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香港秋拍前瞻:佳士得區(qū)百齡首拍專場珍賞

 睫毛上的風(fēng)塵 2024-08-29 發(fā)布于北京
酷暑將盡,全球即將進(jìn)入秋拍季。與紐約亞洲藝術(shù)周幾乎同期,香港佳士得將于9月26日推出的《區(qū)百齡珍藏首拍》無疑是今秋藝術(shù)品市場最大的熱點(diǎn)之一,這也是佳士得在全新亞太區(qū)總部舉行的首場現(xiàn)場拍賣,令人矚目。區(qū)百齡先生是香港著名教育出版商、齡記集團(tuán)創(chuàng)辦人,同時也是一位低調(diào)的官窯瓷器收藏家。先生德智勇毅,15歲就創(chuàng)辦了齡記書店,后成立齡記集團(tuán),旗下至今30多家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在收藏方面,更是眼光獨(dú)到,半個世紀(jì)以來,一直醉心于搜羅頂級的中國瓷器精品,建立了一份橫跨宋元明清的頂級收藏,尤以其成化斗彩雞缸杯和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聞名業(yè)內(nèi)。收藏就是這樣,有人滿屋官窯,終究寂寂無名,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一件就可稱孤道寡的頂級藏品。區(qū)先生收藏有兩個特點(diǎn),一是秘不示人,二是只進(jìn)不出,所以其藏品的整體面貌一向鮮為人知,其藏品僅在1998年倫敦皇家藝術(shù)學(xué)院舉行過一次展覽,此次專場拍賣將是區(qū)百齡先生去世后藏品的首次釋出,機(jī)會難得。同時考慮到近年市場回調(diào),特別適合現(xiàn)金流充裕的大藏家掐尖購買頂級承諾股票,所以此次拍賣對于那些追慕頂級藏品的大藏家,將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性機(jī)遇。本場領(lǐng)銜作品是一件極為珍罕的明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玉壺春瓶,據(jù)考為迄今唯一私人收藏的同款紋飾永樂青花玉壺春瓶,另有清雍正粉青釉葫蘆瓶、清乾隆斗彩描金暗八仙纏枝蕃蓮綬帶紋雙耳瓶以及清嘉慶青花金紅彩龍紋「懋勤殿」大印盒等頂級官窯作品,件件精彩,令人期待。以下為本場全部19件作品詳情,大家先睹為快。
近期熱貼 · 目錄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區(qū)百齡先生(1928-2019)

1

南宋 龍泉青釉葵口盤(100-150萬)

直徑15.9厘米

來源:

倫敦佳士得,1990年12月10日,拍品114A號

紐約蘇富比,《Harmony of Form, Serenity of Color: A Private Collection of Song Ceramics》,2011年3月23日,拍品510號

圖片

圖片

圖片

本盤器形優(yōu)美,釉色青翠,為南宋龍泉窯仿同期修內(nèi)司官窯之佳作。清宮舊藏中有一件南宋修內(nèi)司官釉葵口折腰盤,其足緣無釉,露出「鐵足」,盤底鐫刻乾隆皇帝「詠官窯葵花盤」,除此以外,無論盤口造型、釉色還是開片,皆與此盤極為相近,見《宋官窯特展》,臺北,1989年,圖版99號,可資比較。

圖片

圖片

圖片

參閱: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

2

元 青花龍紋玉壺春瓶(50-80萬)

高28.5厘米

來源:

香港蘇富比,1998年4月28日,拍品726號

香港佳士得,2011年6月1日,拍品3805號

圖片
器作喇叭口,細(xì)長頸,斜肩,鼓腹下斂,圈足外撇。外壁繪三爪游龍趕珠,足圈環(huán)卷草紋一周。以龍紋為飾的元代玉壺春極為罕見,比較安宅英一舊藏一例,現(xiàn)藏于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shù)館;一例先后為Charles E. Russell、Alfred Clark、玫茵堂以及十面靈璧遞藏,2021年6月7日于北京保利拍賣,拍品5044號。
圖片

3

明洪武 青花纏枝花卉紋菱口盞托(80-120萬)

直徑19.5厘米

來源:

香港蘇富比,1992年10月27日,拍品31號

圖片

圖片
洪武官窯瓷器同一器型常見青花及釉里紅兩個版本,然而,據(jù)陸明華于上海博物館藏品研究大系《明代官窯瓷器》,上海,2007年,8頁中所稱,目前傳世品中最多的是釉里紅,而青花器則較少。一相似例先后為仇炎之、Matthias Komor、Myron S. Falk及玫茵堂遞藏,見康蕊君著《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2010年,圖版1627號;另一例曾于香港中文大學(xué)文物館展出,見《求知雅集珍藏中國古陶瓷展》,香港,1981年,61頁。
圖片

圖片

5

明永樂 青花四季花卉紋玉壺春瓶(1800-2500萬)

高25.5厘米

來源:

倫敦佳士得,1990年12月10日,拍品167號(封面)

展覽:

英國皇家藝術(shù)學(xué)院,《區(qū)百齡珍藏百件名瓷展覽》,倫敦,1998年,42號

圖片

圖片
撇口,細(xì)頸,圓垂腹,圈足。通體繪五組青花紋飾,以雙線相隔。頸飾如意及回紋一匝;肩繪卷枝紋;腹繪纏枝牡丹、梔子、菊花及山茶;近足處腹底飾迭瓣如意紋。青花呈色濃艷,有暈散及點(diǎn)點(diǎn)銀黑色結(jié)晶斑,通體內(nèi)外罩透明釉,微泛青綠色。形態(tài)優(yōu)雅,盡展元朝瓷藝興起之造型風(fēng)采。

圖片

圖片

永樂玉壺春瓶傳世甚稀,珍罕程度超乎執(zhí)壺,實(shí)堪稱珍寶。所知永樂玉壺春瓶多以花卉為飾,然此拍品瓶腹所繪四季花卉之纏枝花卉紋乃屬罕見,所繪牡丹、梔子、菊花與山茶,分別象征四季之花,牡丹映春光,梔子迎夏日,菊花沐秋涼,山茶綻冬寒。
圖片
此形態(tài)、紋飾之永樂瓶,不僅為中國宮廷所青睞,亦為伊朗薩法維王朝第五任君主「阿拔斯一世」(1588-1629)鐘愛。兩件永樂玉壺春瓶尺寸與本拍品相若,紋飾亦類似,于1611年由阿拔斯一世贈予亞達(dá)畢爾廟,現(xiàn)藏德黑蘭伊斯蘭藝術(shù)博物館。兩件花瓶備受珍視,甚至刻有阿拔斯一世印記,詳見John A Pope所著《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亞達(dá)畢爾廟之中國瓷器),倫敦,1981年再版,圖版53,編號29.448及29.450,以及T. Misugi所撰《近東所藏中國瓷器 : 托卡比王宮及亞達(dá)畢爾廟》,卷三,頁150,圖版73。

圖片

6

明正德 白地綠彩刻龍紋盤(60-80萬)

直徑17.5厘米 雙圈六字楷書款

來源:

香港蘇富比,1986年5月22日,拍品214號

圖片

圖片
此類綠彩龍紋盤原型似始于正統(tǒng)、天順時期。正德類似例常見直徑大于18公分者,如本拍品尺寸較小者則較為罕見。比較清宮舊藏一較大例(19.9公分),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雜釉彩·素三彩》,上海,2009年,圖版71號(圖二);大英博物館藏一較大例(18公分),見Jessica Harrison-Hall著《Ming Ceramics in the British Museum》,倫敦,2001年,圖版8:34號;另比較上海博物館藏一尺寸相若例(17.5公分),見陸明華著《上海博物館藏品研究大系:明代官窯瓷器》,上海,2007年,圖版1-44號。

圖片

圖片

7

明正德 青花內(nèi)朵云外雙龍趕珠紋盤(150-250萬)

直徑17.5厘米 雙圈六字楷書款

來源:

Marchant,倫敦,1988年6月12日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8

清康熙 釉里紅加彩月季紋蘋果尊(200-300萬)

高8.8厘米 三行六字楷書款

來源:

Hugh Moss(傳)

圖片

圖片
明初釉里紅繪飾技術(shù)臻近成熟,然因其極難掌控,自宣德后精品幾近絕跡??滴醭暗骆?zhèn)御窯再度燒造銅紅釉器,御窯陶匠完美掌握燒造技術(shù)。如本拍品,線條清晰細(xì)膩,釉色呈現(xiàn)明暗對比, 點(diǎn)綴以釉上黑彩及綠彩,使得整體精巧靈動,雅致非凡。傳世的此種康熙水丞見于世界各地收藏中,構(gòu)圖設(shè)色近似,惟器形比例與此件略有異同,其多作圓腹,頸更短些,且罕有加施礬紅。

圖片

圖片

9

清康熙 五彩蓮塘鴛鴦圖盌(80-120萬)

直徑17.5厘米

來源:

T.Y. King,香港

Bluett & Sons,倫敦,1966年

Derek Ide,倫敦,1966年

Bluett & Sons,倫敦

F.W.A. (Fredrick) Knight,1970年

Bluett & Sons,倫敦

莫士撝,1976年

圖片

圖片
廣腹,弧壁直口,高圈足,外繪礬紅卷草紋一圈,盌內(nèi)施素白釉,外壁五彩繪通景秋塘殘荷、蘆葦鴛鴦之景。整體設(shè)色精妙,景物空間層次分明,頗具斜陽秋暮荷塘之詩意。

圖片

10

清康熙 五彩龍鳳呈祥紋盤(120-180萬)

直徑21.5厘米 雙圈六字楷書款

來源:

日本私人珍藏

香港佳士得,2006年11月28日,拍品1533號

美國私人珍藏,香港佳士得,2010年12月1日,拍品3048號

展覽:

S. Marchant & Son,《Recent Acquisitions》,倫敦,2003年,圖錄5號

圖片
盤廣口,弧壁,圈足。通體繪五彩紋飾,盤心青花雙圈內(nèi)繪兩組龍鳳穿梭于各色牡丹花中,內(nèi)、外壁飾各飾龍鳳一雙。整體構(gòu)圖疏密得當(dāng),設(shè)色明快艷麗,畫意祥瑞。

圖片

11

清雍正 斗彩海水異獸紋字罐(100-200萬)

高10.3厘米

來源:

戴潤齋珍藏

《Important Chinese Ceramics Sold for the benefit of the J.T. Tai Foundation》,香港蘇富比,1985年5月21日,拍品23號

圖片

圖片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下漸收。通體斗彩裝飾,腹部繪四只海獸,二黃二紅,長鬃卷尾鱗身,騰行綠彩祥云海浪之上。罐肩和足沿上各繪一周青花蓮瓣紋,底部書一青花「天」字。

圖片

12

清雍正 胭脂紅釉茶圓(120-200萬)

直徑9.3厘米 單圈六字楷書款

來源:

香港蘇富比,1977年5月16日,拍品155號

圖片

圖片
胭脂紅,又稱金紅、玫瑰紅或胭脂水,是一種以微量金為呈色劑,低溫焙燒而成的淡粉紅色的名貴釉種。其創(chuàng)燒于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慶等朝均有燒制,然屬雍正時期質(zhì)量最精。

圖片

13 

清雍正 檸檬黃釉茶圓一對(200-300萬)

直徑8.2厘米 雙圈六字楷書款

來源:

香港蘇富比,1976年5月12日,拍品243號

圖片
本杯所施檸檬黃釉,又稱洋黃,為低溫釉,以氧化銻為主要呈色劑,為雍正一朝創(chuàng)燒。傳世品稀少,多為小型器。本品直口,弧壁,內(nèi)白釉,外施檸檬黃釉。胎體瑩薄,玲瓏秀巧。

圖片

圖片

15 

清雍正 檸檬黃地凸雕綠彩夔龍紋盌(80-120萬)

直徑23厘米 雙圈六字楷書款

來源:

香港蘇富比,1978年5月23日,拍品168號

出版:

《香港蘇富比二十周年》,香港,1993年,圖版368號

圖片
盌弧壁,撇口,直圈足。盌內(nèi)施素白釉,外施檸檬黃釉,腹上陽刻六條綠彩變體夔龍紋一周,龍首相互顧盼,龍身首尾相連纏接。比較一相似例,藏于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原由Gulland藏,見John Ayers著《Far Eastern Ceramics in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倫敦,1980年,211號。另比較一器型及紋飾均相若,惟夔龍紋為松綠釉的雍正例,為張宗憲舊藏,后于紐約佳士得拍賣,2002年3月21日,拍品222號。
圖片

16

清雍正 仿木紋釉缸(300-400萬)

直徑38.2厘米 六字篆書款

來源:

香港蘇富比,1977年5月16日,拍品153號

圖片
此類仿木釉紋瓷器屬于仿生瓷的一種,始燒于雍正時期。本品胎骨厚重,作厚圓唇口,直弧壁外侈,外壁施紅棕色釉,并仔細(xì)以墨彩繪上如黃花梨木材表面的木紋,腹及近足處各凸起一道淺黃色繩狀紋,底施白釉。整體紋飾造型惟妙惟肖,工藝精湛。

圖片

圖片

17

清雍正 粉青釉葫蘆瓶(300-500萬)

高32.8厘米 雙圈六字篆書款

來源:

香港蘇富比,1978年5月23日,拍品227號

圖片

圖片
此瓶作葫蘆狀,小口,細(xì)直頸,臥足,瓶外施粉青釉。釉色純凈沉著,均勻光潤,仿如脂玉。書有雍正銘款的粉青釉葫蘆瓶非常罕見,傳世者多為乾隆窯作品。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同為雍正款的近似例,亦書篆書款。乾隆款例子參考香港徐氏藝術(shù)館藏一對,并附原蓋,

圖片

18

清乾隆 斗彩描金暗八仙纏枝蕃蓮綬帶紋多耳瓶(300-500萬)

高23厘米 六字篆書款

來源:

倫敦蘇富比,1974年4月2日,拍品321號

展覽:

英國皇家藝術(shù)學(xué)院,《區(qū)百齡珍藏百件名瓷展覽》,倫敦,

1998年,72號

圖片
此瓶作扁圓身,厚圓唇口,直頸,頸下起一圈小圓領(lǐng),溜肩,橢圓腹,高圈足。瓶內(nèi)和足內(nèi)施淡松綠釉,底部中央留白,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瓶口繪變形回紋一周,頸部繪纏枝靈芝紋,領(lǐng)上為垂蓮瓣紋,接肩頂如意云頭一周,瓶腹繪纏枝蕃蓮紋,中間為一朵盛放的蓮花,有綬帶暗八仙紋環(huán)繞四周,瓶腹底為五色蓮瓣紋一周,圈足外繪變形回紋一周。瓶頸兩側(cè)貼卷草式螭龍形耳,瓶腹兩側(cè)再貼一對螭龍形耳,施礬紅彩,以青花作點(diǎn)綴。
圖片
此瓶屬于乾隆款斗彩器中最為精致的一類,其設(shè)色淡雅,施彩細(xì)致,并引入金彩作點(diǎn)綴,華貴富麗。本瓶品相極佳,器形特殊,紋飾描繪精細(xì),應(yīng)為孤品。

圖片

19

清嘉慶 青花金紅彩龍紋「懋勤殿」銘大印盒(250-350萬)

直徑23厘米 六字篆書款

來源:

倫敦蘇富比,1977年12月13日,拍品539號

圖片
此盒作扁圓狀,淺挖足,內(nèi)施透明釉書青花「大清嘉慶年制」篆書款。盒蓋面作青花祥云地,繪金彩三爪龍一對,有礬紅神火從龍身發(fā)出,二龍中間寫金框金彩篆書「懋勤殿」三字,并以礬紅勾邊。盒腹外壁同樣作青花祥云地,繪兩條金龍,以礬紅勾勒神火。
圖片
本盒體直徑逾20公分,遠(yuǎn)較常見璽印盒直徑5.5-12.5公分為大,其寬大扁圓盒身所盛印泥平淺,尤其利于大型璽印鈐用,為清宮懋勤殿鈐印寶璽所特制專用。懋勤殿位于紫禁城內(nèi)干清宮西廳,為存放當(dāng)朝正在使用的寶璽之場所。清代乾隆、嘉慶二位皇帝常在此批闖奏本、鑒賞書畫。據(jù)《國朝宮史續(xù)編》嘉慶間《寶藪》一冊,所載寶璽多至九百余方,貯懋勤殿。因此在清代,每當(dāng)內(nèi)府書畫鑒定之后,都要將其交到懋勤殿鈐印寶璽。同時自乾隆九年起,在懋勤殿中編修《石渠寶笈》、《天祿琳瑯》、《秘殿珠林》、《西清古鑒》等書。尤其嘉慶即皇帝位后,《秘殿珠林》、《石渠寶笈》三編的編纂工作均在懋勤殿完成,或即本品制作之緣起。印泥盒所飾龍紋三爪,與盒底「大清嘉慶年制」款識相配,表明系嘉慶四年之前,乾隆皇帝身為太上皇訓(xùn)政時期,為嘉慶皇帝御用而制。
圖片
其他已知「懋勤殿」大印盒包括:清宮舊藏一件,其盒內(nèi)仍存有故時朱砂印泥,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文玩》,香港,2009年,圖版288號;香港佳士得1987年1月13日拍賣一件,拍品519號;Abigail Adams舊藏,紐約佳士得2006年3月29日拍品445號,現(xiàn)藏衡齋,2014年曾于上海佳士得《不惑》展覽展出,見展覽圖錄圖版35號;紐約蘇富比1985年6月4日拍賣一件,拍品77號,以及與其成對之作,為藝德堂舊藏,2021年5月28日于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2947號;以及美國紐瓦克博物館舊藏一件,2024年3月21日于紐約蘇富比拍賣,拍品116號。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另藏有另一件嘉慶款大印盒,盒蓋上繪褐綠彩二龍戲珠紋,見《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藏瓷》,香港,1993,圖版180,181。
圖片

20

清光緒 凸雕礬紅彩描金魚龍幻化圖天球瓶(50-80萬)

高53.5厘米

圖片
瓶口微撇,長頸,圓腹。通體白地礬紅彩描金裝飾。通景浮雕五爪龍游弋于云海之中,一紅色鯉魚迎龍口吐而出的水瀑魚躍而上,為魚龍幻化故事之表現(xiàn)。四周祥云、火珠飄浮。
圖片
此器的獨(dú)特之處不僅在于其高浮雕工藝,亦為罕見的海水三鯉紋,未見相同例子的著錄。高浮雕龍紋天球瓶創(chuàng)燒于雍正朝,如區(qū)百齡珍藏中之黑地堆刻五彩描金龍紋天球瓶,于香港蘇富比1978年5月23日拍賣,拍品163號(圖一)。其他光緒例子包括礬紅描金、黑彩點(diǎn)睛的龍紋,均不如此器的雕劃細(xì)膩,見一件光緒款龍紋大盤(口徑34.5公分),錄于Gunhild Avitabile著《From the Dragon's Treasure》,倫敦,1987,89頁,圖版123。

圖片

21

民國 粉彩喜上眉稍紋瓶(15-25萬)

高32厘米

來源:

香港蘇富比,1977年5月16日,拍品227號

圖片
瓶直口,短頸,溜肩,斂腹,圈足。通體粉彩紋飾。地上雙白兔草間覓食,梅樹盛放,樹底圍靈芝、青綠山石、以及粉白、粉紅、礬紅薔薇等,遠(yuǎn)處一株粉紅百合。底心飾青花雙圈。應(yīng)為訂燒而特制之準(zhǔn)備。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