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際關系中,有些人像陽光,照亮你、滋養(yǎng)你;而有些人卻像黑洞,吸走你的自信、消耗你的能量。我們或許無法一開始就分辨出這些人,但總能在與他們的互動中感受到:你的情緒變得低落,你的信心逐漸流失,你仿佛被拖入了一種無形的漩渦。其實這類人大概率有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簡稱NPD)。NPD 患者往往內心極度匱乏,自我價值感極其脆弱,無法通過內在力量自我支持,因此需要借助外界的認可與反饋來補償。當他們受到批評或威脅時,會感到羞恥或憤怒,他們可能通過夸大自我、攻擊他人、貶低對方來恢復或維持內心的平衡。 NPD的內心深處對自我感到不安,但不能接受這種脆弱感,于是將負面情緒投射到他人身上。 他們會通過貶低、否定對方的成就或價值,強化自己的“強大”與“優(yōu)越感”,短暫地恢復心理平衡。他們會對你的成就輕描淡寫,甚至冷嘲熱諷,當你滿懷期待地分享某件好事,他們會“雞蛋里面挑骨頭”。
通過貶低你,讓你感到自卑、無力,這種行為不僅滿足了他們的補償需求,還可能給他們帶來額外的動力。 這種滿足感幫他們穩(wěn)住情緒,提升自我認同,于是他們可以繼續(xù)處理自己的生活、應對工作上的壓力。但對你來說,留下的只有無盡的消耗和痛苦。強化對方的依賴感:讓被吸取者相信,離開自己就一無是處這類人通常希望你依賴他們,制造你的不安感,讓你覺得“離開了他,我就一無所有”。他們的目標不是幫助你變得更好,而是想讓你感到“他是不可或缺的”。他們往往無法容忍你的成功,因為你的優(yōu)越感會讓他們感到不安。讓你低頭、讓你認錯,他們的內心反而會感到短暫的穩(wěn)定和平衡。這些行為不僅幫助他們維持表面的“強大”,還可以通過讓他人變弱來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被“吸取”能量的人,則往往是心理邊界較弱、容易受外界評價影響的人。他們常常對外界的評價過于在意,甚至把對方的貶低和打壓內化為對自己的評價,從而進入一種“被吸取能量-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huán)。這種內耗不僅會讓人失去自信,也可能進一步削弱其對生活的掌控感。他們會覺得自己永遠“需要”那個打壓他們的人,甚至會無意識地依賴對方的控制,形成一種“心理共生”的關系。如果你長期陷在這樣的關系里,會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jīng)]有信心,甚至覺得無力改變現(xiàn)狀。無論是剛剛建立起來的一點點成就感,還是心里那一絲想要突破的渴望,都被對方輕而易舉地摧毀了。你可能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甚至對生活失去了動力。而對方卻在這樣的關系中變得越來越自洽,越來越得心應手。可怕的是,這類關系廣泛存在,NPD不一定是陌生人,而是隱藏在親密關系或長期關系中的父母、伴侶、朋友、同事等等。 而且這種隱形的“能量吸取”模式往往難以被察覺,因為很多行為往往是隱晦的,偽裝成“為你好”或“出于關心”的形式。 先停下來問問自己:在這段關系中,你是否感到越來越壓抑和無力? 他們是否經(jīng)常否定你,是否讓你感到自信被削弱? 每次和他接觸后,你的情緒是否變得更差?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這段關系可能已經(jīng)開始消耗你。 明確哪些言語和行為讓你感到被冒犯,拒絕一味的迎合。 建立屬于自己的價值感,學會自我肯定,不要通過別人的認同來證明自己。 如果關系已經(jīng)嚴重損害了你的情緒和自信,考慮減少接觸甚至徹底切斷聯(lián)系。 和那些真正欣賞你、鼓勵你的人多在一起,必要時尋求心理咨詢獲得幫助。 
在健康的關系里,兩個人會通過鼓勵、支持和理解,讓彼此都變得更好,而不是一個人不斷變強,另一個人被消耗殆盡。 面對那些“吸取能量”的人,重要的是保護好自己的心理邊界,不被卷入他們的情緒漩渦中。所以,當你意識到自己陷入一段讓你越發(fā)疲憊的關系時,請停下來問問自己:這是你想要的嗎?生活中有那么多人和事可以讓你變得更好,你不需要被困在一段消耗你的關系里。選擇離開,或者改變,是為了讓自己重新找回力量,也讓未來的你,能夠遇見那些真正溫暖你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