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yōu)質作者榜# 印度詩人泰戈爾這樣寫道: “有一個夜晚,我燒毀了所有的記憶,從此我的夢就透明了; 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從此我的腳步就輕盈了。” 其實,一個真正過得幸福的人,一定是活得通透的。 因為做到了寡思,寡言,寡欲,所以心靈自在,身心輕松,愜意自得。 以至于無論面對生活當中怎樣的一番困難,一些糾纏,一些變化和痛苦的時候,內心都是平靜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內心時時刻刻得以自由呼吸,自在從容,幸福安定,人也更加松弛和快樂。
寡思 一個老是想這想那的人,腦子一定燒得更快,也過得更累,甚至越來越疲憊。 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會過得開心快樂?又怎么可能過得健康滿足? 實際上,人最大的能量消耗,就是精神內耗,思想內耗,情緒內耗。 當一個人越想越多,越想越亂,也越來越習慣胡思亂想的話,日子也一定會過得更加被動,焦灼,黑暗,痛苦。 聽過下面這樣一段話: “事,不能想得太多,想多了心就亂了; 人,不能看得太清,看清了心就涼了; 情,不能陷得太深,太深了心就痛了。 人活一世,想開了就是幸福,想不開就是痛苦?!?/p> 一個人若是想得太多,心情肯定會受到影響,而且想得越來越多,影響的情緒就更多。 最終,當我們把能量耗費在這些越來越多的負面情緒的時候,只會把簡單的事情搞得更加復雜。 然后,過度的煩惱,過多的想法,也只會讓自己耗費的體力不說,也拖垮了自己的身體。 聰明人,都會讓自己擁有一種隨時隨地可以保持放空的狀態(tài),然后不去胡思亂想,更沒有必要去多想。 節(jié)省自己的精力,利用好自己的時間,我們才能夠打造好更精彩,更充實的生活。
寡言 古人云: “修身以寡言為貴,處事以德厚為先?!?/strong> 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當中那些說得最多的人,往往是沒有道理的,反而是沒有說服力的。 偏偏那些很少說話,特別安靜的人,卻偏偏給人一種很有說服力,很靠譜的印象。 的確,做人做事,一個人只有先管得了自己的嘴巴,管得住自己的表達欲,才是成熟的。 畢竟,在這個社會里,一個人說什么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夠做出什么。 只有通過行動做出來的效果,只有通過行動做出來的結果,才是一個人最真實的人格反照,人品對標。 《易經(jīng)》中有言: “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strong> 同樣的道理,胡思亂想,多思多慮,是在白白消耗自己的能量,說個不停也一樣的道理。 聰明人,也一定會管好自己的嘴巴,因為一個人說的話再多,就算是真心誠意的,是苦口良言的,也不見得別人就會接受,就會吸取。 更多的時候,一個人說的話再多,只會讓對方覺得更反感,更討厭,最終反而影響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真正厲害的人,一定會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干涉別人的因果,不插足他人的人生。 回歸到自己的生活重心上面,活好自己,管好自己,才是最靠譜的。
寡欲 有段話說得好: “有人喜歡繁花似錦的陽春,而我更愛就簡的深冬; 有人鐘情于充滿精巧典故的曲賦,而我更欣賞盡顯儒雅之美的詩詞; 有人向往笙歌鼎沸、觥籌交錯的生活,而我更愿意像陶淵明一般'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都有自己的評判和標準。 所以,不去干涉別人的想法,同時也要明白自己的活法,搞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 當我們知道了自己是誰,以及知道了自己所處的位置,同時也很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的時候。 那么,就會本能地做出一些自己認為對的選擇,以及必須要做出的選擇。 如此,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調整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也能夠掌控好自己的欲望。 最終,知道為了什么而行動,也知道了為了什么而努力。 久而久之,我們就能夠讓內心變得更加平和,更加安靜,更加從容幸福。 就像楊絳先生說得那樣:“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