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作為國家民族的良心,為我們留下了數(shù)不盡的文化遺產,那些針砭時弊的文字即便是放到今天也會讓人看了背后一涼,而在諸多的魯迅作品中,《故鄉(xiāng)》應該是大家印象最為深刻的。
《故鄉(xiāng)》中
閏土的形象深入人心,魯迅先生把閏土這個兒時伙伴的一生全部融入到了幾百字的段落中,曾經的兩小無猜再見已是物是人非,讓人不勝唏噓。
當時的魯迅已經是《新青年》的主編了,每個月能掙幾百塊大洋,這樣的生活水平和閏土形成了鮮明對比,很多讀者不禁發(fā)問,為什么迅哥不給予閏土經濟上的幫助呢?其實魯迅有著自己的想法。
閏土的一生
要探究出魯迅先生為什么不給閏土資助,這就要從閏土的生活開始說起了。
在《故鄉(xiāng)》中,魯迅描寫到自己和閏土相識的時候不過十多歲,這正是人一生中好奇心最為蓬勃的時刻,這個年紀的小孩子根本不會有什么階級觀念。
因此對于魯迅來講,無論是閏土帶著的銀項圈,還是兩人一起在瓜地里捕猹,這些農村里司空見慣的場景都讓他大開眼界,對于閏土甚至油然而生出一種“崇拜感”。
這種對相識不久的朋友的好奇也最為深刻,相信我們很多人都有著這樣的經歷。
小時候遇到過一個讓你驚艷或者說印象深刻的人,即便很快就分別了,但是這段記憶會深深扎根在腦海中,哪怕幾十年后都不會忘記,魯迅先生對閏土就是這種感情。
但是對方可并不會對你也是這種感情,這從魯迅先生和閏土的再次相逢也可以看出,當迅哥見到兒時的好友驚喜地叫出“閏土”之后,閏土卻淡淡的回復道:老爺。
也正是老爺這兩個字讓魯迅的青春徹底坍塌了,他沒想到自己的好伙伴竟然變成了他筆下的那種“麻木的中國人”,因此在與閏土短暫交談過后,魯迅就和閏土再次分別了。
如果說兒時的那次別離是依依不舍和帶著留戀的話,這次的分別對于魯迅來說則是一種解脫,因為存在于他記憶中的那個青蔥少年“死去了”,如今的閏土只是一個普通的熟人而已。
再看《故鄉(xiāng)》中對于長大之后的閏土的描寫,他帶著他的兒子水生一起來見魯迅,并提及這是他的第五個孩子,這句話讓魯迅先生更是頭大。
因為從魯迅的婚姻就可以看出,他非常反對包辦婚姻,更是反對那些不顧孩子的生長環(huán)境而使勁生孩子的人,閏土自己的生活都處于難以為繼的狀態(tài),但他還是生育了這么多孩子。
有著慈悲之心的魯迅,一想到閏土的孩子從小就在痛苦中長大,他就更加難受了,這些復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魯迅先生更是無法正常的面對自己兒時的伙伴。
魯迅的性格
說了閏土的背景,再來說說魯迅先生的性格,很多人對于迅哥的經歷大都來自于課文《藤野先生》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兩篇文章可以說將魯迅的成長說透了。
《三味書屋》里的魯迅,是一個韌性非常強的少年,不僅在家道中落的時候扛起了生活的重擔,還能夠對生活有著思考,《藤野先生》中的魯迅,他的思想已經進化了,隨后才棄醫(yī)從文。
所以魯迅先生是一個有著超驗性思維的人,他能一眼就看出生活的本質并描繪出生活的真相,這個特質從魯迅先生的
雜文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但是魯迅生活的另一面,則是大家長制,但是他屬于比較開明的大家長,在北京的時候,魯迅先生和他的弟弟周作人一家住在一起,雖然弟弟的工資沒比自己少,但一家人的開銷都是魯迅先生一個人負擔。
魯迅先生在北平的工資有多高呢?一個月怎么也有幾百塊大洋,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北平一座普通的宅子也不過幾百大洋,所以魯迅先生是非常有錢的。
他每個月都把自己的薪水交給自己的弟媳——
周作人的日本老婆掌管,但這個女人一點不心疼,都花得干干凈凈,一直到兩家人的矛盾激化,魯迅才搬了出去。
這體現(xiàn)出魯迅對于錢的不在意,這種不在意并不是因為他有錢才不在意,而是他認為父親不在了,自己又是大哥,所以就應該撐起家中的一片天,這種近乎狂熱的責任感讓魯迅承擔了太多家庭重擔。
為什么不資助?
有了前面的介紹,我們可以開始分析了,首先,閏土的一生就是當時很多麻木國人的縮影,他非常普通,如果說非要找出一點不同的話,那應該就是他認識魯迅。
而從魯迅先生對待家人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個小氣的人,或者說他在金錢方面太慷慨了,所以在面對閏土的困境時,他完全可以掏出幾十個大洋為閏土擺平,可他并沒有這么做。
其實并不是因為魯迅摳門,而是因為他沒辦法幫忙。
從《故鄉(xiāng)》中的線索來看,魯迅這次回鄉(xiāng)已經過了二十多年,對于一個二十多年沒見的所謂朋友,魯迅就算是想幫,又哪里來的理由呢,再加上閏土的表現(xiàn)實在是太差,也讓兩人之間的隔閡加深了。
“我們之間已經有了厚障壁了”這是《故鄉(xiāng)》中的原話,因為閏土的那一句“老爺”,直接讓魯迅對閏土的感情蕩然無存了,此時的魯迅先生一定沉浸在對過去的感傷中,哪里想得到資助這件事呢。
閏土如今的形象也實在太差了,文中描寫到他穿著一件單薄的棉衣,手中拿著煙管,身邊跟著自己的第五個孩子水生,這樣的一幅場景就算是靠想象也能估計出閏土的生活有多么困難。
最后魯迅和母親一起離開,才發(fā)現(xiàn)閏土竟然還有一個小女兒,所以這樣的家庭要資助,那就是個無底洞,這么多孩子,讓魯迅資助多少才合適呢?
也許閏土還是孤身一人的話,魯迅先生都有可能把他帶走,但是魯迅先生面對的是一個家庭,這對他來說真的無能為力。
俗話說救急不救窮,閏土的人生已經實打實地確定了,今后他就將為自己的六個甚至更多的孩子努力工作,要是魯迅先生給他一筆錢,有可能會打亂他的生活,以至于影響到這個風雨飄搖的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