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孩對班上的學霸一直心動不已,盡管那學霸除了學習好之外,其他方面缺點不少。 女孩父親曾經(jīng)就是一個學霸,作為過來人,他早看徹了那些東西,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讓女孩對學霸祛魅,于是只好向曾教女孩《四書》《五經(jīng)》的一位德高望眾的老先生請教。 先生知道情況后,跟女孩循循善誘道:“如果有一個心性正,又很會寫真情實感文章的人給你寫一封富有真情實感的情書,如果又有一個成績極好,受眾人矚目,卻輕浮又無其他文藝才能的學霸對你目送秋波,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你選哪個?” 女孩幾乎沒有猶豫,直接選了前者,先生道:“這就對了,因為真善美才是人性深處的同德相應,同氣相求,而那種器械化的學霸,干而無味的分數(shù)成績,其實是最無價值的東西。你別看很多人考上了所謂的一流名校,讀了研究生,還要碩博連讀有多么了不起,其實這背后的真實情況是他們自卑,除了能拿讓人羨慕的成績分數(shù)外,其他的什么都不會,才能不夠,實力不強,擔心出社會后過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擔心上了眾人眼里那么好的學校卻依然沒有什么創(chuàng)造,被人恥笑,于是不得已選擇了這樣一種延遲畢業(yè)的混日子手段而已。 而另外一種人就不一樣,無論讀什么學校,他都能找到自己的熱愛,并全身心投入其中,樂在其中,為人也是至情至性,靈感飽滿,創(chuàng)造力蓬勃。將熱愛做到極致,做出奇跡,對他來說不過是輕輕松松,自然而然,完全無需努力的事。這就是《中庸》中的'盡其性’,王陽明先生所講的'真性不息’,這樣的人才算是真正活過了,活出了生命的最大價值。你只要成為了這樣的人,盡己性自能盡人之性,自然就能打開眼腦心胸,全面俯視先前需要仰視的一切,知道誰才是真正能吸引你,讓你心悅誠服的人,誰才是真正能跟你心有靈犀,同德共進,共創(chuàng)永久幸福的人?!?/span>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