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貝爾獎得主亨利克·顯克微支說: “人們不太看重自己的力量,這是他們軟弱的原因?!?/p> 生活中,我們總會試圖以各種方式為自己尋求安全感,但可怕的是越用力追尋,內(nèi)心越?jīng)]有安全感。 歸根結(jié)底,是因為我們總想從外界獲取,卻忽視了自己的能力。 其實,安全感不應(yīng)該是別人給我們的,而是我們要懂得自我供給。 因為真正的安全感,永遠只能自己給自己。 01安全感寄托于他人,不靠譜《少有人走的路》中說:“人生唯一的安全感,來自充分體驗人生的不安全。” 依靠從別人那里要來的安全感,只會讓你失去獲得真正安全感的可能。 曾看過這樣一個紀(jì)實節(jié)目。 主人公從來沒有一份工作可以做得長久,不是嫌棄工作時長太久,就是工資太低。 父母經(jīng)營著一家早餐店,他干脆打著在店里幫忙的旗號開始啃老,把店里每月大部分的收入都放入了自己的口袋里。 幾年后,父母的身體相繼出現(xiàn)了問題,無法撐起店面,靠啃老的他也沒有了生活的來源。 如今,親戚朋友對他失望至極,沒有人愿意再幫他,結(jié)婚多年的妻子也把他視作累贅,提出了離婚。 曾經(jīng)在父母身上獲取的安全感只是一時的舒適,卻不知會換來長久的困境。 直到離開庇護后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一無所長,早已失去了應(yīng)對生活的能力。 愛默生說:“ 如果一個人沒有遭遇過苦難,并且有效地克服它們,那么他就還沒有學(xué)會如何來生活?!?/p> 陶瓷易碎,是因為甘做裝飾;鋼鐵需要千錘百煉,是為了可以抵抗攻擊。 只有獨自面對過生活的難題,經(jīng)歷過人生的捶打才能練就一身鎧甲。 作家蔡瀾曾在書中分享過一件事。 蔡瀾在酒樓喝茶時,看到門口有一位年輕人扮成一個小丑。 他用手中的氣球折成各種小動物送給小朋友。 在和對方聊天中得知,這位年輕人還有一份寫字樓送信的工作,因為生活壓力大,想多掙點錢。 蔡瀾問:“誰教你的手藝?” 年輕人回答:“沒人教,自己拿書慢慢琢磨出來的,也不是很難,就算一時半會學(xué)不會,多學(xué)一下,總能學(xué)會?!?/p> 蔡瀾又問他:“酒樓是怎么知道你會組合氣球,又怎么會請你來呢?” 年輕人解釋說:“一家家地找過去表演給人家看,總能找到的?!?/p> 蔡瀾交談中還發(fā)現(xiàn),年輕人的工作收入和外快收入加起來每個月可以達到1萬多元。 一個人的安全感,從來都是來自自己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別人的保護。 弱者,總是期待被救贖;強者,忠于自己自給自足。 只有放棄依賴,才能回歸自我,獲得真正的安全感。 02安全感靠自己,才踏實曾看到一位網(wǎng)友分享的故事:她是一名普通文員,因為家境不好,想找一個可以讓她衣食無憂的老公做依靠。 她的男友每月收入過萬,生活算是綽綽有余,男友也承諾以后努力給她優(yōu)渥的生活。 她很慶幸自己找到了一個依靠,甚至覺得自己賺得不多,還不如靠男友養(yǎng)活,最后,她干脆辭職在家。 無論從經(jīng)濟上還是生活上都越發(fā)依賴男友。什么事情都要找男友解決,就連訂外賣這件事情,都要男友給安排好。 時間長了,男友越來越不耐煩,不僅對她進行經(jīng)濟上的把控,還在言語上刻薄。因此兩人經(jīng)常爭吵。 一次爭吵中,男友疾言厲色地對她說:“你花著我給你的錢,你有什么資格有意見?!?/p> 這也讓她終于明白,沒有誰能對自己負(fù)責(zé),人只能靠自己。 知乎上有人曾提出這個問題:你又是什么時候意識到人這一生只能靠自己的? 網(wǎng)友們給出了形形色色的回答: 父母生病,發(fā)現(xiàn)背后已經(jīng)空無一人的時候; 能夠依靠的人在身邊,卻依靠不了的時候; 每一個迫切需要幫助,卻沒人能幫的時候…… 生活中我們總是試圖用各種方法尋找安全感。 但會發(fā)現(xiàn),一味地依賴別人,會讓我們的內(nèi)心更加不安。 看過這么一句話:“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nbsp; 其實,連我們自己都不能肯定“他”是否會離開,亦不能決定“他”給予我們多少安全感。 若一味把安全感寄托他人,那注定是一場概率極低的賭注。 最后留給自己的,很可能是一場空。 03能力越強,安全感越足非常喜歡一句話:“一個內(nèi)心真正有安全感的人,是重視自己的能力提升,而不是在意別人給了什么。” 深表認(rèn)同,成年人的安全感,源于自己的真本事。 無論生活還是工作,亦或是感情,唯有自己有能力、有價值,才能站穩(wěn)腳跟。 自己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少安全感。 1、有獨立的能力 過度依賴他人不僅會讓自己失去獨立的空間和自由,更會讓對方感到壓力和負(fù)擔(dān)。 而獨立的人,卻能在獨處中找尋到內(nèi)心的寧靜與力量。 懂得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在孤獨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這種獨立的精神世界,也讓自己在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時更加從容和自信。 梁文道曾說:“一個女人一定要有自己過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別人沒法拿走的東西,這很重要。” 這種能力不僅包括物質(zhì)上的獨立,更包括精神上的獨立。 當(dāng)我們擁有了獨立的精神世界,便無需再依賴他人的陪伴和認(rèn)可來獲得安全感。 我們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和方式,享受屬于自己的美好時光。 2、有改變的能力 楊絳曾說:“人生一世,需有三個自覺,無非是認(rèn)識自己,洗練自己,自覺自愿地改造自己?!?/p> 這種自我改造的過程雖然艱辛,但正是這些努力讓我們變得更加優(yōu)秀和強大。 如此,也會發(fā)現(xiàn)改變現(xiàn)狀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難,只要我們愿意付出努力并付諸行動。 而每一次的改變都可能成為我們的加分項。 無論是學(xué)習(xí)新技能還是拓展新領(lǐng)域,都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和充滿可能性。 3、有賺錢的能力 賺錢的能力,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它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和自由。 羅伯特·清崎說:“沒有實現(xiàn)財務(wù)自由之前,你無法體會自由的真諦。” 財務(wù)自由,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 但在賺錢的道路上,成長比財富更值錢。 所以想要賺錢,必須先讓自己值錢。 投資大師巴菲特在采訪中說: “沒有人能夠奪走你自己內(nèi)在的東西,最好的一項投資就是投資自己?!?nbsp; 一個人花在自己身上的時間,決定了他人生的走向和所能到達的高度與創(chuàng)造出的財富。 所以不斷投資自己,增加知識儲備,開闊眼界,磨練技能,就是在投資自己賺錢的能力。 作家劉同在《誰的青春不迷?!窌袑懙溃?/p> “任何事情,不要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無論是情感還是工作,否則唯一的結(jié)果便是措手不及,安全感只能自己給自己。” 安全感不是隨時隨地就會有的,亦不是隨心所欲就可以從別人身上獲取。 一個人若總是將希望寄于他人,即便別人給予再多,也很容易患得患失。 有道是,天不渡人,人需自渡。 安全感,唯有從我們自身供給,不斷自我深耕,自我豐富。 隨著能力逐漸增強,它才會長在我們的血肉里,生活也才會更踏實。 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在色彩識人心理學(xué)角度分析“過度依賴”、“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是在原生家庭中,父母愛的缺失造成孩子難以建立“安全感”而變得自卑、怯懦以及過度依賴。 成年后總會想從對方身上彌補心中缺失的安全感以及愛;總會覺得自己不夠好,而向?qū)Ψ剿魅∩婧蜕畹闹c。所以把自己鎖在安全感的牢籠里,不能很好地處理在感情中與對方的關(guān)系。 那么我們該如何打開牢籠,獲得真正安全感呢? 在彩虹之門療愈空間中,色彩心理療愈師會引導(dǎo)我們看到真實的自己,那個需要被愛、被理解、被看見、被贊賞的自己; 再運用色彩療愈技術(shù)清理、釋放內(nèi)心深處的恐懼,讓焦慮、恐懼在身體內(nèi)可以自然流動,這樣它才能慢慢消失,情緒才能恢復(fù)平穩(wěn),完成和父母之間的鏈接,掌握情緒開關(guān),將力量重新拿回到自己身上。 不再把依賴當(dāng)成愛,明白愛是給予不是索??;不再向外尋求肯定,而是向內(nèi)尋求安全感。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當(dāng)你有能力愛自己時,你會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擁有終極安全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