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現(xiàn)在做品牌,就像在一個特別嘈雜的宴會廳里,你想讓別人聽見你說話,光靠大聲喊是沒用的,因為每個人都在喊,最后誰的聲音都聽不清。這就是我們今天面臨的“信息過載”。客戶不是對你沒興趣,是他的精力已經(jīng)被無數(shù)聲音給瓜分了。 那怎么辦呢?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你別想著跟所有人喊話,你應(yīng)該做的,是在宴會廳的一個角落,點一盞明亮又溫暖的燈。這盞燈,在傳播學(xué)里我稱之為“標志性敘事”。這盞燈不需要照亮整個大廳,但它的光必須是獨特的、真實的、有溫度的,能讓那些尋找它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并且愿意主動走過來。 這個“標志性敘事”,就是你品牌最核心的那個故事,是你為什么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過什么困難、又是什么讓你堅持到今天的那個最真實的原因。它必須是你骨子里透出來的東西,也是我最近常常提到的企業(yè)家該有的韌性。 在我寫這本《專業(yè)與敬畏》書中,我反復(fù)說,做我們這行,最終能打動人的,不是你說了多少,而是你做得多深,我在書中有一個章節(jié)就叫深度影響力,我的那盞燈,就是“專業(yè)”這兩個字。二十多年,我把多的時間花在了全世界的葡萄園和酒窖里,親自去嘗、去學(xué)、去交流,確保帶回來的每一瓶酒,都對得起客戶的信任。這就是我的故事,我的燈。 你把這盞燈點亮了,就要讓它在你的小程序、你的短視頻、你的每一次客戶溝通中,都亮著同樣的光。慢慢地,當客戶需要一瓶真正專業(yè)、靠譜的酒時,他心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這盞燈。這就形成了所謂的“第一聯(lián)想”。 所以,與其花錢去買流量買粉絲,不如靜下心來,找到你自己的那盞燈,用你的真實和堅持,讓它持續(xù)發(fā)光。有溫度的光,永遠比喧囂的聲音傳得更遠。 想通過品牌的傳播來提升銷售的能力,那就買一本看看吧,要穿越當下的經(jīng)濟周期,不能浮躁,而是要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別忘了關(guān)注我,給我點個贊,明天再見。 |
|
|
來自: 老蠹圖書館 > 《凌春鳴商業(y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