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國風(fēng)光(1656)淄博桓臺四世宮保坊
四世宮保坊坐落在淄博市桓臺縣新城鎮(zhèn)城南村,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該坊是為了表彰明兵部尚書王象乾的功績,經(jīng)萬歷皇帝特旨敕造。是時王象乾年七十一歲,萬歷皇帝御賜追封三代,包括他的曾祖父王麟、祖父王重光、父親王之垣,皆誥贈為“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因此該坊稱為“四世宮保”。
新城在明代是濟南府下轄一縣。新城王氏非同凡響,明嘉靖至清光緒三百年間,共考中進士30名,舉人52名。人稱“半朝王家”。四世宮保坊,是新城七十二座牌坊的唯一幸存者,也是國內(nèi)唯一的磚坊。
北立面。坊高15米,寬9.2米,深3.3米,占地30余平方米。為三門四柱一牌樓式,形式為中間高兩邊低的重檐樣式。

坊頂部為磚砌飛檐斗栱雙層,檐角淩空高翹,八個檐角懸有風(fēng)鈴?;雇弋?dāng)共八跑,每跑二獸,高踞花脊之上。頂脊中間雕塑著“麒麟馱寶瓶”。正樓檐下居中處前后兩面各砌一塊鑲嵌花邊的豎形匾額,上鐫鎦金“圣恩”二字,以示敕造。大拱門之上,鐫刻“四世宮?!彼膫€大字,字體工整,筆力遒勁,相傳為大書法家董其昌手筆。
花脊上施“麒麟馱寶瓶”,兩邊各蹲一小人。
下層字匾為功德匾,鐫刻著王氏祖孫四代的名諱、職銜、和誥贈。兩邊楹聯(lián)為:纘舊惟牙,恩錫表轂治于克紹;慶賢有涉,榮名耀竹冊以彌光。楹聯(lián)上著有“玉音”二字,有精雕的蓮花圖案承托。
牌坊外側(cè)圓柱上刻精彩人物,此為北面東側(cè)少年,手持笏板,形象端正。
飛檐斗拱,透雕花脊,瓦當(dāng)齊整,排列有序。斗栱五鋪作,栱眼壁刻花鳥。
 龍頭風(fēng)字匾,鐫鎦金“圣恩”。
 四世宮保坊于1992年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此為文保碑。2013年,四世宮保坊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余參訪之時,為2015年4月,國保碑尚未豎立。
 門楣上雕有二龍戲珠。
 北面西側(cè)少年,腳踩祥云。
 鴟尾向外。
 1984年立淄博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
 下層斗栱作斗口跳。栱眼刻蓮花,檐枋下刻渦紋。
 底層石作。八尊石獅,分踞前后。
 側(cè)立面。頂層屋檐,上部磚砌,下面石作。呈現(xiàn)不同的光澤。在歲月的磨洗之下,勁拔挺直。
 西南立面。
 南立面。

南面楹聯(lián)是:佑滋岳牧公孤,世表勛名于中外;底定獐苗蠻貉,贊襄威伐于昌明。
 南面西側(cè)為有須老人,腳踩祥云。
 南面東側(cè)有須老人。
 卷草門楣,荷葉墩,珍禽猛獸。
 字板南北面并無區(qū)別。
 轉(zhuǎn)角鋪作。

石獅蹲立巨石基座上,守望王家的光榮和圣上的恩典。 四世宮保坊是為表彰兵部尚書王象乾“總督薊遼”,“威名著九邊”,保衛(wèi)明王朝有功,為萬歷帝特許建造。這說明萬歷年間,東北邊患已經(jīng)呈現(xiàn),但仍是星火。王象乾身逢其時,得立軍功。待努爾哈赤勢力漸大,王象乾以后的薊遼總督就只有疲于奔命,等待領(lǐng)受皇帝處罰的命運了。從這點上說,王象乾何其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