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新四軍第四師群英譜第13集 【張問智營教導員】

 虛懷若谷 2024-11-21 發(fā)布于浙江

戰(zhàn)斗在永夏碭抗日根據(jù)地

——回憶父親張問智

張 璋     張 寧

圖片

我的父親張問智

圖片

我的父親張問智

圖片

父親(右)與戰(zhàn)友程忠順(左)


【人物簡介】

張問智(1921.12~2013.3.22),原名張世榮,河南省鞏縣人。1938年2月在鞏縣中學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6月赴陜北公學學習,同年12月到晉東南抗大1分校3營10隊學習。1939年5月任新四軍游擊支隊隨營學校文化教員,8月任支隊第1總隊2大隊(11月編為1總隊1團2營)6連指導員。1940年7月任八路軍4縱6旅17團政治處組織干事,12月任蕭縣獨立團政治處組織干事。1941年3月后歷任新四軍4師12旅34團(11月后編為淮北軍區(qū)泗陽獨立大隊、泗陽縣獨立團、淮北軍區(qū)特務營)4連指導員。1942年12月后歷任淮北軍區(qū)教導大隊指導員、教導員,新四軍4師政治部統(tǒng)計干事兼師直屬隊總支組織干事,盱鳳嘉縣總隊總支書記兼大隊教導員。1943年10月任新四軍4師11旅32團2營教導員。1945年11月任華中野戰(zhàn)軍9縱75團2營教導員。1947年1月任淮北挺進支隊77團、81團組織股長等。1949年任蘇南軍區(qū)松江軍分區(qū)奉賢總隊政治處主任,松江軍分區(qū)政治部宣傳科長。1952年秋轉業(yè),歷任蘇南區(qū)、江蘇省共青團省委軍事體育部部長,馬鋼11萬伏線籌建辦副主任,南京下關電廠廠長,淮陰專區(qū)電業(yè)局局長,淮陰發(fā)電廠廠長。1981年12月離休。2013年3月22日在淮陰病逝,享年92歲。

      父親張問智于1939年5月由晉東南抗大1分校分配到新四軍游擊支隊,任隨營學校文化教員,跟隨彭雪楓率領的新四軍游擊支隊東進至河南省永城地區(qū),與日、偽、頑展開殊死戰(zhàn)斗,參與創(chuàng)建和保衛(wèi)夏(邑)、永(城)、碭(山)抗日民主根據(jù)地。

       晚年,每當父親回憶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崢嶸歲月時都會說:永城地區(qū)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是他一生中最難忘懷、最刻骨銘心的一段經(jīng)歷。


到一總隊當指導員

       1939年1月19日,彭雪楓率新四軍游擊支隊向夏(邑)、永(城)、碭(山)地區(qū)推進,沉重打擊了偽軍、漢奸、慣匪及打著抗日旗號的雜八隊,鼓舞了廣大人民抗日的信心。當?shù)毓伯a(chǎn)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紛紛崛起,民間的抗日力量也逐漸壯大。

       永城地區(qū)民間的抗日力量主要是由前任永城縣長魯雨亭(1937年11月的永城縣縣長)所領導組織起來的,開始只有17人,因魯雨亭在當?shù)厝罕娭型?,隊伍逐漸發(fā)展到近千人。

       魯雨亭所部紀律嚴明,提出的口號是“抗日不擾民”,群眾很擁戴。因在永城境內直接與新四軍游擊支隊配合作戰(zhàn),成為永城地區(qū)影響較大的一支抗日武裝。

       1939年8月29日,魯雨亭率所部966人正式加入新四軍,編為新四軍游擊支隊第1總隊,魯雨亭任總隊長,孔石泉任政委。

圖片

一總隊總隊長魯雨亭畫像

圖片

一總隊政委孔石泉

      為了提高魯雨亭所部的戰(zhàn)斗力,同時把部隊建設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游擊支隊先后派遣40多名共產(chǎn)黨員和軍政骨干,充實到第1總隊,擔任各級軍政干部。

此時父親還不滿18歲,作為戰(zhàn)斗骨干被選調到魯雨亭部,擔任第1總隊2大隊6連指導員。從1939年8月到1940年12月,父親度過了在新四軍第6支隊第1總隊(后為八路軍4縱6旅17團)1年零4個月的戰(zhàn)斗生涯。


戰(zhàn)斗在永夏碭

      父親所在的1總隊,在總隊長魯雨亭、政委孔石泉的指揮下,以芒碭山為根據(jù)地,東征蕭縣、西戰(zhàn)夏邑、南進永城、北殺碭山。奔襲黃口、李莊車站,破敵鐵路交通;攻打夏邑北關,搗毀敵偽據(jù)點;襲擊碭南大房莊,斃日寇橫山少佐;攻破碭南鴨子圈、邵寨,打垮漢奸楊昆山和邵蓮花;血戰(zhàn)僖山,擊毀日軍汽車兩輛;兩次設伏永碭公路,擊毀日偽汽車10輛,斃傷敵佐野聯(lián)隊長及其以下官兵150余人。

      短短幾個月,魯雨亭率領1總隊,東殺西戰(zhàn),南征北進,多次沉重打擊日偽軍的囂張氣焰,取得了殲敵近千人的戰(zhàn)績,開辟并鞏固了夏永碭抗日民主根據(jù)地。

圖片

戰(zhàn)斗在芒碭山

      至1940年春,部隊在戰(zhàn)斗中發(fā)展壯大至2997人,轄2個團、1個獨立營和1個教導大隊。成為永城地區(qū)一支抗日勁旅。父親張問智直接參加或指揮了強襲大房莊、夜襲黃口、夾攻張樓和新興集保衛(wèi)戰(zhàn)等數(shù)次戰(zhàn)斗。


強襲大房莊

1939年11月,日寇為了保障隴海鐵路的交通運輸安全,以汽車17輛、坦克4輛為掩護,由碭山出動,占領李莊車站東南30里之大房莊,強征民工,修筑據(jù)點。我6支隊決定組織一次夜襲,打破日寇在大房莊修筑據(jù)點的計劃,并把這個任務交給1總隊。

1總隊經(jīng)周密偵察,于11月30日夜,以2大隊為主攻部隊,強襲大房莊之敵,激戰(zhàn)兩小時,斃日軍橫山少佐以下30余名,并炸毀敵彈藥庫1座。消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破壞了日寇妄圖在大房莊修筑據(jù)點的計劃。

戰(zhàn)斗中,6連連長孫光勤、指導員張問智指揮全連指戰(zhàn)員勇敢沖殺,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父親在戰(zhàn)斗中親手擊斃了鬼子,繳獲三八步槍,興奮不已。


夜襲黃口

為了破壞鬼子的鐵路交通運輸線,1939年12月中旬,1總隊決定敲掉隴海鐵路黃口車站附近的日寇據(jù)點,這個光榮的任務又落在了2大隊身上。2大隊把這次主攻任務交給了6連。

因連長孫光勤生病,此次戰(zhàn)斗指揮員非指導員莫屬。父親義不容辭,信心百倍,向首長表示堅決完成任務。經(jīng)過周密布置,他與戰(zhàn)友們選擇在深夜突襲。

6連在父親的率領下,悄悄地來到日寇據(jù)點旁。1班長隱蔽靠近,一刀將鬼子哨兵斃命,奪得三八步槍一支。父親率部突入據(jù)點院內。這時,日軍從睡夢中驚醒,狂呼亂叫,企圖踞屋頑抗,但為時已晚。6連的勇士們用機槍對準房門掃射,同時把早已準備好的火把點燃從窗口扔進鬼子屋內,燒得日寇鬼哭狼嚎。此時,火光沖天,屋內的狂叫聲漸漸地消失了,僅半個小時就將1個小隊日軍全部消滅在房中,真是大快人心。

戰(zhàn)后,父親所在的6連受到了魯雨亭總隊長的表揚。


夾攻張樓

碭南土匪楊昆山霸據(jù)一方,殘害人民,無惡不作。新四軍為了鞏固根據(jù)地,決定為民除害。

1940年1月15日夜,1總隊2大隊和3大隊從東西兩面,夾攻碭山西南40里楊匪盤踞的張樓。激戰(zhàn)3個多小時,打得楊昆山率殘部狼狽逃竄。

此時,父親帶領6連將匪軍一個連包圍在一個院子里。他親自向匪軍喊話,并聲明新四軍優(yōu)待俘虜?shù)恼?。匪連長走投無路,在政策感召下,終于率部繳械投降。這批俘虜經(jīng)過教育之后,除少數(shù)人遣返回家外,有70余人參加了新四軍,擴大了抗日隊伍。


新興集保衛(wèi)戰(zhàn)

1940年5月30日,日軍獲悉新四軍6支隊要在渦陽新興集舉行紀念五卅運動15周年大會,調集第21師團及偽軍組成快速部隊共2000余人,配備數(shù)十輛汽車、10余輛坦克,兵分4路分進合擊圍攻新興集,企圖一舉殲滅新四軍6支隊主力。       

圖片

1940年6月1日,新四軍6支隊領導步入會場,前為彭雪楓司令員

       第6支隊一面組織群眾疏散,一面組織部隊抗擊敵人,在新興集周圍與日偽軍展開激烈戰(zhàn)斗。
       1總隊1團3個營布置在新興集以南孫樓一帶,2營布置在南門外小河邊的小橋附近。

       6連連長孫光勤和指導員張問智帶著60多人在橋東,借河渠的堤岸掩護,俯臥在河岸邊向敵軍射擊。日軍開始是密集隊形站著身子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前進,這正好成了我軍射擊的好目標。

        小河邊上,父親指揮6連兩挺機槍連續(xù)掃射,第一批鬼子30多人被打倒在地。第二批鬼子就地臥倒慢慢地爬過來,離我軍陣地只有40米左右。

        4連長張懷祿這位身高力壯的紅軍干部帶頭擲出手榴彈,戰(zhàn)士們也紛紛擲出手榴彈,一陣手榴彈的猛烈爆炸,第二批30多個日本鬼子被炸得血肉橫飛。

       日寇兩次沖鋒受挫,不甘心失敗,依仗他們的火力優(yōu)勢,大小炮、輕重機槍一齊發(fā)射,我軍小橋附近陣地上落下了幾十發(fā)炮彈,一時硝煙彌漫、彈片紛飛。

       6連連長孫光勤、5連指導員俞新璜先后光榮犧牲。日寇的九二式重機槍發(fā)射的曳光彈戰(zhàn)士們頭頂上呼嘯而過。父親的軍帽被日寇機槍子彈打飛,頭發(fā)也被曳光彈的火焰燒焦,他忍著疼痛繼續(xù)堅持戰(zhàn)斗。

       日寇的炮聲剛剛停止,第三批鬼子兵端著帶刺刀的步槍沖了上來,父親向6連戰(zhàn)士大喊一聲:“同志們,為連長報仇,沖?。 彼麚]舞著大刀帶頭沖向前去。指導員的喊聲燃起了戰(zhàn)士們心中復仇的怒火,6連四五十個戰(zhàn)士手執(zhí)大刀躍上河岸,跟著指導員沖入日軍群中,一陣拼死砍殺,20多個鬼子被砍倒在地,后面的鬼子已被中國軍人的拼命氣概嚇得轉身就跑,日寇的第三次進攻又被我軍壓了下去。

       新興集南線的浴血戰(zhàn)斗持續(xù)了7個小時,終于打退了日本鬼子。僅1總隊的陣地上,日偽軍就死傷120余人,我1總隊也傷亡七八十人。新興集保衛(wèi)戰(zhàn)殲滅日偽軍300余人,擊毀汽車數(shù)輛,繳獲一批軍用物資,但6支隊也傷亡300余人。

       魯雨亭率第1總隊從1939年8月開始的一年時間里,對敵戰(zhàn)斗60余次,其中對日寇戰(zhàn)斗40余次,斃傷日軍佐野聯(lián)隊長、橫山少佐、北山大尉以下900余人,斃傷偽軍1000余人,俘虜偽軍500余人,繳獲機槍70余挺、長短槍800余支。1總隊壯烈犧牲魯雨亭總隊長以下400余人,負傷300余人。


邵山血戰(zhàn)突圍

1940年2月1日,新四軍游擊支隊正式對外公布為新四軍6支隊。第1總隊連續(xù)取得對日寇作戰(zhàn)的勝利,隊伍迅速發(fā)展壯大。

將原來的3個大隊編為第1團,團長劉子仁,政委王靜敏,下屬3個營和1個特務連共1000多人;

將夏邑縣的兩個區(qū)大隊編為第2團,團長孔慶同,政委蕭學林,下屬兩個營,共600多人;

將碭山地下黨組織的碭南大隊編為獨立營,營長王次青,政委席倫則,共200多人。

父親任第1總隊1團2營6連指導員。

1940年6月27日,部隊整編為八路軍第4縱隊。第1總隊的兩個團和1個獨立營縮編為1個團——第4縱隊6旅17團,團長劉子仁,政委蔡永,全團共1000余人。父親任17團政治處組織干事。

從1940年10月開始,蔣介石發(fā)動第二次反共高潮,國民黨湯恩伯第31集團軍向豫皖蘇邊區(qū)進犯,妄圖圍殲淮北地區(qū)的新四軍和八路軍。在這種形勢下,一些意志薄弱者開始動搖。

1940年12月12日,發(fā)生了耿、吳、劉叛變,豫皖蘇保安司令部司令耿蘊齋(蕭縣人)、八路軍4縱6旅副旅長兼18團團長吳信容(蕭縣人)和17團團長劉子仁(永城人)3人公開叛變,裹脅了17團3個營和18團2個營共近2000人投靠國民黨頑軍。

17團團長劉子仁叛變后,扣押了17團政委蔡永以下40多名彭雪楓部派遣到原第1總隊工作的軍政領導干部。父親也遭到扣押。

蔡永等40多人先被關進17團團部駐地永城縣芒山鎮(zhèn)小王樓村,接著又轉移到邵山村一座筑有高墻的大石室中,永城縣芒碭山一帶的村莊有許多用這種大塊方石建成的房屋,非常堅固。劉子仁派了1個排的兵力嚴密看守,這個排布置兩挺輕機槍,對準了石室唯一的大門。

被扣押的都是共產(chǎn)黨員、領導干部,大家在17團政委蔡永、蕭縣獨立團政委王靜敏、17團副團長周大燦等首長的帶領下,商量如何突圍。

布置8連連長梅韓方與9連連長楊友合負責奪取封鎖石室大門的兩挺輕機槍,梅、楊2人都是土地革命時期紅四方面軍的干部,戰(zhàn)斗經(jīng)驗豐富。

布置2連指導員晏平仲相機奪取哨兵的步槍,作為開始突圍的信號,晏是經(jīng)過長征的紅軍干部,機智勇敢。

凌晨3時許,大地一片漆黑,看守這座臨時監(jiān)獄的警衛(wèi)班長帶著幾個士兵到石室清點人數(shù)。屋內借機大喊:“冷啊,凍死人了!”要求哨兵開門烤火。經(jīng)反復要求牢門打開了。大家把鋪的麥秸集中兩堆燒了起來,在明火中乘機把兩盞油燈打滅,又迅速撲滅麥秸火,頓時屋內屋外煙霧彌漫、漆黑一團。屋內又喊:燈滅了,快來點燈!哨兵怕黑燈瞎火發(fā)生意外,罵罵咧咧進屋劃火柴點燈。這火柴一劃亮,就是突圍的信號。

晏平仲像一支離弦的箭,猛跳起來,奪了哨兵的槍;梅韓方第一個沖出石室,奪過一挺輕機槍;楊友合緊跟著沖出去,爭奪另一挺輕機槍。敵人扣響了扳機。同志們冒著彌漫的硝煙和紛飛的彈雨,躍出石室,沖出院門。敵人發(fā)現(xiàn)情況不對,開槍阻擊。沖出去的吶喊聲、尖利的機槍聲劃破了深夜的寂靜,震撼了巍峨的芒碭山。

戰(zhàn)友們前赴后繼,和父親一起沖出去的有2連指導員晏平仲、9連連長楊友合、教導隊隊長李文閣、指導員葉英、作戰(zhàn)參謀張衛(wèi)民、偵察排長邱正基等12名同志。父親回憶說,他是和特派員溫治平、組織股長蓋卓如3個人編成一組向外沖的,身邊的兩位同志都被敵人的機槍射中,壯烈犧牲,只有他自己活著沖了出去。

邵山突圍中,副團長周大燦、政治處主任糜云輝、特派員溫治平、組織股長蓋卓如、3營營長陳迎榮、7連連長吳森仁、指導員吳平等7位同志壯烈犧牲。其中:副團長周大燦身負重傷,在醫(yī)院不治身亡。3營營長陳迎榮突圍出來回到7連駐地,不幸被潛藏在7連的叛徒暗殺,7連連長吳森仁、指導員吳平一同被殺。往事如煙,歲月留痕,讓我們永遠記住犧牲的先烈們。

7位烈士安葬在邵山南麓的墓地,2013年遷入永城烈士陵園。

圖片

邵山村原7烈士埋葬地

圖片

新建邵山7烈士紀念碑

      武裝叛變發(fā)生后,彭雪楓司令員急令4縱參謀長張震率6旅16團和5旅旅長滕海清率14團分別由渦北和淮上開赴永、蕭邊討伐叛軍。懾于我軍威力,劉子仁釋放了少數(shù)未突圍的干部,吳信容不幾日也將扣押的黨員干部全部釋放。

耿、吳、劉叛變使八路軍第4縱隊直接損失900余人。他們不僅調轉槍頭襲擊我軍,而且摧垮地方政權,致使永城、夏邑、蕭縣、碭山不少地方干部隨之反水,切斷了4縱與魯西南八路軍的聯(lián)系。日、偽、頑、叛乘機對我淮北根據(jù)地發(fā)動大規(guī)?!皣恕?,根據(jù)地建設和我抗日武裝力量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

三個月反頑斗爭

       1941年初,蔣介石下令湯恩伯率領14萬國民黨軍隊以7倍于我軍的兵力,與日寇和偽軍默契配合,向我豫皖蘇抗日根據(jù)地瘋狂進攻,妄圖制造第2個“皖南事變”,消滅剛組建的新四軍第4師。

        邵山突圍后,父親被派到蕭縣獨立旅1團任政治處組織干事,同他一起突圍的徐錫驪被任命為青年干事。1團團長趙海風,政委兼主任王靜敏。

       日寇在蕭縣的據(jù)點有40多處,又有頑軍叛軍,父親協(xié)助1營2連工作,在據(jù)點林立中穿插活動,日夜作戰(zhàn),吃飯睡覺都非常困難。

圖片

蕭縣獨立旅1團團長趙海風

圖片

蕭縣獨立旅1團政委王靜敏

       由于當?shù)嘏衍娫猛鈦砀刹亢彤數(shù)馗刹康年P系做借口,搞挑撥活動,把黨組織派來的干部都叫做“蠻子”,造謠說外來干部要把部隊帶走,因此,我們新派來的幾個干部決定改名字。父親和徐錫驪兩人商量,我們不是要布爾什維克化嗎?父親改名石維克,徐錫驪改名卜爾。

       王靜敏政委看到后,找我們兩人談話。他說:“怎么能起這個名字呢?簡直是開玩笑?!彼肓艘粫?,就說:“張世榮好動腦筋,經(jīng)常提出各種問題,所以就叫問智?!庇謱π戾a驪說:“你是青年干事,性格很活躍,你像春天的陽光,就叫春陽。你們說,好嗎?”我們兩個人都表示同意。從此,父親就改名張問智。

圖片

父親的戰(zhàn)友徐春陽

       1941年3月,父親轉任新四軍4師12旅34團2營4連指導員,此時,12旅34團2營為了保護蕭縣地方政府,堅持在蕭(縣)永(城)夏(邑)地區(qū)與敵周旋,一直與豫皖蘇聯(lián)防委員會主任吳芝圃在一起,經(jīng)常處在包圍、突圍、打仗和轉移之中。此時2營轄4、6兩個連,營長周純麟、教導員傅銳、副營長劉為敬,4連連長李公樸、指導員張問智、副連長孟昭賢。

圖片

父親的首長周純麟

圖片

父親的戰(zhàn)友孟昭賢

父親生前說,淮北根據(jù)地三個月反頑斗爭(1941年2月~5月)是他經(jīng)歷過的最危險、最殘酷的戰(zhàn)爭時期。那三個月,幾乎天天都要打仗。常常同幾倍于我軍的敵人周旋和作戰(zhàn),吃不上、睡不上更是家常便飯。

他記憶最深的是,三個月的時間內他沒有躺著睡過覺,都是隨同部隊在行軍中邊走邊睡。那時的戰(zhàn)斗異常慘烈,生活異常艱苦,消耗尤其巨大。

1941年3月16日,在永城縣裴橋鎮(zhèn),父親與全連指戰(zhàn)員一起,激戰(zhàn)竟日,連續(xù)打退頑軍叛軍的3次進攻,取得了裴橋守備戰(zhàn)的勝利。

那天上午,2營剛剛消滅了叛軍劉子仁在裴橋的區(qū)公所,還沒休息,國民黨暫編14師一部帶著叛軍劉子仁部共1000多人從西邊向2營發(fā)起進攻,營長周純麟、教導員傅銳立即命令4連在裴橋外圍西南方向利用抗日溝構筑工事,用老鄉(xiāng)的門板搭起蓋溝,做好迎戰(zhàn)敵軍的戰(zhàn)斗準備。

早8點,敵在猛烈炮擊后,第一個梯隊率先向4連陣地發(fā)起沖鋒。4連有4挺機槍,但為了到關鍵時候發(fā)揮作用,副連長孟昭賢要求開始時隱蔽火力,只用步槍向敵人射擊,不要亂打,要突然出現(xiàn),交叉射擊。

機槍班長許錫夫武功好,曾在開封打過擂,贏過50塊賞錢,參軍后作戰(zhàn)勇猛,對機關槍運用自如,是打沖鋒的虎將。許錫夫回機槍班后,把預先測好的距離告知每個射手。

當敵人攜輕重機槍在炮火的掩護下向我們沖來時,父親在抗日溝內向全連班排長進行動員:“同志們!沉住氣,等敵人靠近了再打!用我們的機槍、手榴彈火力,堅決殺傷敵人,打退敵人的進攻!各班回去準備好,聽號令行動?!?/h2>

老戰(zhàn)士王玉坤投彈又遠又準,由于投得遠,手榴彈爆炸時自己不用臥倒,并能連續(xù)不間斷地投擲,像連發(fā)炮彈一樣發(fā)揮威力,是全營有名的投彈能手。連長李公樸專門交代王玉坤:“這次要發(fā)揮你的技能,給你集中20顆手榴彈,敵人到咱跟前狠狠打!”

瞬間,敵人沖到了距離我4連陣地前只有幾十米的地方,司號員吹起了嘹亮的反沖鋒號,全連集中火力向敵人猛烈射擊,立刻把敵人隊伍打亂了。但敵一個高個子指揮官手持駁殼槍督戰(zhàn),他們的士兵仍向我陣地撲來。

機槍班長許錫夫端著一挺捷克式機槍從抗日溝內突然挺身而出,向敵群掃射,很快把敵人的第一梯隊打垮了,把那個督戰(zhàn)的指揮官也打死了。

中午時分,不甘心失敗的敵人第2梯隊在輕重火力的掩護下又沖向4連陣地。連長李公樸、指導員張問智要求大家:沉住氣,隱蔽好,一槍不發(fā),準備好手榴彈,敵人到跟前再打他們。

當敵人的第二梯隊在一個矮胖子軍官督戰(zhàn)下沖到4連陣地前沿時,李連長發(fā)出打的信號,各班集中投彈,在敵陣中炸成一片。黑臉大漢王玉坤跳出抗日溝,一口氣投出20顆手雷彈,立刻將敵人的進攻打垮了。但那個矮胖子敵指揮官仍指手畫腳地喊著:“沖?。_??!”這時,4連53歲的老班長托起步槍,一槍干掉了那個矮胖子敵指揮官。

下午,敵人的第三梯隊又沖到4連陣地前沿,他們在炮火掩護下,做起了掩體工事,但只敢向我們射擊不敢沖鋒了。

傅銳教導員舉著喇叭,在大橋東側向敵人喊話,瓦解敵軍,不慎被隱蔽在掩體中的敵人擊中,他是優(yōu)秀的政治工作干部,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英雄的4連在一天內連續(xù)打退敵軍3次進攻,彈藥已消耗殆盡,和敵人對峙到黃昏后,安全撤出了戰(zhàn)斗。

1941年5月,新四軍4師全部撤離津浦路西,進入洪澤湖畔。父親所在的12旅34團于當年11月暫時撤銷,分散充實到淮北軍區(qū)地方武裝。2營4、6連編入泗陽獨立大隊,后改為泗陽縣獨立團。父親仍擔任4連指導員,跟隨部隊在淮北地區(qū)繼續(xù)堅持抗日斗爭。

圖片

1982年在雙溝酒廠陳毅軍長住處前照。右1張問智,右2劉吉挺、右6林穎、右7彭小楓

圖片

父親與老戰(zhàn)友合影,左起:趙海風夫人李建民,張問智、臧超然

圖片

父親(中)與老戰(zhàn)友合影

圖片

2011年,全家恭祝父親90壽辰,前排右起:張璋、張寧、父親張問智、母親陶瓏

圖片

2018年看望趙海風夫人李建民,左起:張寧、李建民、張璋

圖片

2017年5月26日,參加新四軍4師后代泗洪大聚會時,在彭雪楓銅像前,左起:作者張璋、花純征(當年保護銅像的花懷珍叔叔的兒子)

圖片

2019年1月,參加南京新四軍4師后代聚會,左起:張寧、應凌云(邵山突圍時犧牲的糜云輝烈士的侄孫)、張璋

      作     者:

      張璋,張問智之子,1954年元月出生,1971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退休前任江蘇淮陰蓋克斯公司黨支部書記兼工會主席。
      張寧,張問智之女,1959年出生,中共黨員,職業(yè)醫(yī)師。

此文選自2019年11月河南省永城市委黨史研究室與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四師分會合編的《追尋前輩的足跡》。主編孟秀玲、張亞魁。

       

編 后 的 話

孟秀玲

      1983年左右,我的父親孟昭賢寫了大量的回憶錄。2010年,為了發(fā)表父親戰(zhàn)斗在豫皖蘇根據(jù)地的回憶文章,我仔細拜讀了父親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描寫得非常詳盡,同時,發(fā)現(xiàn)他在新四軍4師12旅34團2營4連任副連長時與李公仆連長、張問智指導員搭班子,這兩位叔叔還在不在?很想找找他們。

       正巧在2009年出版《新四軍騎兵團征戰(zhàn)發(fā)展紀實》一書時,得知1986年9月參加原4師騎兵團周純麟團長追悼會的名單中有張問智叔叔的工作單位——淮陰市發(fā)電廠。于是,2011年我從114查號臺找到發(fā)電廠的電話,居然找到了張叔叔,我高興極了!張叔叔在電話那邊也很興奮!

圖片

張問智叔叔給后代孟秀玲寫的信

       于是,我把父親的回憶文章寄給了張叔叔,還在電話中提了一大堆問題。叔叔特別認真地回復了5封信,使我搞清了4連長李公樸、戰(zhàn)友許錫夫犧牲及1942年底我父親率4連成建制調入騎兵團的情況。

        張叔叔在信中寫道:

      “看了孟昭賢同志寫的1940年至1942年這段歷史,使我想起那段最艱苦的時期,不單是無時無刻地警惕著,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戰(zhàn)斗,而且我們是弱勢,人少、武器劣、子彈少,敵頑條件比我們好。但是我們最大的優(yōu)勢是群眾基礎好。軍民關系搞得好,因此我們過得也非常愉快,終于隊伍逐步壯大,而走向勝利,才有了今天!”

       張叔叔的諄諄教誨深刻揭示了新四軍戰(zhàn)勝艱難困苦,一步步走向勝利的成功之道。

       后來,我把父親和張叔叔共同戰(zhàn)斗的文字記載提供給了張璋和張寧。

 孟秀玲更多作品 ↓↓↓ 

【拂曉人物】被遺忘的抗日英雄李為政烈士
【拂曉人物】吳永杞:我的父親吳芝圃戰(zhàn)斗在豫皖蘇邊區(qū)
【拂曉人物】壽曉松:父親壽松濤母親邊之先戰(zhàn)斗在敵后的崢嶸歲月
【拂曉紀實】彭雪楓師長的追悼大會與騎兵團那些未能評為烈士的烈士
【拂曉人物】團長,在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緬懷我的父親張永遠、母親顧學毅
【拂曉人物】父親張問智最難忘的戰(zhàn)斗歲月
【拂曉人物】說說我的父親任化芝(62師前身部隊烈士)
【拂曉人物】功垂祖國澤被長淮的彭雪楓
【拂曉人物】孟秀玲:走近戰(zhàn)斗英雄王玉坤烈士
新四軍四師群英譜第1集——歷史梗概、編者的話
新四軍四師群英譜第2集——柯愈強烈士團長
新四軍第四師群英譜3集【彭雪楓烈士故師長】
新四軍四師群英譜4集【吳芝圃四師政治部主任】
新四軍四師群英譜第6集【吳守訓神槍手】
新四軍第四師群英譜第7集【魯雨亭烈士總隊長】
新四軍第四師群英譜第8集【壽松濤分區(qū)副政委、夫人邊之先】
新四軍第四師群英譜第9集【李浩然分區(qū)政治部主任】
新四軍第四師群英譜第10集【糜云輝烈士團政治處主任】
新四軍第四師群英譜第11集【李品立營長】
新四軍四師群英譜第12集【張永遠烈士團長、夫人顧學毅】


老戰(zhàn)友集結中↓↓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