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黃芪通脈飲(劉萍方) 【藥物組成】黃芪、黨參、麥冬、五味子、白術(shù)、防風(fēng)、炙甘草、當(dāng)歸、川芎、丹參、玉竹、酸棗仁、金銀花、連翹、黃芩等藥組成。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分2次服。 【功效主治】養(yǎng)陰益氣,化瘀活血,寧心清熱。用于病毒性心肌炎。 二、化瘀復(fù)脈飲(肖玲方) 【藥物組成】麥冬13g,沙參6g,五味子6g,玉竹18g,丹參 6g,玄參6g,燈心草1.5g,竹葉3g,三七粉1.5g(沖服),甘草10~28g。 【用法用量】水煎服(為6歲兒童劑量),每日1劑,分3次服。 【功效主治】化瘀復(fù)脈,益氣滋陰。用于病毒性心肌炎。 三、養(yǎng)陰清熱方(張宏鳴方) 【藥物組成】生黃芪16g,炒黨參16g,麥冬11g,五味子9g,黃精16g,北沙參16g,丹參18g,苦參16g,石斛28g,蒲公英28g,茯神16g,甘草9g。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分3次服。 【功效主治】養(yǎng)陰益氣復(fù)脈。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 四、知母安心湯(狄王文方) 【藥物組成】牡丹皮、知母各10~16g,生地黃15~28g,鹽制黃柏、玉竹、麥冬各15~18g,山茱萸20~28g,龍眼肉15~18g,姜制黃連6~13g,竹葉2~6g,赤芍15~18g,炒酸棗仁20~28g,首烏藤15~18g。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分3次服。 【功效主治】降火滋陰,安神養(yǎng)心。用于病毒性心肌炎。 五、桂枝整脈飲(林日可方) 【藥物組成】桂枝6~11g,生地黃15~28g,麥冬16g,炙甘草6~9g,丹參16g,黃芪16g,大青葉16g,苦參11g,茶樹根16g。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分2次溫服。 【功效主治】助心氣,養(yǎng)心陰,整心脈,清邪毒。適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后遺癥的心律失常。常見胸悶心悸,脈有歇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