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幻想,現在大部分人不是被裁員就是即將裁員,不是因為能力不行,而是這個時代背景下,大中小公司全部都在用AI進行賦能,原來需要十個人做的工作,現在一個人就可以,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正在發(fā)生的事實; 原來明叔說事這個公眾號,我是雇傭了4個人的團隊來運營,有項目負責人管整體規(guī)劃、協(xié)調、選題,有文案負責寫內容,有設計負責圖片、排版,有商務負責對接合作,現在只需要十分之一的明叔就可以,因為我只需要花1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上面全部的工作,而且未來我能完成的工作會越來越多,一般情況不會考慮雇傭員工來搞定; 其實這個觀點我在之前文章里有提到,只是沒有系統(tǒng)性的闡述我的判斷邏輯,下面明叔將從時代背景、技術發(fā)展、實操落地幾個方面談一下: 時代背景1、大公司裁員,中小公司AI瘦身是必然前幾天,一位在某互聯(lián)網大廠工作了8年的朋友告訴我,他們部門又一輪裁員,這次連幾位業(yè)務骨干都沒能幸免,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從2022年開始,幾乎所有科技巨頭都在進行大規(guī)模裁員,Meta、亞馬遜、微軟、谷歌,無一例外。 國內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曾經風光無限的互聯(lián)網公司,現在都在講'精簡增效',而中小企業(yè)更是在AI工具普及的背景下,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AI瘦身'。 一個AI助手可以替代的工作,為什么還要養(yǎng)一個全職員工呢。 這不是短期現象,而是長期趨勢。公司越來越傾向于保留核心人才,其他崗位要么外包,要么用AI替代,要么干脆不做了。 2、產品、服務極度豐富,內卷趨勢不可逆記得十年前開一家奶茶店還能賺得盆滿缽滿,現在呢?一條街上十幾家奶茶店,每家都在打價格戰(zhàn)。不光是奶茶,幾乎所有行業(yè)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供給過剩,競爭激烈,利潤被不斷壓縮。 這種內卷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信息流通的便捷性讓任何一個賺錢的模式都能被迅速復制,資本的逐利性讓任何一個有利可圖的領域都會迅速涌入大量玩家。 結果就是:產品和服務極度豐富,但利潤卻越來越薄。 如果我們還是高成本、傳統(tǒng)方式來對抗,基本上死路一條。 3、普通人打工沒出路,創(chuàng)業(yè)沒資本,能力也不夠在這樣的背景下,普通人的處境越來越尷尬。 打工吧,大公司不斷裁員,中小公司待遇有限;創(chuàng)業(yè)吧,沒有雄厚資本,很難在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 面對這樣的形式怎么破局,必須要尋找新的出路,要跟上這個時代的脈搏,別再傻傻的固守陳規(guī)了。 4、融資難、團隊難、管理難傳統(tǒng)創(chuàng)業(yè)模式的三座大山:融資難、團隊難、管理難,壓得許多創(chuàng)業(yè)者喘不過氣來。 現在的投資人越來越謹慎,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和增長路徑,想拿到融資幾乎是天方夜譚。即使僥幸拿到了天使輪,后續(xù)融資的難度只會更大。 組建一個靠譜的團隊更是難上加難。人才爭奪戰(zhàn)從未停止,而即使招到了人,如何管理好一個團隊,讓大家擰成一股繩,又是另一道難題。 與其花時間管理別人,不如學會AI,讓自己成為全能戰(zhàn)士,現在明叔已將讓自己成為全能戰(zhàn)士,有問題想的是自己解決而不是招人,不像以前那樣。 5、線下沒落,客戶都在線上疫情加速了這一趨勢:線下消費持續(xù)低迷,線上消費蓬勃發(fā)展。即使疫情已經過去,這種消費習慣的改變也很難逆轉。 我認識的一位服裝店老板,疫情前線下月銷售額能達到30萬,疫情后即使全面恢復營業(yè),銷售額也只有從前的一半。反觀他在抖音開的店鋪,卻實現了穩(wěn)定增長,現在月銷售額已經超過線下店。 現在人的注意力都在手機里,所有的獲客都在自媒體,這是現實和趨勢。 6、出現很多一人公司、超級個體成功案例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一人公司'和'超級個體'崛起。 不用雇傭員工,一個人搞定獲客,一個人搞定交付,全流程自己都可以完成,不會的不會想著雇人,而是用AI員工來解決,這一塊已經有很多成熟案例,太多了,不用一一舉例; 這是目前明叔看到的時代背景,大家可以對號入座,想想是不是這回事。 技術發(fā)展1、AI工具讓一個人可以干一個團隊的活AI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正在徹底改變生產力格局?,F在,一個人配合AI工具,完全可以勝任過去需要一個小團隊才能完成的工作。 以內容創(chuàng)作為例,過去需要文案、設計、剪輯、運營等多個崗位協(xié)作,現在借助ChatGPT、Midjourney、Runway等AI工具,一個人就能高效產出文章、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內容。效率提升不是一點半點,而是數倍甚至數十倍。 我自己就深有體會。去年我開始使用AI工具輔助工作后,內容產出效率提高了至少3倍,而質量不降反升,現在我一個人能完成過去需要我和兩個助理共同完成的工作量。 2、自媒體讓每個人可以通過內容精準獲客個體不用依賴組織進行獲客,這是時代的大機遇!??! 自媒體平臺的興起,打破了傳統(tǒng)獲客渠道的壟斷,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優(yōu)質內容吸引精準客戶。 無論是抖音、小紅書、B站,還是公眾號、知乎、即刻,只要你能持續(xù)輸出有價值的內容,就能逐步積累自己的粉絲群體。而這些粉絲,往往就是你最精準的潛在客戶。 關鍵是,這一切幾乎不需要成本。你不需要投放昂貴的廣告,不需要支付高額的渠道費,只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堅持創(chuàng)作。 3、AI智能體讓個體可以雇傭AI員工AI智能體的出現,讓'雇傭AI員工'成為可能。這些AI不需要工資,不需要社保,不需要管理,卻能24小時不知疲倦地工作。 現在已經有AI可以自動回復客戶郵件,處理簡單的客服問題,甚至進行初步的銷售溝通。未來,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它們能夠承擔的工作只會越來越多。 想象一下,當你可以同時'雇傭'5個、10個甚至更多的AI員工,每個都負責不同的工作,而你只需要做最核心的決策和創(chuàng)意工作,這將是多么高效的生產力配置。 明叔已經開發(fā)出選題、寫文案、生成視頻等智能體,后續(xù)我將開發(fā)更多的智能體賦能一人公司模型,將AI員工變?yōu)楝F實。 4、協(xié)作平臺讓技能共享和協(xié)作辦公成為常態(tài)各種協(xié)作平臺的興起,讓遠程協(xié)作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無論是項目管理工具如Trello、Asana,還是設計協(xié)作平臺如Figma,或是文檔協(xié)作工具如Notion,都在不斷降低協(xié)作的門檻。 這意味著,即使你是一個人的公司,也可以輕松與全球各地的自由職業(yè)者、專業(yè)服務提供商進行合作,按需獲取你所需要的各種技能支持。 這就意味著不用租辦公室、養(yǎng)員工,大家可以線上合作辦公,按照收益分成合作。 實操落地1、閉環(huán)搭建非常容易現在搭建一個商業(yè)閉環(huán)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容易。從獲客、轉化到交付、復購,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成熟的工具和服務可以利用。 以知識付費為例,你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獲客,用AI工具輔助內容創(chuàng)作,通過小鵝通等平臺實現付費轉化,再借助社群工具維護用戶關系。整個過程,一個人完全可以獨立完成。 2、0投入輕資產已經是現實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辦公,不用租辦公室,不用雇員工,變現產品可以合作,你只需要解決流量和轉化就行,掌握AI和自媒體就OK。 3、獲客有自媒體自媒體平臺已經成為小生意最重要的獲客渠道。無論你做什么業(yè)務,總有一個或多個平臺的用戶與你的目標客戶高度重合。 讓內容通過平臺的算法機制找到精準客戶,這是革命性的變革。 4、干活有AIAI工具正在成為一人公司最得力的'員工'。從內容創(chuàng)作、設計制作到客戶服務、數據分析,AI都能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我自己現在日常工作已經離不開各種AI工具:用ChatGPT輔助寫作,用Midjourney生成圖片,用Claude分析數據,用AutoGPT處理重復性任務...這些AI工具讓我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數倍。 5、產品有成熟供應鏈現在做實物產品,你不需要自己建廠房、購買設備、招聘工人。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讓你可以專注于產品設計和品牌營銷,生產環(huán)節(jié)完全可以交給專業(yè)的代工廠。 即使是定制化產品,也有越來越多的小批量、快速生產的解決方案。3D打印等新技術的應用,更是大大降低了小批量生產的成本。 在中國這塊真不用愁,只要有人買單,你就可以快速盈利。 6、互聯(lián)網讓每個人可以做全球的生意互聯(lián)網打破了地域限制,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做全球生意。無論你身在哪里,只要有一臺電腦和網絡連接,你就能服務全球客戶。 以前英語是個難題,現在AI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中英文翻譯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簡單。 一人公司將是未來主流,小生意時代要來了,不要再固守上個時代的創(chuàng)業(yè)模式,要重投入、融資、招聘幾十人團隊干一個項目的時代過去了,一個人可以活得像一支團隊,可以年入千萬,這里面機會非常多,非常大。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大公司會消失,或者團隊創(chuàng)業(yè)就沒有價值。而是說,對于普通人而言,一人公司模式提供了一條更加可行、風險更低、潛力同樣巨大的創(chuàng)業(yè)路徑。 如果你正在為職場困境煩惱,或者對傳統(tǒng)創(chuàng)業(yè)模式望而卻步,不妨考慮一下這條路:利用AI工具、自媒體平臺和各種協(xié)作服務,搭建屬于自己的一人公司。 未來已來,只是尚未流行。先行者必將獲得更多機會和紅利。而你,準備好了嗎? 不給人生設限,這個號什么都會聊,因為我什么事都會胡思亂想; |
|
|
來自: mynoteboo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