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呂后大肆迫害劉邦兒子的時候,劉恒躲過一劫。 在被功臣元老集團迎立為皇帝以后,短短的幾年間,他就兵不血刃的除掉了所有皇權(quán)的威脅,穩(wěn)住了皇位。 要知道,劉恒做皇帝的時候,年僅23歲,并且,他在之前的十六年間,一直在漢帝國的北部邊疆代國做國君。 當劉恒除掉了齊王一系三兄弟和功臣元老集團對他的威脅的時候,也不超過30歲。 這一切,劉恒是怎么做到的呢?這都要從劉恒的母親薄姬說起。 一、薄姬對劉恒的影響 《史記·外戚世家》簡單介紹了薄姬的一些情況。 薄姬的父親是吳地人,秦朝時與前魏王室宗族的女子魏媼私通,生下了薄姬。 薄姬慢慢長大,當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諸侯蜂起的時候,魏豹做了魏王,于是魏媼就把女兒薄姬送到了魏王的宮里。 魏媼曾讓許負給薄姬看相,許負說,薄姬當生天子。 薄姬回去后,就把許負的話跟魏豹說了,魏豹心里高興,就背叛了劉邦,與項羽聯(lián)合。 后來,魏豹被劉邦俘獲,又被劉邦手下所殺。 薄姬被劉邦召入宮中,但一年多也沒有獲得寵幸。 后來,劉邦的寵姬管夫人和趙子兒向劉邦推薦薄姬,于是,劉邦當天就召見了薄姬。 薄姬說:“昨天晚上臣妾夢到蒼龍盤在我的肚子上?!?/span> 劉邦一聽,樂了,說:“這是顯貴的象征,今晚我就為你成全了吧!” 沒想到,就這一次,薄姬竟然懷孕了,后來生下一個男孩,就是劉恒,當時楚漢戰(zhàn)爭還沒結(jié)束呢。
薄姬劇照 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薄姬不是一般家庭出身。 薄姬的母親是戰(zhàn)國時期魏國宗室之后,薄姬的父親是做什么的,史書沒有記載。但是很顯然,薄姬的父親也并非等閑人,因為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魏王宗室就算再衰弱,也比一般的老百姓家族強大得多。 我們重點來看一下薄姬的母親魏媼。 魏媼是個不安分的人。 跟吳地薄氏男子私通,這是身體心靈不安分。 當薄姬長大以后,魏媼把女兒送到魏王豹的宮里,這是政治投資,身家命運不安分。 在母親的計劃中,薄姬完全順命。 后來薄姬做了魏王豹的妃子,很可能,她還挺受寵,不然她的話魏豹會聽? 在被劉邦納入宮中之后,一年多,劉邦一直沒有寵幸薄姬,是何緣故?不清楚,可能薄姬并不能歌善舞,也可能薄姬太低調(diào)了。 但薄姬見劉邦的時候,一句“昨暮夜妾夢蒼龍據(jù)吾腹”,顯示了她很懂人心,她所說的就是劉邦最愛聽的,劉邦能不為她成全嗎?但就這一次,薄姬竟懷孕了。 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夢蒼龍據(jù)吾腹。”高帝曰:“此貴徵也,吾為女遂成之?!币恍疑?,是為代王。其后薄姬希見高祖。 ——《史記·外戚世家》 不能不說,劉恒就是天作之合的結(jié)晶。 劉邦睡了薄姬一次,以后就不再召見她。 這里很關(guān)鍵。 劉邦為何寵愛戚夫人?因為戚夫人能歌善舞?因為戚夫人會下圍棋? 是,但不是關(guān)鍵。 關(guān)鍵在于,劉邦每次從戰(zhàn)場上回來的時候,總能從戚夫人那里得到無限的慰藉,身心靈能夠得到最好的調(diào)整。 劉邦為何晚年不再愛發(fā)妻呂雉?因為呂雉為人剛毅,劉邦要的感情慰藉,她那里沒有。 那么,劉邦愛薄姬嗎?肯定不愛。 為何?不待見她嘛! 為何不愛呢?因為不合拍。 劉邦本身剛強有力,所以他不再愛剛毅的發(fā)妻呂雉;而是愛甚解人意的戚夫人。 同樣的,劉邦本身足智多謀,所以他不愛心機叵測的薄姬。 劉邦什么人?點子大王張良和奇計大王陳平都被他拿捏在手里,薄姬的心思他能看不透? 就像李世民敬愛賢惠的長孫皇后,不愛狠辣的武則天一樣。 劉邦也不愛跟他有些相仿的薄姬。 薄姬大概率是悶騷型的女人。
薄姬、劉恒劇照 薄姬的不顯山不露水,不管是遺傳也好教育也罷,對她兒子劉恒的影響很大。 當呂后迫害以戚夫人為首的劉邦寵姬的時候,薄姬因為很不受寵,就被呂后放了一馬,很幸運的與兒子劉恒去了代國,成為代王太后。 在代地,一待就是十六年。 十六年間,薄姬跟兒子做了什么,史書沒有記載。 但很顯然,他對兒子的教育很成功。 漢文帝的全稱“漢孝文帝”,“孝”就是漢文帝對母親的回報。 在呂后高壓打擊迫害劉邦子嗣的時候,薄姬和兒子劉恒憑借著高超的政治智慧,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他們能活到最后,絕不是偶然的。 要知道,到呂后駕崩的時候,劉邦的八個兒子中,就剩下兩個了。 一個是代王劉恒,一個是淮南王劉長。 淮南王劉長之所以活了下來,并不是因為他自己多厲害,而因為他是呂后的養(yǎng)子。 這樣看來,劉邦八子中,唯一憑借政治能力活下來的,也就劉恒自己了??! 后來,劉恒做了皇帝,偶然嗎?當然不。 我舉兩個例子,你就知道,薄姬、劉恒母子真的很厲害。 第一個,呂后當政的時候,大力推進劉呂聯(lián)姻。 劉澤、劉章、劉興居等人都配了呂氏女子做夫人。 趙王劉如意死后,劉邦的第六子淮陽王劉友被呂后改封為趙王,劉友不愛呂后給配的呂氏女子,于是呂氏王后備受冷落,所以她就在呂后面前進讒言,陷害劉友。之后,呂后召劉友進京,幽禁了劉友,劉友就被活活的餓死。 劉友死后,呂后改封梁王劉恢做趙王,呂后配相國呂產(chǎn)的女兒給劉恢做王后,呂氏王后仗著呂后給自己撐腰,毒死了劉恢的寵妃,劉恢悲痛異常,在寵妃死后僅僅六個月,就殉情而死。劉恢死后,呂后派人去通知代王劉恒,要改封他做趙王,劉恒辭謝了,說,愿意為嫡母守邊疆。 我們來分析一下。 呂后在給諸位劉氏宗親配呂家女子的時候,也不會忘了給代王劉恒配一位呂氏女子做王后,雖然史書沒有記載,但這是必然的。 但你看劉恒的表現(xiàn)是怎樣的呢? 劉恒跟呂氏王后生了四個男孩(可能還有女孩)。 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史記·外戚世家》 如果劉恒跟呂氏王后不恩愛的話,能生這么多孩子? 那么有人說,劉恒碰上好運了,呂后給配的就是他喜歡的?劉友、劉恢都沒有遇上感情相投的,劉恒遇上了。 是嗎?肯定不是。 最大的可能性是,劉恒非常能壓抑自己的情感,他非常會哄女人開心。 呂氏代王后是呂后安排來監(jiān)視劉恒的,也是劉呂聯(lián)姻的一個砝碼,卻被劉恒給化解了。 他成功地“策反”代王后,使她成為自己人。 跟那位不會變通的劉友、太重感情的劉恢一比較,在政治上,劉恒不知道要高多少個段位?。?/span> 其實,迫害劉邦的子嗣,并不是呂后的目的,她的目的是通過大力推進劉呂聯(lián)姻而達到利益共享的目的。 但以劉友、劉恢為代表的劉邦子嗣都不配合,所以,呂后才大開殺戒。 劉恒非常配合,所以,呂后焉有再殺他的道理? 再者,劉恢死后,呂后告訴劉恒,要改封他做趙王,劉恒辭謝了。 劉恒為何辭謝?因為呂后在不久之后就封了侄子呂祿做趙王,這是大臣們共推的,很可能,這個信兒也被劉恒知道了,所以他怎么肯趟這個渾水? 以上就是劉恒在榮登大寶之前的種種操作,劉恒作為天造英才已經(jīng)初露端倪。 上天訓練他23年,就是為了讓他在做皇帝以后的23年,成為社稷之福。 下面你來看看劉恒在做皇帝之后的種種權(quán)謀表現(xiàn),值得有志干成一番事業(yè)的人學習借鑒。 二、劉恒深通政治權(quán)謀 1.公事公辦,規(guī)規(guī)矩矩,小心謹慎 前文我們講過,漢文帝在接到中央政府官員要迎立他做皇帝通知的時候,不是欣喜若狂,而是查驗再查驗。 他先是聽取了郎中令張武和中尉宋昌的意見。 張武說不可以去,怕是有詐。 宋昌說,可以去,并給出充分理由。 劉恒仍然拿不定主意,就跟母親薄太后商量,但還是定不下來。 接下來,請法術(shù)師來給占卜,得到的卦象是大吉。 劉恒仍然不放心,就派舅舅薄昭去京城查驗,薄昭帶回來平安的消息以后,劉恒才啟程。 當劉恒一行七人到了距離京城不遠的高陵縣時,就停了下來,然后派宋昌驅(qū)車進入長安觀察事態(tài)有無變化。 這一切的行動,都表明劉恒是一個非常小心謹慎的人。 小心謹慎是政治家的必備素養(yǎng)之一。 代王劉恒到了渭橋以后,群臣都來拜見。 太尉周勃上前說:“我有些事情想單獨向大王稟報?!?/span> 你看看宋昌的反應(yīng),宋昌說:“你要說的如果是公事,就請公開說;如果是私事,大王不受理私事?!?/span> 一句話把周勃給頂回去了。 這是什么意思?少在這里給我邀功,你迎立我做皇帝,難道不是公事嗎?你還想要好處費嗎? 常言道:“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我對你無所求,所以,我當然能夠挺直腰桿說話。 劉恒把周勃給頂回去,也是為著將來不受制于周勃鋪路。 2.時不時找刺頭的茬,讓他們不敢放松警惕 漢文帝即位以后,就任命周勃做了當時全國最大的官:右丞相。 每一次朝會之后,周勃都是得意洋洋的快步走出朝堂,連漢文帝都目送他離開。 過了一段時間以后,漢文帝已經(jīng)熟悉了政務(wù)。 在一次朝會上,漢文帝問周勃:“全國一年中判決的案件有多少?” 周勃趕忙謝罪說:“不知道?!?/span> 漢文帝又問:“全國一年中錢糧的開支收入有多少?” 周勃又說不知道,急得汗流浹背。 于是,漢文帝轉(zhuǎn)問左丞相陳平,陳平對答如流。 周勃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陳平,所以,過了一段時間,就辭去了右丞相的職務(wù)。 我們來分析一下。 讓周勃做右丞相是不是漢文帝的本意?不是。 為何?周勃作為功臣元老大臣的代表,是漢文帝打壓和分化的對象,不是提拔的對象,因為他們剛剛掀起了一場政變,殺掉了少帝和諸呂,所以,打心眼兒里,漢文帝非常忌憚他們。 但因為迎立代王劉恒做皇帝,周勃的功勞第一,所以,漢文帝又不得不任命周勃為右丞相。 在朝堂上問周勃實際問題,讓周勃當眾出丑,其實就是以公事來報復(fù)周勃,讓他知難而退。 周勃辭去右丞相以后,陳平獨自擔任丞相一職。 這樣過了一年多,陳平去世。漢文帝又讓周勃出任丞相,周勃傻顛顛的又來了。 周勃第二次擔任丞相一年多以后,漢文帝讓他帶頭到封國去,于是周勃被免去丞相一職,回到封地。 回到封國以后,周勃過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甚至連河東郡守和郡尉巡視絳縣的時候,周勃都命令家人手持武器來會見。 后來,有人告周勃謀反,周勃被抓到獄里,受到獄吏的羞辱。 周勃拿出大量錢財買通獄吏,賄賂薄昭,又通過公主和薄太后的關(guān)系,才得以出獄。 周勃出獄以后,長嘆一聲:“我曾經(jīng)統(tǒng)帥千軍萬馬,怎么知道獄吏的尊貴啊?” 是獄吏尊貴嗎?當然不是。 獄吏所代表的是皇權(quán)。 戰(zhàn)場上雄姿勃發(fā)的大將,在皇權(quán)面前必須低頭下拜。 漢文帝報復(fù)了周勃,氣也出了,目的也達成了。 這叫什么?積小驚成大驚,嚇死你;聚小過成大過,判死你。
3.直接向普羅大眾頒布政令,授以恩惠,把自己和大漢朝、廣大群眾用糖粘在一起 漢文帝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深知百姓疾苦對政權(quán)安定的價值。 在漢惠帝和呂后當政的時候,漢政權(quán)已經(jīng)開始實行惠民政策,但到了呂后當政的后期,呂后的精力大多放在了政治斗爭上,所以惠民政策沒有更深入的進行。 漢文帝坐穩(wěn)了皇位以后,繼續(xù)從漢惠帝就開始的惠民政策。 漢文帝下詔賑濟鰥寡孤獨等真正有需要的人。 他還賜予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各樣的禮物。 詔曰:“方春和時,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樂,而吾百姓鰥、寡、孤、獨、窮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憂。為憫父母將何如?其議所以振貸之?!庇衷唬骸袄险叻遣慌?,非肉不飽。今歲首,不時使人存問長老,又無布帛酒肉之賜,將何以佐天下子孫孝養(yǎng)其親?今聞吏稟當受鬻者,或以陳粟,豈稱養(yǎng)老之意哉!具為令?!庇兴菊埩羁h道,年八十已上,賜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賜帛人二匹,絮三斤。賜物及當稟鬻米者,長吏閱視,丞若尉致。不滿九十,嗇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稱者督之。刑者及有罪耐以上,不用此令。 ——《漢書·文帝紀》 漢文帝繼續(xù)減輕老百姓的田賦負擔,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和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漢文帝曾兩次“除田租稅之半”,把先前的田租由十五稅一改為三十稅一,到了漢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漢文帝甚至免除了田租。 到漢景帝即位以后,田租又恢復(fù)了,不過還是三十稅一,從此,三十稅一成為漢代田租的定制。 漢文帝也著力減輕徭役。漢文帝“偃武行文”,“丁男三年而一事”,即漢代成年男子的徭役改為每三年服役一次。這在整個封建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輕徭政策為漢帝國的人丁興旺奠定了基礎(chǔ)。 至孝文皇帝,閔中國未安,偃武行文,則斷獄數(shù)百,民賦四十,丁男三年而一事。 ——《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 漢文帝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但是也沒有盲目的抑制商業(yè),相反,他在一定程度上鼓勵發(fā)展商業(yè),利用商業(yè)來增加稅收,以此來減輕農(nóng)民的稅收壓力。 他開放了國家的一切山林川澤,允許民間開礦,也允許百姓開展?jié)O業(yè)和其他很多副業(yè)。 這樣一來,帝國的商業(yè)和手工業(yè)發(fā)展起來,整個國民經(jīng)濟都被盤活了。 史書是這樣形容當時的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的: 漢興,海內(nèi)為一,開關(guān)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史記·貨殖列傳》 再談一件小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漢文帝的仁德。 劉恒做了皇帝以后,皇宮里有很多漢惠帝留下來的美人,這些美人隨著漢惠帝的過早離世,身世命運變得非常凄慘。 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漢文帝下令讓漢惠帝的美人出宮回家,以后也可以自由婚嫁。 十二年冬…… 二月,出孝惠皇帝后宮美人,令得嫁。 ——《漢書·文帝紀》 漢文帝臨死之前,也發(fā)布詔書,遣送后宮從夫人以下直至少使回家。 歸夫人以下至少使。 ——《史記·孝文本紀》 這些美人本來孤獨終老的命運,一下子得到了翻轉(zhuǎn),她們能不感念漢文帝的恩德嗎? 總而言之,漢文帝通過向一般百姓遍施恩惠,在群眾中獲得極高的威望和愛戴,這才是漢文帝安身立命的真正“磐石之宗”。 4.通過迎合民意的方式,不動聲色的收回那些原本聚集在重臣和封國周圍的威勢,削弱他們的實權(quán)和影響力 前面我們講過,漢文帝是功臣元老集團政變之后上的位,他是踩著后少帝劉弘和呂家人的尸骨坐上的皇帝寶座,所以,在漢文帝坐定以后,他心里非常忌憚這一幫功臣元老大臣,他深深地知道,既然這一幫老家伙敢殺后少帝,也未必不敢殺自己。 那么怎么徹底解除他們對自己的威脅呢?賈誼給漢文帝出的計策就是讓列侯都到自己的封國里去,切斷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他們就再也難以形成合力,也就威脅不到皇權(quán)了。 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月,丞相陳平去世,漢文帝重新啟用周勃做丞相。很快的,漢文帝頒布詔令: 二年冬十月,丞相陳平薨。詔曰:“朕聞古者諸侯建國千余,各守其地,以時入貢,民不勞苦,上下歡欣,靡有違德。今列侯多居長安,邑遠,吏卒給輸費苦,而列侯亦無由教訓其民。其令列侯之國,為吏及詔所止者,遣太子?!?/span> ——《漢書·文帝紀》 這個詔令,史書稱之為:《令列侯之國詔》。 漢文帝的理由是:古代的諸侯都在自己的封國居住,百姓也安居樂業(yè);現(xiàn)在列侯們大多住在京城,距離自己的封國非常遙遠,從封國往京城運輸物資,勞民傷財;再者,列侯們在京城住著,也沒有機會教導和管理封地內(nèi)的百姓。 所以,漢文帝命令,所有的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國去,凡在朝廷任職及有詔令特別留下來的諸侯,也要派太子前往封地。 這三個理由充分嗎?也可以了。但是列侯不走。 這樣過了一年整,漢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十月的月末,發(fā)生了日食。 十一月,漢文帝再次下詔:“前些日子,我已經(jīng)詔令列侯回到自己的封國,但有的人找借口不走。丞相是我敬重的,希望丞相帶頭之國,為其他列侯做個表率?!?/span> 于是,漢文帝免去了周勃的丞相職務(wù),讓他回到了絳縣封地。 周勃之國以后,才有了后來下獄的事情,要是周勃在京城里,漢文帝是不好動周勃的。 漢文帝即位以后,就敏銳的發(fā)現(xiàn)了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 在《令列侯之國詔》頒布之前,他就在淮南國首先推行“易侯邑”的政策,讓淮南王劉長的舅父趙兼遠離淮南國而就國周陽。 皇帝初即位,易侯邑在淮南者,大王不肯?;实圩湟字勾笸醯萌h之實,甚厚。 ——《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 在列侯紛紛之國以后,賈誼又跟漢文帝提出“割地定制”的原則,根據(jù)“大都強者先反”的歷史教訓,賈誼提出了“眾建諸侯少其力”的方針,實施的方法是:老的諸侯王死了以后,就把他的封地分給所有的兒子,等到兒子死了,再把他們的封地封給所有兒子的兒子,直到“地盡為止”。 臣竊跡前事,大抵強者先反?!煜轮伟玻舯娊ㄖT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令海內(nèi)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諸侯之君不敢有異心,輻湊并進而歸命天子,雖在細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令齊、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及燕、梁它國皆然。 ——《漢書·賈誼傳》 這一招很厲害,皇帝拉攏的是誰?除了太子以外的諸侯王所有兒子。 得罪的只有太子一人而已。 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齊文王劉則去世,他沒有兒子,漢文帝趁機將齊國一分為六;也是在這一年,漢文帝將淮南國一分為三,分給了劉長的三個兒子。 也正是因為漢文帝分化瓦解諸侯國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才有十年以后(公元前154年),七國之亂在短短三個月就被漢景帝平定下去的成績,這個基礎(chǔ)都是漢文帝打下的。 結(jié)語: 漢文帝劉恒的母親薄姬被漢高帝劉邦寵幸一次,就幸運的收獲了劉恒; 薄姬又因為不受寵愛,而幸運的躲過了呂后的屠刀; 薄姬也因為早年所受的教育和訓練,在多年底層的生活處境中學習低調(diào)和隱忍; 薄姬的這種性格和才能,也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她的兒子劉恒。 劉恒在勢微的情況下,一直安安分分、謙虛謹慎、低調(diào)隱忍,等到他榮登大寶,多年來積淀的政治才能派上了用場,他不動聲色的在幾年內(nèi)化解了所有皇權(quán)的威脅。 沒錯,劉恒是一個政治強人,權(quán)謀大師。 但這并不是劉恒的底色。 劉恒是一個“安貧樂道”的人,齊王一系三兄弟強勢問鼎皇位,淮南王劉長也是躍躍欲試,劉恒卻非常坐得??; 劉恒是一個仁慈的人,他心懷敬畏,雖然說他壓抑死了齊王一系三兄弟、驕縱死了淮南王劉長、羞辱了絳侯周勃,但他出氣以后,沒有再動他們的后代,比起其他的帝王,很不錯了! 劉恒也是顧恤老百姓的人,他在任期間,老百姓家給人足、安居樂業(yè),甚至于之后的兩千年,人們都稱贊他為仁義之君。 相比起社稷的福祉、老百姓得到的實惠,漢文帝劉恒的這點厚黑權(quán)謀,又何必再拿著放大鏡來看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