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窗外的蟬鳴撕扯著耳膜,柏油馬路蒸騰起扭曲的熱浪,連空氣都仿佛在融化。 茶友小檀第三次把被汗浸透的、濕漉漉的劉海別到耳后。 “太熱了!受不了!” 抱怨完后,她抓起桌上那杯浮著薄冰的冷泡茶,一飲而盡。 此刻的茶湯澄澈如琥珀,一朵干枯的茉莉卻在水底悄然復活,舒展的花瓣觸到冰塊時微微一顫。 “哈!還是喝冷泡茶舒服!” 其實冷泡茶并非現(xiàn)代獨創(chuàng),早在日本江戶時代便有“水云茶”的記載。 21世紀初,臺灣奶茶文化將其推向大眾,某品牌推出的冷泡茶包更創(chuàng)下年銷2000萬美元的紀錄。 現(xiàn)如今,在炎炎夏日喝上一杯冰爽的冷泡茶,不僅可以消暑解渴,還成為年輕一代表達生活態(tài)度的符號。 便捷、清涼、不拘一格。 但你知道嗎? 就像金庸筆下有十大門派一樣,冷泡茶的世界里也有不同的“流派”。 冷泡、冷萃、冰滴,它們看似相似,實則卻各有特色。 本文帶你一探究竟,解鎖今夏最流行的喝茶姿勢! 《2》 傳統(tǒng)冷泡茶,可謂是現(xiàn)代懶人的福音。 所謂冷泡茶,顧名思義就是用冷水或冰水長時間浸泡茶葉的沖泡方式。 與傳統(tǒng)熱水沖泡不同,它通過低溫緩慢萃取茶葉中的氨基酸、多糖等物質(zhì),減少咖啡因和茶多酚的析出。 所以它的口感更甘甜清爽,并且冰涼解暑,尤其適合夏季飲用。 加上它的操作步驟簡單,因此頗受許多上班族、學生黨的喜愛。 只需茶葉、冷水,無需其它復雜的沖泡工具,堪稱“懶人必備”。 因此,在這樣一個快節(jié)奏的生活時代,冷泡茶成為了節(jié)省時間的神器。 除此之外,冷泡茶的咖啡因含量低,所以不會影響睡眠。 并且冷泡茶葉中的多糖等物質(zhì)保留較為充分,還適合有控糖、以及身材管理需求的人群。 用冷泡的手法,還可以拯救低價茶。 很多人不知道這一點。 低價茶用高溫沖泡容易苦澀,冷泡反而能突出其香氣,性價比極高。 那么冷泡茶要怎么制作呢? 首先是選茶,建議選擇綠茶,比如龍井、碧螺春或者清香型烏龍茶,比如凍頂烏龍、還有白牡丹、茉莉花茶等。 避免熟普、黑茶等重發(fā)酵茶。 沖泡比例,推薦茶水比在1:50~1:200。 新手可從1:100,即3g茶+300ml水開始嘗試。 容器的選擇,玻璃瓶最佳,盡量避免使用金屬容器,容易生銹。 如需冷藏的話,冷藏時間最好控制在4~8小時,綠茶只需冷藏2小時即可,烏龍茶需冷藏6小時以上。 還有兩則小貼士: 最好專門準備一個存放冷泡茶的冰箱,或者把冰箱收拾干凈一些。 畢竟誰都不想喝到帶著剩飯味的茶吧! 還有,冷泡茶需要在24小時內(nèi)飲用完畢,冷藏保存不宜超過12小時,否則容易滋生細菌。 《3》 冷萃茶,可以說是冷泡的“進階玩法”。 值得注意的是,冷萃其實并不等于冷泡。 因為冷萃是一種廣義的概念,指一切低溫的萃取方式,包括冷泡和冰滴。 但從狹義角度上說,冷萃茶特指通過“冰水混合+長時間浸泡”的深度萃取法。 這樣的深度萃取法,也造就了冷萃茶的獨特優(yōu)勢。 首先是冷萃茶的香氣層次更加豐富。 低溫萃取保留了茶葉中的低沸點芳香物質(zhì),如綠茶的豆香、烏龍茶的蘭花香等。 萃取之后的香味更加突出,嘗一口便可感受到什么叫唇齒留香。 其次是冷萃茶的商業(yè)市場廣,商業(yè)價值高。 因為冷萃茶液的穩(wěn)定性高,不容易與其它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 所以適合用來制作水果茶、奶茶、茶味飲料等各種新式茶飲。 并且不用擔心冰塊融化會稀釋飲品的風味。 對于想喝得健康、安心的茶友來說,自制冷萃茶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一種方式是冰萃法,只需在杯中鋪上冰塊,覆蓋茶葉,靜待冰塊融化,即可得到清冽如泉的茶湯。 還有一種是冷萃瓶法,使用專門的冷萃瓶,用茶包+冷水冷藏8小時即可。 這種方式還適合上班族隨身攜帶,十分方便。 試想一下,忙碌工作了一上午,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喝上一口自制冷萃茶。 冰冽清甜的茶湯從口腔滑落,所經(jīng)之處仿佛被冰涼的羽毛輕撫,仿佛所有的疲憊都煙消云散。 《4》 冰滴茶,可以稱之為儀式感拉滿的“時間藝術(shù)”。 也因此,冰滴茶得到一個“慢哲學”的美名。 “慢”字來源于冰滴茶的制作工藝。 主要是通過冰塊緩慢的融化,來浸潤茶葉。 都說“水滴石穿”是考驗一個人的韌性和意志力,“冰滴”其實也不遑多讓。 冰塊融化的速度又怎么稱得上快,大概需要歷時8~12小時才能完全浸潤茶葉。 但只要你有耐心,終會守得云開見月明。 冰滴茶的茶湯純凈甘甜,帶著獨特的發(fā)酵后的香氣,堪稱“茶中冰美式”。 冰滴茶的制作過程其實也并不繁瑣。 可以從平臺上購入專門的冰滴壺,或選擇自制簡易裝置,即濾杯+冰塊+接水容器。 注意冰塊需用純凈水制成,這樣可以避免水中的雜質(zhì)影響口感。 然后按照1:100的茶水比例制作,滴完后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層中發(fā)酵12小時,這樣茶湯的風味會更圓潤。 烏龍茶和紅茶在經(jīng)過低溫慢萃后,茶湯的苦澀感減少,還帶上一點微醺的酒香,別有一番小眾的魅力。 并且在制作冰滴茶的過程中,你也可以收獲一場視覺盛宴。 看著水滴緩緩落下,茶葉舒展如舞蹈一般,治愈感拉滿。 《5》 淺淺總結(jié)一下。 冷泡茶清爽甘甜,適合懶人、上班族、有身材管理需求的茶友。 冷萃茶濃郁飽滿,適合茶類飲品愛好者、DIY達人。 冰滴茶純凈帶發(fā)酵香氣,適合追求儀式感、熱衷探索風味的茶友。 無論是隨手可得的冷泡茶、風味濃郁的冷萃茶,還是充滿儀式感的冰滴茶,每一種流派都在詮釋著茶的無限可能。 這個夏天,不妨親手嘗試,找到屬于你的那一杯清涼! 原創(chuàng)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guān)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yè)原創(chuàng)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jīng)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chuàng)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