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李向隅 ![]() ![]() 四世宮保坊位于淄博市桓臺縣新城鎮(zhèn)城南村,屬功德牌坊,我國現(xiàn)存磚石結(jié)構(gòu)牌坊珍品,全國重點(diǎn)文保單位。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明神宗為表彰兵部尚書王象乾戍邊保國之功,誥贈(zèng)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并追封其曾祖前穎川王府教授王麟、其祖父前太仆寺少卿王重光、其父前戶部尚書王之垣同官爵,敕建牌坊以示褒揚(yáng),故此坊題額“四世宮保”(明代尊稱太子太保為宮保)。牌坊前后各有磚質(zhì)浮雕隸書楹聯(lián)一副,楹聯(lián)上方均刻有“玉音”二字,義為御賜,故實(shí)際撰聯(lián)者、書者皆難以考證。兩聯(lián)用詞典雅,加之字跡剝蝕,以致今人辨讀困難,坊間版本錯(cuò)雜,殊為可惜可嘆。在此不揣鄙陋,強(qiáng)為箋注,并請方家指正。感謝蘇振學(xué)、邢虔兩位老師的幫助! ![]() ◎前 聯(lián) ○繁 佑茲①岳牧②公孤③,世表④勛名⑤於中外; 厎定⑥獞苗⑦蠻貊⑧,贊襄⑨威伐⑩於昌明。 ○簡 佑茲岳牧公孤,世表勛名于中外; 厎定獞苗蠻貊,贊襄威伐于昌明。 ![]() ○注 ①佑茲 助增。佑,佐助也。茲,草木多益也;同“滋”,增益,多。 ②岳牧 堯舜時(shí)四岳十二牧的省稱,分掌政務(wù)與四方諸侯。語本《尚書·周書·周官》“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內(nèi)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薄妒酚洝げ牧袀鳌贰皥?qū)⑦d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間,岳牧咸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shù)十年。”后用“岳牧”泛稱封疆大吏。 ③公孤 三公三孤,泛指重臣。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人臣地位,以公最高,孤次之,卿再次。 ④世表 世人表率。 ⑤勛名 功名。 ⑥厎定 平治,平定。語本《尚書·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厎定?!眳},音dǐ,柔石也,初為“砥”之正字,后人以“砥”為正,將“厎”引申為致、至、平,讀為zhǐ,再后又有厎底不分者,遂有“底定”同“厎定”。 ⑦獞苗 壯族、苗族。獞,音zhuàng,壯族;另讀tóng,犬名。 ⑧蠻貊 本指南蠻、北狄,亦泛指四方落后部族。語本《中庸》“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滨觯鬽ò,古代對東北方民族的稱謂。 ⑨贊襄 輔助,協(xié)助。語本《尚書·皋陶謨》“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贊贊襄哉?!?/p> ⑩威伐 威力、功業(yè)。伐通“閥”,功勞,功業(yè)。 ○箋 上聯(lián)彰其名,下聯(lián)顯其功。 ![]() ◎后 聯(lián) ○繁 纘舊惟牙①,恩錫②表穀詒③於克紹④; 慶贒有待⑤,榮名⑥耀竹笧⑦以彌光⑧。 ○簡 纘舊惟牙,恩錫表谷詒于克紹; 慶賢有待,榮名耀竹冊以彌光。 ![]() ○注 ①纘舊惟牙 語本《尚書·君牙》“王若曰:嗚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篤忠貞,服勞王家,厥有成績,紀(jì)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遺緒,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亂四方,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纘乃舊服,無忝祖考?!崩y,音 zuǎn,繼承。牙,君牙,人名,周穆王任命君牙為大司徒時(shí),言及其父祖德行成績,希望君牙繼續(xù)舊日服行之事,不要累及祖考。 ②恩錫 猶恩賜。錫,通“ 賜 ”。 ③穀詒 貽谷,父祖的遺蔭。語本《詩經(jīng)·魯頌·駉之什·有駜》“君子有穀,詒孫子?!狈Y,本義為糧食的總稱,引申出奉祿、養(yǎng)育、美好等義,簡化字混同為“山谷”之“谷”;明人常把“穀、糓、榖、轂”字中的短橫省略,導(dǎo)致“穀、榖”難辨;“榖”為落葉喬木,又稱“構(gòu)”、“楮”;本聯(lián)書寫為“榖”,應(yīng)按“穀”解。詒,遺也,傳給、給與。 ④克紹 能夠繼承。 ⑤慶贒有待 慶賀賢者得到禮遇。賢,古作“贒”。 ⑥榮名 榮譽(yù),美名。 ⑦竹笧 冊封大臣時(shí)所用的竹簡。笧,古同“冊”,亦同“策”;“冊”本義書簡,“策”本義馬箠、馬鞭,竹策義為竹杖,經(jīng)傳中多假“策”為“冊”,此處按本義將“笧”釋為“冊”。 ⑧彌光 光輝久遠(yuǎn)。 ○箋 上聯(lián)用典雅切無比。整聯(lián)賢臣明君,互為映襯,手法卓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