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廣超
著名作家南豫見的長篇小說《包青天》,近日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數(shù)十年前,南豫見在漯河地區(qū)沙河、澧河交匯處的“河上街”開始了小說創(chuàng)作,由短篇到中篇、長篇,一步一個腳印成為一名扎實的專業(yè)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生命原則》《生命激情》《從紅妝到女囚》《謊言如歌》《大鱷無形》《畫地為牢》《扶貧記》《家族榮譽》等15部;中短篇小說集《皇天后土》《小和尚拆廟》;散文集《漯河文學(xué)地圖》;長詩《爆圈》等6部。長篇電視劇《日出日落》《生死較量》相繼在央視一套、八套黃金時段播出。作品曾獲河南省政府優(yōu)秀文藝成果一等獎、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電視飛天獎、莽原文學(xué)獎等多種獎項。
北宋名臣包拯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以一身正氣、兩袖清風(fēng)、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的品性贏得了世人的敬仰,人稱包公、包青天。幾個世紀以來,他的故事以戲劇、書籍、電影和視覺藝術(shù)等各種形式傳頌于世、經(jīng)久不衰。圍繞成就四大名著的三個要素,南豫見反復(fù)思考自己的創(chuàng)作方向,決定創(chuàng)作包拯的故事。
確定主題后,南豫見開始收集有關(guān)包拯的各種素材。從2019年開始,查閱搜集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的資料百余種。之后,對這些材料進行綜合整理,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包青天》全書75萬字,分上、中、下三部。上部《青天現(xiàn)世》,中部《深宮喋血》,下部《宛丘天案》。塑造了一個接民間地氣和貼近人情、人性的包公形象。 《包青天》最大的貢獻是獨辟蹊徑,找到了江湖與廟堂二者的平衡點,塑造了宋仁宗的明君形象。宋仁宗呼喚忠臣信賴,依靠忠臣,成就了他當政時期政治、文化、經(jīng)濟的繁榮昌盛,史稱“仁宗盛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