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jié)期間,走親訪友的熱鬧氛圍中,總能聽到不少關于住房的話題。這不,李先生就和我嘮起了他打算賣掉住了多年的 33 樓高層房子,換到老小區(qū)去住的想法。起初我還有些意外,可一調查才發(fā)現,像李先生這樣的人還真不少呢。大家開始盤算高層的弊端,計算月供、折舊、租售比等,目標竟是曾經被大家嫌棄為“老破小”的老舊小區(qū)。這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原因,高層是智商稅還是生活智慧?誰能想到高層住宅,從曾經的“香餑餑”,到如今的“燙手山芋”。不少高層住戶都直呼“上當了”,住高層看似氣派,實則問題多多,甚至擔憂未來成為“貧民窟”,降價也不會有人買。高層住宅得房率低,實際使用面積遠低于購房時的建筑面積。幾百萬買的百平米房子,使用空間縮水,如果換算單價更高,后悔當初沒看出暗藏的“價格陷阱”。 
比如,一套 100㎡的高層住宅,實際使用面積可能只有 72㎡,甚至還有消防管道進家,讓本就不大的空間變得更加局促。 相比之下,老小區(qū)的得房率則普遍在 90%以上,同樣 100㎡的房子,實際使用面積能達到 91㎡,這可真是實實在在的“性價比”。  過去人們總想象住高層氣派,視野開闊,真實入住后才能發(fā)現有諸多弊端。噪音問題:樓層越高,噪音一點不小。住得高風聲呼嘯,外墻金屬構件在強風中“咯吱咯吱”作響,加上電梯運行的震動,讓不少住戶睡眠質量直線下降。 電梯出行:每天上下樓都得看電梯臉色。上下班高峰期,十幾分鐘等一部電梯是常事,碰上停電或檢修,那更是糟心。
 水壓不穩(wěn):高層住宅大多采用二次供水系統(tǒng),遇到停水后重新供水,水壓波動大,水質發(fā)黃,讓人用得鬧心。風大塵多:狂風來襲時,整棟樓都會明顯的搖晃,而且位置高更容易受到氣流和風的影響,導致塵土多清潔壓力大。  每年數千元的物業(yè)費,不管是否居住都必須繳納,高層住宅的持有成本不斷攀升。網友@赫赫:房價高點時買了遠郊新房,不僅房貸壓力大,每年物業(yè)費要3800元,而且停車還要單獨購買車位,并額外支付車位管理費,各種收費不堪重負。最終選擇了老小區(qū),結果發(fā)現幸福感不僅沒有降低,反而還提升了。  反觀老小區(qū),優(yōu)勢還挺明顯。我前兩天采訪的張阿姨家,住在2000年建的小區(qū),5 層樓,不用電梯,每年交幾十塊錢垃圾處理費,停車20塊錢辦個藍牙卡可以停一輩子。 當初買房本想以房養(yǎng)老,結果老了卻要反過來給房子“養(yǎng)老”。一棟 30 層以上的高層住宅,每年電梯故障率比 15 層以下的住宅高出 40%。光是電梯維保費用,每年就得花不少錢,外墻清洗、消防設施維護等都是額外開支。
最關鍵的是安全問題,消防數據顯示,高層發(fā)生火災死亡率是多層住宅的3倍以上,消防云梯最高到達50米左右,15層以上住戶火災逃生難度極大。 除此之外,超高層人口密集、建筑成本高,未來大概率無法享受【老舊小區(qū)免費改造】,拆遷更是遙遙無期,未來想置換可能賣不出去。 曾經被大家嫌棄的“老破小”,如今卻成了不少人的新寵,甚至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選擇老小區(qū)。網友@天天:我和隊友把新區(qū)雙地鐵電梯高層賣了,轉而買下廣州一套“老破大”。上班通勤只要十幾分鐘,房子是2002年的,戶型格局好,生活成本低,而且將要加裝電梯,價值更得攀升。 貝殼數據顯示,2023年購房人群中,有2/3選擇了二手房。老小區(qū)中,三樓和四樓最受歡迎,五樓也很搶手。老小區(qū)房價低,購房壓力小,物業(yè)費極低,停車位便宜,生活成本降低,生活品質卻提升了。 網友@曉茹:當初圖便宜買了步梯“老破小”,沒想到收獲了驚喜。老小區(qū)配套設施齊全,甚至有自助垃圾回收柜。鄰里關系融洽,大家互相幫襯。也沒有光污染,馬路噪音,晚上更容易入睡。相比之下,高層住宅的鄰里之間大多是點頭之交,缺乏真正的交流和互動。 住在低層樓房,突出的好處之一是出行方便,不用每天等電梯。網友@小宅宅分享,她曾住在45樓,雨水天氣電梯常因浸水停運,上下樓不便,外賣也難送到。后來她果斷換到老小區(qū)2樓,出行再無顧慮。 老小區(qū)免費改造的福利,未來高層可能享受不到。改造后的小區(qū),外立面煥然一新,小區(qū)環(huán)境也得到了極大改善。加裝電梯、綠化提升、停車位規(guī)劃等改造項目,讓老小區(qū)的居住品質大幅提升。而且,老小區(qū)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周邊有大商場,這樣的房子,即使不住也容易出租。
如何挑選好房子? 三大關鍵要點注意:選擇房子時,小區(qū)環(huán)境至關重要,綠化、采光、物業(yè),一個都不能少,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硬指標”。建議大家在看房時,不要只集中在同一時間點,最好在早中晚不同時間段,晴天和雨天都去實地考察,這樣才能全面了解小區(qū)的真實情況。房源質量也是關鍵,戶型方位、樓層布局處處需留心。一般來說,家屬院的房子質量通常比安置房更好,戶型設計更合理,格局更舒適。在選擇樓層時,盡量避免一樓(潮濕、管線易老化)和頂樓(隔熱、防水問題),二樓如果有反水問題也要謹慎選擇。 
3、關注改造細節(jié)水電、防水、隔音,提前做好規(guī)劃。老房子的水電設施大多老化,建議在裝修時全部更換,避免日后留下隱患。潮濕墻角和窗邊的脫皮墻壁要做好防水處理。此外,晚上看房時要注意房子的隔音效果,確保居住的舒適度。
無論是高層住宅還是老小區(qū),選擇房子的關鍵在于契合自己的生活需求。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家,過上舒適、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