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善易者不卜 1.善易者不卜,這是荀子的話。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善易者,是懂得人生規(guī)律的人,知道成功法則的人,洞悟幸福真諦的人,這樣的人生,是不再需要把易學當作盲者之杖,扶著它于黑暗之中摸索的。 2.而我們要在《易經》這部古老的秘笈中尋找的,就是天地自然與人類社會的普遍規(guī)律與法則,不知道這些規(guī)律法則的人,就如同于黑夜之中行走的盲者,舉目所見唯有一片黑暗,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何以會是這樣,更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走向何方。知識與思想猶如黑暗之中的明燈,可以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讓我們避開險阻,走上坦途,盡早地抵達人生幸福的彼岸。 第一章,已經使用說明書 1.什么叫《易經》? “易”是指變化,指簡易的意思。 "經"是規(guī)律,是法則,是方法。 "易經"的意思,就是“變化的規(guī)律和法則”。 《易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學知識體系,是專門研究變化規(guī)律的學問。不管是什么事物,天地萬物,宇宙自然,人類社會,過去未來,只要它在變化,就歸入到了《易經》的研究范疇之內。 2.《易經》能夠傳承近三千年而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不是因為它神秘,而是它的實用價值。 孔子說:天不變,道亦不變。只要事物的本質沒有改變,那么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法則就不會改變。自然世界如此,人類社會也是如此 3.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極于空無中莫名其妙地出現,無中生出了有,因為“有”才導致了“無”的出現,這種對立統(tǒng)一,使得我們在觀察與研究的時候必須要關注于矛盾的雙方,雙方就是兩儀。這種結論是非此即彼的,只有兩個選擇項,沒有第三個,也沒有第八個,所以太極只能生出兩儀,生不出來三儀甚至八儀。 于是“有”和“無”,或稱陰和陽這兩種力量就開始了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疊加,兩種力量的組合方式,必然的是四種結果。 第一種:兩陽組合。 第二種:兩陰組合。 第三種:兩陽組合中,一陽化陰。 第四種:兩陰組合中,一陰化陽。 這四種結果,就稱之為四個“相”。 為什么要叫四相呢? 相是指一種中間狀態(tài),一種游離于事物與變化本身的存在,是用來說明事物與變化本身的。 相是一種正在進行時,變化已經開始,但還沒有形成結果,這種剛剛進行到一半的狀態(tài),就稱之為相。對這種還沒有最后結果的中間狀態(tài)的關注,只是分析問題的一個方法,而不應該成為分析問題的目標,所以佛家勸我們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一切都只是一個過程,唯其對本質的追蹤觀察與研究,才是最有意義的。 嚴格意義上來說,"相"是不存在的,是我們觀察能力不足所形成的一種錯覺,比如說一朵花開放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朵美麗的靜止的花,而實際上,這種花卻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的,我們所看到的靜止狀態(tài)根本就不曾存在,用照相機拍攝到的美麗畫面,只是這種變化的一個截圖,是一個假象,一個虛象。 假象和虛象,只是事物變化中的一個不曾存在過的狀態(tài),說到底,仍然只是一種趨勢。 這種趨勢繼續(xù)發(fā)展,就是八卦。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 太極:是概念的出現。 兩儀:是概念發(fā)展的趨勢。 四相:是一個行將要結果的中間狀態(tài)。 八卦,是最終的結果。 4. |
|
|
來自: 李海林zkuhlov2 > 《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