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維在他的山水詩里,喜歡創(chuàng)造靜謐的意境,這首詩也是這樣。 全詩旨在寫靜,卻以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處理,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 04 《秋日湖上》 唐·薛瑩 落日五湖游,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千百年不斷發(fā)生的事都有隨著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隨著湖水向東流去。 名利爭奪、打打殺殺都隨著歷史的車輪銷為匿跡。唯一不變的,只是那一道江水。 05 《辛夷塢》 唐·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此詩由花開寫到花落,而以一句環(huán)境描寫插入其中,一前后境況迥異,由秀發(fā)轉(zhuǎn)為零落。 短短四句詩,在描繪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時,又寫出了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huán)境,讓人體會到一種對時代環(huán)境的寂寞感。 所有憂愁,皆從心來。 李白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往事不可追,與其感傷,不如珍惜。眼下的時光,才是最值得我們珍惜的年華。
![]()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xiāng)之情,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每一個作客他鄉(xiāng)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xiāng)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此詩作于王勃被斥出沛王府之后,客居巴蜀時。此種遭遇,羈旅之中,最易引發(fā)感傷情緒,而在此詩中,卻表現(xiàn)為明快。 全詩渾厚開闊的氣勢中,充滿著淡淡的鄉(xiāng)愁。雖沒有直接提到思鄉(xiāng),只是一望再望,卻也只見“花柳映邊亭”,思鄉(xiāng)之情一覽無遺。 長江不會有悲感,有悲感的是詩人。長江日夜奔流不息,并無半點停滯,認為它滯重不暢的也是詩人。 他遠離家鄉(xiāng)已太久太久,內(nèi)心因為思念家鄉(xiāng)而分外悲涼。秋風蕭瑟、黃葉飄零,這些既是實際的景物,也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蕭瑟、凄涼。
13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謂不美,然而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游玩的興致,卻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 此詩的藝術(shù)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 故鄉(xiāng),故鄉(xiāng)是什么? 故鄉(xiāng)是你兒時的一個夢,是你人生路上的一段風景。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還是故鄉(xiāng);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還是故鄉(xiāng)。
18 《馬詩》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 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寫投筆從戎、削平藩鎮(zhèn)、為國建功的熱切愿望。 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寒氣凜凜的疆場,正是英雄用武之地。
19 《草》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是一首應(yīng)考習作,相傳為白居易十六歲時作。 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 20 《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被罷相后,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后退居鐘山。此時作者孤獨心態(tài)和艱難處境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共通之處,遂寫下此詩。 全詩語言樸素,寫得非常平實內(nèi)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21 《柳橋晚眺》 宋·陸游 小浦聞魚躍,橫林待鶴歸。 閑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飛。 此詩是詩人晚年在山陰家居時作,寫景物“聞魚躍”、“待鶴歸”、“閑云”等,抒發(fā)了賦閑不用、壯志未酬的淡淡哀思。 整首詩是黃昏的景象。小浦,橫林,閑云,三個景象依次漸行漸遠,都是眺的結(jié)果。語有寄托,不得滋潤蒼生,只好如閑云野鶴。 22 《薌林五十詠·竹齋》 宋·楊萬里 凜凜冰霜節(jié),修修玉雪身。 便無文與可,不有月傳神。 這是一首詠竹詩,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一幅“冰雪玉竹圖”。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竹與松、梅并稱“歲寒三友”,因這三種植物在寒冬時節(jié)仍保持頑強的生命力而得名,同時象征高尚的人格,也借以比喻忠貞的友誼。 古人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也許我們并不是什么偉大的人,但總歸該有點追求。 畢竟人生于世,總是要有所堅持,有所擔當。
24 《送別》 唐·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yīng)為別離多。 王之渙與友人在長安城外離別時,正好是楊柳生長的春季,于是王之渙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送別》。 這首詩短小精悍,言淺意深,依依惜別之意,躍然紙上??v觀全詩,字字未提送別卻字字點題,其中的描寫言簡意賅,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此詩表達作者在秋夜對隱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在一首詩中展現(xiàn)了兩個空間,既看到懷人之人,也看到被懷之人,既看到身邊之景,也看到遙想之景,從而把異地相隔的人和景相連在一起。 千里神交,有如晤對,故人雖遠在天涯,而相思卻近在咫尺。 白居易善于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詩情,用心去提煉生活中的詩意,用詩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暉,這正是此詩令讀者動情之處。 我們可以想象,兩人痛快暢飲,也許屋外正下著鵝毛大雪,但屋內(nèi)卻是溫暖、明亮,是多么溫馨愜意,令人身心俱醉。 29 《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明明是思念,是愛一個人,卻用了一個“恨”,所謂恨,是愛之極也。明明思念的對象已經(jīng)呼之欲出了,卻就不知恨誰。 這首詩寫的就是一個意境,一個孤獨的女子的思念之情。這樣一個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幾個點,由這幾個點勾出一幅簡單的畫面,同時又留下無限的遐想。 30 《江上》 宋·王安石 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這首詩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扣住“秋天”這特定的節(jié)令特點,描繪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達出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江水江花、西風橫笛,這些特有時令的特定景物,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濃烈的“江上秋意圖”,具有鮮明的特色。 有人說:思念這種東西,捂住嘴巴,它還會從眼睛里逃出來。 是啊,思念,是最不受控制的情緒。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畢竟只是一種美好的說辭。 余生,只愿所念之人皆幸福。 ![]()
![]() 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后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 這是一首詩,也是一幅畫。全詩僅以寥寥二十個字,便勾勒出一個嚴冬寒夜的山村景象和一個逢雪借宿者的形象。 39 《遺愛寺》 唐·白居易 弄日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這首寫景抒情的短詩,詩人將石、溪、花、鳥、泉等多種自然景物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幅清新秀麗、生機勃勃的圖畫,勾勒出遺愛寺令人神往的風景。 又通過“弄”“尋”“行”等細致的動作描寫刻畫,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 40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此詩語言自然樸素,卻形象逼真。全詩無一生僻字,卻字字驚人,堪稱“平字見奇”的絕世佳作。 摘星辰、驚天人,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詩人信手拈來,用入詩中,讓人頓感情趣盎然,有返璞歸真之妙。 41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詩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見一個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于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這一幕觸發(fā)了詩人的詩興,就寫下了這一首詩。 縱觀全詩,它所描繪的和平、寧靜、優(yōu)美如畫的田園風光,所刻畫的活潑、自在、天真無邪的牧童形象,正是詩人“真性情”的表現(xiàn)。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43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贊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人世間的深重的孤獨之情,詩人人生悲劇的氣氛充溢在整首詩中。 全詩似乎全是景語,無一情語,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雖句句是景,卻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說,是“情中景,景中情”。 44 《登樂游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這首詩就反映了他的傷感情緒。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兩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fā),也是對自己,對時代所發(fā)出的感嘆。 46 《天涯》 唐·李商隱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鶯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 李商隱的這首絕句,“意極悲,語極艷”,在表現(xiàn)手法上很有特色。 這首美艷而凄絕的絕句既是春天的挽歌,也是人生的挽歌,更是詩人那個時代的挽歌。
47 《行宮》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二十個字,地點、時間、人物、動作,全都表現(xiàn)出來了,構(gòu)成了一幅非常生動的畫面。 “寥落”、“寂寞”、“閑坐”,既描繪當時的情景,也反映詩人的傾向。凄涼的身世,哀怨的情懷,盛衰的感慨,語少意足,有無窮味。 48 《秋浦歌》 唐·李白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寫這首詩時,李白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壯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 所以攬鏡自照,觸目驚心,發(fā)出“白發(fā)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識其悲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傳千古。 49 《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只知道喜歡鱸魚味道鮮美,卻不知在風浪里捕魚有多艱難、多危險。 “江上”和“風波”兩種環(huán)境,“往來人”和“一葉舟”兩種情態(tài)、“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態(tài)強烈對比,顯示出全詩旨在所在。 50 《寄內(nèi)》 宋·孔平仲 試說途中景,方知別后心。 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 此詩是作者寄給妻子的詩,首句提出“途中景”,以途中景色,見別后離情,末兩句實寫途中景色,于所寫景色中表現(xiàn)作者情懷之極苦、極亂。 全詩以景抒情,寫得簡略含蓄,但作者的別后心情,所謂“黯然消魂”者,卻又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 人的情緒,是與生俱來的。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看起來很簡單的八個字,做起來卻太艱難。 堅強、沉穩(wěn)、大方、從容……這些詞,好像總在教導我們:你要吃得了苦,受得了氣。 但我只愿你,笑的時候不必拘束,哭的時候也不必壓抑,一切隨心。
詩詞是有力量的,或治愈、或鼓舞、或安慰、或寄托…… 遇見一句觸動心靈的詩詞,是一種幸運。 以上這50首五言絕句,哪首最打動你呢? 在后臺收到粉絲留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