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RING OUTING TOGETHER ![]() 01 手腳冰涼的原因? 天氣越來越寒冷了,很多的朋友就開始感覺全身發(fā)冷,手腳又開始冰涼起來了,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 都說手腳暖和了,全身都暖和了,可大家知道怎么調理嗎?哪些方法能夠讓手腳迅速回暖呢?
其實人體是有抵御外邪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陽氣。咱們都知道,人是依靠陽氣才能生存的。 如果一些錯誤的生活習慣,比如過于貪涼,喝冰鎮(zhèn)的啤酒、飲料;穿著不注意保暖,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女性朋友,雖然現(xiàn)在到了春季,但是早晚溫差大,很多人早已穿上了短裙,這些都是損傷陽氣的行為。 平時不注意保護陽氣,人的身體就會受到反噬,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對于女性而言,手腳冰涼會導致月經少、月經不調,甚至不孕。 總之,很多問題都是因為自身陽氣不足導致的,時間久了還會導致淤血產生,淤血阻滯筋脈血管,疾病也就相應產生了,那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溫中助陽,溫經散寒,養(yǎng)血通脈。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到醫(yī)圣張仲景的經典方當歸四逆湯了。專門針對于這種陽氣不足,陰血虧虛導致的手腳冰涼、老寒腿以及腰、腿、手、足、頸、肩的疼痛。
02 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湯也是張仲景的方子,《傷寒論》原文記載主要有兩條: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當歸四逆湯參考劑量: 當歸9g,桂枝9g,芍藥9g,細辛3g,通草6g,大棗8枚,炙甘草6g。 上面說了手腳冰涼跟陽虛有關,其實跟血虛也有很大的關系。中醫(yī)認為,血有濡養(yǎng)全身臟腑經絡和四肢的作用。如果血虛了或者氣血不足了,身體本能的就會減少對四肢的血液供給,以保證心臟和其他臟腑的血供需求。這個并不難理解,就好像一個國家如果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糧食儲備不足了,那么國家就會把糧食主要供給軍隊以及其他重要的機構,我們的身體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手腳冰涼這種情況用當歸四逆湯再好不過,下面就來一起學習一下這個方子。 首先是桂枝,桂枝取的是桂樹末端剛剛生長出來的嫩枝,陽氣旺盛,有很強的生長生發(fā)之性。同時桂枝又可以溫通經脈,幫助人體打通經脈讓陽氣通達到手腳。 接下來是芍藥和甘草,為什么把芍藥和甘草放到一起呢?因為芍藥和甘草合在一起就是著名的治療腿抽筋以及各種疼痛的芍藥甘草湯。 芍藥可以柔肝,可以平抑肝陽,從而讓肝不那么“暴躁”。并且它的味道酸澀,酸味的藥材都有收斂的作用,所以它可以養(yǎng)血養(yǎng)陰。同時酸味的芍藥和甘甜的甘草一起搭配又可以酸甘化陰,為咱們的身體源源不斷的補充陰液、陰血。 細辛是一味很好的散寒止痛的藥,細辛氣味芳香,又有很強的辛散之性,因此細辛向上可以上達鼻竅和顛頂,善于治療鼻炎和頭痛,向外可以通利經脈和關節(jié),用于治療四肢關節(jié)的疼痛。 木通一聽名字就是在這里起到“通”的作用,可以通經脈,讓血暢行。而且不但能通經脈,還能通大小便、通乳等,總之所有不通的問題都可以放心大膽的把木通用上。 最后是當歸,當歸在整個方子中就是君藥。對于當歸很多朋友都很熟悉,它最善補血,很多補血的名方里面都少不了當歸的影子。并且當歸最大的特點是不但能補血,還能活血,讓補進去的血液流動起來。最后再加上幾枚益氣健脾、養(yǎng)血補血的大棗。 整個方子的巧妙配合,把經絡打通了,陽氣補上去了,氣血也補足了,所有的陽虛手腳冰涼、手麻腳麻以及老寒腿,各種陽虛、血虛導致的頸肩腰腿痛也就通通不見了。
03 三個“火爐”穴,改善手腳冰冷 中醫(yī)講治療手腳冰涼,主要在于活血化淤、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按摩法,可以改善手腳冰冷,如果經常按摩這三個“火爐”穴,能有很好地療效。 1、按揉陽池穴 取穴:陽池穴的名字,就意味著囤聚太陽的熱量。它位于手背手腕上,尋找的具體方法是,先將手背往上翹,手腕上出現(xiàn)幾道皺褶,在靠近手背那一側的皺褶上按壓,在中心處會找到一個壓痛點,這個點就是陽池穴了。
揉按方法:刺激陽池穴時,要慢慢地進行,時間要長,力度要緩。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過來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壓這只手上的陽池穴。冬天試試,堅持每天數(shù)次,就能暖和一整天。 2、按揉氣沖穴 取穴:氣沖穴位于大腿根里側,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此穴下有一根跳動的動脈,即腹股溝動脈處。
揉按方法:如果想保持腳部暖和,可先按揉氣沖穴,再按揉動脈,使用一松一按的方法,交替進行按揉氣沖穴,直到按揉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止。 3、揉搓涌泉穴 取穴:涌泉穴位于腳心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
揉按方法:每天早晚用手掌快速揉搓,最好直到有熱感為止,接著揉搓各腳趾100下。按摩時不妨再加點乳液或嬰兒油,可更好地促進血液循環(huán)。 【溫馨提示】 請在專業(yè)中醫(yī)醫(yī)生的指導下辨證論治,精準用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