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如今的生態(tài)背景下,想在野外看到成群的野生鯽魚可真不容易,但在今年5月,有位廣東釣友卻拍到了這樣的場面。在視頻里,有一群密密麻麻的野生鯽魚擠在一處河堤的斜坡上撲騰。這種斜坡其實是防洪工程的一部分,用來抵擋水流沖擊,對人類來說很有用,但對于魚來說可能就是一道阻礙了。這些鯽魚雖然個頭不大,但看著它們活蹦亂跳的樣子,仿佛已經(jīng)聞到了鮮美的鯽魚湯。這個斜坡上長滿了水草,相當于幫鯽魚減輕了水流沖擊力,讓它們沒被河水沖走。 ![]() 這段視頻一發(fā)出去就火了,網(wǎng)友們看完紛紛直呼這魚也太多了吧?簡直像做夢一樣!還有不少人在評論區(qū)問位置在哪,想去那里大釣特釣。而廣東釣友則回復(fù)說不是他藏著不肯說,而是現(xiàn)在去根本見不到這么多魚了,它們應(yīng)該是為了繁殖而聚集吧,繁殖完就游走了。自己本來只是隨手發(fā)個視頻,沒想到一下子爆火,收獲了十幾萬點贊。 ![]() 這些鯽魚真的是要繁殖嗎?雖然大家都覺得鯽魚是在三月份繁殖的,但其實魚類的繁殖時間沒那么固定,主要看周圍環(huán)境條件。就拿鯽魚來說,它們屬于春天產(chǎn)卵的魚,一般水溫超過14度就會開始繁殖了。南方氣溫回升的早,2月底到5月都可能繁殖,北方冷一些,繁殖的時間是4月到6月。簡單來說就是水溫上來了,鯽魚就開始忙著繁殖了。 ![]() 視頻里這個斜坡的水流挺急的,說明這個地方氧氣足,對魚卵的孵化特別好,而且斜坡上的水草還可以防止魚卵被水沖跑,因此,鯽魚在這里繁殖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 當然,這些鯽魚也不一定就是在繁殖,還有其它的可能。比如這里可能食物很豐富,水流把上游的蟲子、水藻之類的東西都沖到這里并堆積起來,對于什么都吃的鯽魚來說簡直就像是自助餐廳,它們聚在這里大吃大喝也是很正常的。 ![]() 另外,鯽魚對外界的感知力比較強,會根據(jù)環(huán)境變化去尋找新的棲息地。比如當天氣突然變熱時,水溫升高,水里的氧氣減少,鯽魚就會游到靠近斜坡的地方,因為那里的水流快,溶氧量更高,能讓它們呼吸更順暢。當下大雨時,河道水流變得湍急,鯽魚體力消耗大,它們也會躲到斜坡附近。雖然那里的水流也不算慢,但比起河道要緩和不少,再加上斜坡上的水草和石頭能進一步減緩流速,鯽魚游動起來更省力,相當于給自己找了一個避風港。 ![]() 最后一種可能是水里來了兇猛的掠食性魚類,比如黑魚、鱖魚或者鯰魚。這些肉食性魚類一旦進入某片水域,就會對鯽魚造成極大的生存壓力。鯽魚在面對這群掠食性魚類時,往往會本能的采取集體躲避的策略。斜坡、深坑或者密集的水草叢都可能成為它們的避難所。這樣一來,魚群就會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聚集,形成視頻中魚多到抓不完的壯觀景象。 ![]() 當然,具體是什么原因?qū)е脉a魚聚集,光靠視頻很難下定論??赡苁菃我辉颍部赡苁嵌喾N情況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比如天氣突變導(dǎo)致溶氧量下降,同時又有掠食魚進入該水域,在雙重因素的影響下,鯽魚不得不扎堆游到斜坡。但只要不是人為因素,比如有人往水里傾倒有毒物質(zhì)之類的,那這種現(xiàn)象都屬于魚類的正常反應(yīng),不必過度擔心。 ![]() 總的來說,這樣的魚群聚集往往是短暫的,甚至可能只是鯽魚應(yīng)對環(huán)境變化的臨時反應(yīng),這也是在提醒我們,野生魚類的生存并不容易,濫捕、破壞棲息地都可能讓這樣的場景越來越少。網(wǎng)友們與其追問位置在哪,不如思考如何讓水生生態(tài)保持健康,讓野生魚有更多安全繁衍的空間。只有當水生生態(tài)保持平衡時,這樣的場面才能更多的出現(xiàn),而不僅僅是只在夢中才能看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