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單位里工作,如果想要長久地保持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最關鍵的就是要學會遠離內耗。 我在單位里看過太多同事,把大把的時間和心思耗費在巴結領導、勾心斗角上。有些人甚至把攀比和爭權奪利,作為了人生的全部追求。
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些內耗行為并沒有為他們帶來真正的獲益,反而讓自己精神高度緊繃,工作效率大受影響。更可怕的是,一旦深陷其中,就很難自拔,容易在內耗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反觀那些在單位里能夠保持定力、從不內耗的同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無論領導、同事開什么樣的會,講什么樣的話,他們統(tǒng)統(tǒng)不買賬。 他們只是專注于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像一個旁觀者一樣,看著周圍的人你爭我奪,而自己卻渾然不受影響。 這其中,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這些人明白工作的本質就是換取薪酬,而不是為了追求權力地位。他們能夠清楚地分清主次,把精力集中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技能上,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無休止的辦公室政治里。 其次,他們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無論同事怎么議論、領導怎么挑撥,他們都能夠壁壘分明,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他們不會被同事的成就所影響,也不會被領導的表揚所迷惑,一心一意按部就班地工作。 再次,他們看得很透徹,明白單位里很多東西是把戲是虛有其表。領導嘴上說的和真實做的常常不一致,同事之間的紛爭更多源于利益之爭,最后無疾而終。所以他們選擇置身事外,當一個理性的旁觀者。 最后,這些人往往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他們希望在工作之外,能夠過上更加精神富有的生活。所以工作對他們而言,更像是一種謀生手段。只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工資就會如數(shù)到手,其他的就不值得太過上心。 我們單位里就有這樣一位老同事,每次開會的時候,領導對著他就是一通數(shù)落,批評得體無完膚。其他同事都會換做是自己,肯定會心有不甘,極力辯解。可這位老同事卻從來沒有這樣做過,被批評完了就點點頭,然后繼續(xù)做自己的工作。 我問過他為什么從不還口不還手,他告訴我:"在單位里斗氣有什么用,干完活就走人,錢到手就行。" 說實話,這種觀念一開始讓我覺得有點過于沒心沒肺,但時間長了我就發(fā)現(xiàn),他的生活過得確實比我們這些時不時加班到很晚的人要體面自在得多。 正因為沒有把過多的精力浪費在內耗上,所以他的生活更加充實。下班后可以自由支配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我們這些人,即便下了班,腦子里還是在盤算著單位里的這糟心事。 人這一輩子實在太短暫了,難得有這么寶貴的生命體驗,如果都耗費在那些無謂的內耗之中,未免也太可惜了。 與其被這些東西牽制住,不如像那些"旁觀者"一樣,專注于做好自己的工作,過好自己的生活。至于領導同事開會時說的那些話,或高高在上、或肆意挑釁,統(tǒng)統(tǒng)不買賬,自己做事才是王道。 工作上該努力就努力,但下班后就放開了心情,該做什么就做什么,過好屬于自己的生活。這才是最明智的人生選擇,也是擺脫內耗的最佳方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