主席講過:“甭管是誰家的娃兒,只要是革命者的后代,那就得黨和人民一起來養(yǎng)!” 后來,按照毛主席的安排,朱道去了北京上學(xué),他既沒跟朱月倩一塊,也沒跟賀子珍一起。 后來,朱道來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學(xué),讀完書就在南京的一個國防單位搞研究。 不過挺讓人難過的,朱道來在1971年那會兒,最后還是在南京因病去世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