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知道你在看喲 ![]() 01 物之殊,形氣異,芳之芬之,馨之香之,鬱之馥之,氣之在在。其嗅能之,其能宣,其可散,其為疎,其果化也。凊者清利,酸者斂收,貞其化於味。 (1)異:yì,“異”的繁體字。 (2)鬱:yù,“郁”的繁體字。 一、推動作用 氣是活力很強的精微物質(zhì),具有激發(fā)和推動作用?!端貑枴ち⒅即笳摗分小皻庥袆購?fù),勝復(fù)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變”,氣具有即克制與反克制作用?!端貑枴り庩枒?yīng)象大論》“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氣的克制與反克制作用,亦即陰陽的矛盾運動?!夺t(yī)方考,氣門》“氣血,人身之二儀也,氣為主而血為配。故曰:氣化即物生,氣變即物易,氣盛即物壯,氣弱即物弱,氣正即物和,氣亂即物病,氣絕即物死。是氣之當(dāng)養(yǎng)也明矣”,《醫(yī)門法律,先哲格言》“人之生死由乎氣”,說明氣本身的相互作用,是推動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力。 二、溫煦作用 《難經(jīng)·二十二難》有言:“氣主煦之”,氣體內(nèi)熱量的來源,其溫煦作用是通過激發(fā)和推動各臟腑器官生理功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來實現(xiàn)的?!顿|(zhì)疑錄》“人體通體之溫者,陽氣也”,氣的溫煦作用是通過陽氣的作用而表現(xiàn)出來的?!蹲x醫(yī)隨筆·氣血精神論》“衛(wèi)氣者,熱氣也。凡肌肉之所以能溫,水谷之所以能化者,衛(wèi)氣之功用也”,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陽氣稱之為少火,所謂“少火生氣”?!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贰瓣枤庹?,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質(zhì)疑錄》“氣為生人少火,立命之本也”。陽氣對人體的生長壯老也很重要。 三、防御作用 人體機能稱正氣,用“正氣”代表人體的抗病能力,用“邪氣”標示一切致病因素,用正氣不能抵御邪氣的侵襲來說明疾病的產(chǎn)生?!端貑枴ご谭ㄕ摗贰罢龤獯鎯?nèi),邪不可干”,《素問·評熱病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人體臟腑經(jīng)絡(luò)機能旺盛則抗病能力旺盛,即正氣強盛?!夺t(yī)門法律·先哲格言》“氣得其和則為正氣,氣失其和則為邪氣”,氣分陰陽,陰陽相輔相成,相互激蕩,彼此合和,萬物便“沖氣”合和而化生氣。 四、固攝作用 氣具有對血、津液、精液等液態(tài)物質(zhì)的穩(wěn)固、統(tǒng)攝,以防止無故流失的作用?!端貑枴ふ{(diào)經(jīng)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素問·生氣通天論》“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枏姴荒苊埽帤饽私^”,機體陰陽平衡標志著健康,陽氣若失常而不固,陰氣就會耗傷衰竭,引起疾病甚至死亡。平衡失調(diào)意味著生病。 (五)營養(yǎng)作用 水谷精微為化生氣血的主要物質(zhì)基礎(chǔ)?!蹲x醫(yī)隨筆·氣血精神論》“衛(wèi)氣者,本于命門,達于三焦,以溫肌肉、筋骨、皮膚”,衛(wèi)氣溫養(yǎng)肌肉、筋骨、皮膚、腠理?!夺t(yī)旨緒余·宗氣營氣衛(wèi)氣》“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婦人良方·調(diào)經(jīng)門》“營者水谷之精,和調(diào)于五臟,灑陳于六腑,乃能人于脈也……灌溉一身”,《醫(yī)旨緒余·宗氣營氣衛(wèi)氣》“人于經(jīng)隧,達臟腑,晝夜?fàn)I周不休”,營氣化生血液,以營養(yǎng)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六)氣化作用 氣化是氣的運動變化,即陰陽之氣的變化。《素問·氣交變大論》“歲候,其不及太過,而上應(yīng)五星。……承天而行之,故無妄動,無不應(yīng)也。卒然而動者,氣之交變也,其不應(yīng)焉。故曰:應(yīng)常不應(yīng)卒。此之謂也。帝曰:其應(yīng)奈何?岐伯曰:各從其氣化也”。《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陰司天為熱化,在泉為苦化,不司氣化,居氣為灼化”?!端貑枴り庩枒?yīng)象大論》“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精化為氣”。 釋譯: 世間萬物的特性、形態(tài)、氣息各有差異,有的散發(fā)出芬芳的香氣,有的則帶有清香的氣息,有的是濃濃郁的香味,這些氣味無處不在。 這些氣味不僅可以被嗅到,還有宣發(fā)、散播的能力,使得整個環(huán)境都充滿了這種氣息。然后,這些氣味味變得稀薄,最終消失。 所以,清涼的氣味讓人感覺清新,酸味具有收斂的作用,不同的味道能夠穩(wěn)定地轉(zhuǎn)化為特定的感受。
02 質(zhì)有卞度,曰酸,曰鹹,曰斥。酸曰:淡、沃、龢、峊、散五。鹹曰:陳、鹵、淫、實、殭五。斥曰:坼、巴、圭、泥、除五。 (1)卞:biàn ,“卞”指法,法度,《字彙·卜部》:“卞,法也?!?,《玉篇》:卞,法也?!稌ゎ櫭罚郝恃蟊濉?o:p> (2)鹹:xián,“咸”的繁體字。 (3)峊:fù,古同“阜”。盛,多,大。 (4)鹵:lǔ,“鹵”的繁體字。制鹽時剩下的黑色汁液;用五香咸水或醬油等濃汁制作食品。 釋譯: 物質(zhì)有特定的味道,分為酸、咸和斥三種基本類型。 酸味細分為五種類型:淡、沃、龢、峊、散,較為柔和為“淡”,較為濃郁為“沃”,較為溫和的為“龢”,帶有刺激性的為“峊”,容易揮發(fā)的為“散”。 咸味細分為五種類型:陳、鹵、淫、實、殭,較為陳舊的為“陳”,鹽分較高的為“鹵”,較為濃烈的“淫”,較為飽滿的為“實”,較為干燥的為“殼”。 斥味細分為五種類型:坼、巴、圭、泥、除,帶有破裂的為“坼”,帶有粘連的為“巴”,尖銳的為“圭”,厚重的為“泥”,有清除特征的為“除”。 03 故物擇土立榮枯,植根地克華槁。圜周之藏,人安得異?衡有程則,質(zhì)性為始。量其形,覽其態(tài),度寒熱,察盛衰。 (1)擇:zé,“擇”的繁體字。 (2)覽:lǎn,見“覽”。 (3)態(tài):tài ,“態(tài)”的繁體字。 《周易·系辭上傳》:“生生之謂易”,生命不斷生長變化的過程,反映了宇宙間生命生長的本質(zhì)。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位東方。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數(shù)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戶。祭先脾。東風(fēng)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描述了春天到來時自然界的變化,包括動物開始蘇醒、植物開始生長等生長狀態(tài)。 《呂氏春秋·盡數(shù)篇》:“天地萬物之?dāng)?shù),至于不可勝數(shù)。數(shù)之不能更也,而時之不能止也” ,自然界中萬物的數(shù)量之多,以及它們隨時間不斷生長變化的狀態(tài)。 釋譯: 萬物的生長衰敗,榮枯盛衰,取決于所在的土壤和扎根的地方。萬物皆遵循生物循環(huán),人怎能不同? 萬物生物盛衰皆有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皆源于內(nèi)存的本質(zhì)。 測量外形尺寸,觀察外觀,測量溫度,觀察生長狀態(tài),以此來綜合判斷其是否處于旺盛期或衰退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