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腿青筋凸起,像蚯蚓一樣,有的部位還會扭曲在一起,成團成塊,叫靜脈曲張。
那些肉眼看得到的青筋就是靜脈,是血液運行的通道。 靜脈曲張,簡單來說,其實就是一團瘀血,這團瘀血堵在了血脈管道里。這種病古時候就有了,古醫(yī)書上是這么說的,筋瘤者,堅而色紫,壘壘青筋,盤曲甚者結若蚯蚓。 那么,問題來了,血液在管道里運行的好好的,怎么就堵在那兒了?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受寒了。 中醫(yī)講,陽化氣,陰成形。寒氣最容易使有形的物質(zhì)凝結積聚。像冬天的時候,氣溫一下降,河流就結冰。血液受寒以后,也會流不動,慢慢地形成瘀血,瘀血堵在小腿肚上,上面的血液通下不來,下面的血液又回流不上去,越堵越嚴重。再一個,人的這個血脈管道本來是松軟的,是很有韌性的,被寒氣這么一凍,它就僵硬了,就沒有彈力了。兩者一結合,最后就變成了肉眼可見的,迂曲擴張的“壘壘青筋”。對于這種情況,中醫(yī)怎么治呢?中醫(yī)從古方中得到啟發(fā),比如,當歸四逆湯,出自東漢大醫(yī)張仲景的《傷寒論》。當歸四逆湯既能散寒,又能加強血液流動,雙管齊下,治療因寒邪侵襲導致的靜脈曲張再合適不過。當歸四逆湯:當歸12克,桂枝9克,白芍9克,細辛3克,通草6克,大棗8枚,炙甘草6克當歸活血補血,活血就是把瘀血化掉,把瘀血趕出去;補血就是把新血生出來,去濡養(yǎng)病灶部位。桂枝,很多人對它的認識大多是溫陽散寒,桂枝確實是陽氣非常足的一味藥,吃了以后能讓人渾身上下都暖洋洋的。然而,桂枝的作用可遠不止于此。張仲景也常用它來活血化瘀。因為桂枝色紅,實際上是帶一點鮮艷的橙色,五臟之中,心臟給人的感覺也是奔放的,熱情洋溢的,這就為桂枝入心奠定了基調(diào)。桂枝一去到體內(nèi),就能給心臟加油鼓勁,而心又是主血脈的,心是血脈的主人,全身的血脈都要聽從心的指揮,心臟強大了,就可以將氣血推動至腰腳,使血氣回流順暢,這樣就不會有瘀血了。不過,桂枝藥性偏散,所以張仲景這里又加了白芍,白芍酸收,它是往回收的一味藥。同時散寒的還有細辛。細辛的藥性更深入,就是說它可以一直往里走。通草的作用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通。可以把瘀堵的打通,讓你的血脈管道四通八達。當歸四逆湯不僅能治療靜脈曲張,很多因寒導致的疾病它都能調(diào)理,比方說:張仲景在《傷寒論》里是這么說的:“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section>當歸四逆湯這個方子,張仲景最初就是用它來治療”手足厥寒“的,這樣的人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脈細欲絕”。就是說中醫(yī)一搭脈,發(fā)現(xiàn)這個人啊脈很細,這是種什么感覺呢?就像搭在頭發(fā)絲兒上一樣,特別細。說明什么?說明血少啊,不能充盈脈道。說到補血,中醫(yī)的確有很多不錯的湯方,但是血虛的同時又有寒,這個也比較好理解,血虛的人正氣不足,比較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身體里的這個氣血啊本身就不是很足,再加上寒氣的阻擋,導致氣血不流通,不能很好地濡養(yǎng)四肢,所以手腳冰涼。兩者一結合,當歸四逆湯就是最佳調(diào)養(yǎng)方。它既能補血,又能散寒。這個方子喝了以后,會覺得手腳暖洋洋的。大家可以想一下,冬天的時候,天氣特別寒冷,在沒有空調(diào),沒有暖氣的室內(nèi),那個手啊凍得硬邦邦的,是不是字都寫不利索?所以如果你發(fā)現(xiàn)最近一段時間做事突然變得笨手笨腳,沒那么靈活了,手腳啊摸上去又冰冰涼涼的,趕緊喝當歸四逆湯。它能幫你把寒氣散掉,再把氣血輸送到四肢上去,手上的氣血一足,干起活來就能得心應手。長了凍瘡以后,皮膚青紫,又癢又痛,老話講的好,痛可忍,癢不可忍。痛還能稍微忍一忍,然而一旦癢起來,百爪撓心似的。所以凍瘡盡管不是什么大病,卻也挺折磨人的。凍瘡雖然是凍出來的,但本質(zhì)上還是氣血不足,不然為什么同樣的環(huán)境下,有人長,有人不長?如果你每年都長凍瘡,當歸四逆湯,在深冬來臨之前開始喝,喝上一兩個禮拜,今年的凍瘡一定不會長,即使長也是很小的,不會像往年一樣來勢洶洶,完全讓人招架不住。寒氣導致的各種疼痛,肩痛、臂痛、腰痛、腿痛等等,也是當歸四逆湯。它里面有細辛,細辛這味藥,又長又細,普通的驅(qū)寒藥,它的藥性可能走到皮膚,走到肌肉,走到臟腑,細辛就厲害了,它一進到體內(nèi),像箭一樣鉆來鉆去,甚至可以鉆到骨頭里去,把藏匿在里面的風寒濕邪發(fā)散出去。5、月經(jīng)量少,痛經(jīng),有血塊很多女性不光手腳冰涼,腹部摸上去也是常年涼涼的。寒氣把血液都給“凍”住了,經(jīng)血下不來,所以月經(jīng)量少。又為什么痛經(jīng)呢?因為寒氣的阻擋,導致血液流通起來磕磕絆絆,不通而痛。還會有血塊,這個血塊也是陰成形的產(chǎn)物。當歸四逆湯喝了以后,能把你的手啊腳啊,以及小肚子啊都暖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