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5月27日,正式完成了第一期時間統(tǒng)計的分析。其實最早從5月4日就開始記錄時間的使用情況了,用了大概三周時間來建立習慣,至今三周過去了,時間記錄非常完備,正式開始 記錄——分析——計劃 的時間統(tǒng)計法流程。 經(jīng)過三周的時間統(tǒng)計,要說我感覺到什么特別的觸動沒有?不好意思,真沒有,我有預感,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時間統(tǒng)計都會是一項很日常的活動。我也絕不會對時間統(tǒng)計抱有太過迫切的期待,我們想要看到樹木參天開花結果,就絕不能在樹木還是幼苗的時候期待果實,要不然每一個秋天都會背負期待落空的打擊。 本次分析周期為5月的第三周,5月18日—5月24日。 實證直接目的在于: 1、回顧過去一段時間(周、月、年)時間使用情況 2、制定下期計劃 實證終極目的在于: 1、觀測實證能否幫助我們尋得人生目標,獲得長足的成長 2、觀測實證能否幫助我們減少焦慮,變得更幸福
在過去的一周共168個小時中,【睡眠】時間占據(jù)了三分之一,共計51時10分,平均每天7時30分。 【工作】占用了40時20分,占總時長的四分之一,基本就是正常的工作日8小時。 【娛樂】時間占五分之一,36時30分,主要是消耗在玩手機上。 【日?!?/span>為22時,基本為每日的吃飯、洗漱、通勤等必須時間。 【愛好】8時主要是消耗在公眾號文章的撰寫上。 【學習】6時,主要是周末為了處理時間統(tǒng)計法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看網(wǎng)課學習VBA。 【臨時】事件占用4小時,其中除了突發(fā)事件外,主要為每周陪家人視頻聊天的2小時。 以上所有項目中,【睡眠】、【工作】、【日常】、【臨時】基本都是不可控或必須完成的,暫時不做調(diào)整也不做分析,以后會細化【工作】這一欄下的具體活動,區(qū)分出工作中高效和低效時間,或許可以將【學習】部分的一些計劃放在工作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工作日去掉【睡眠】、【工作】、【日常】、【臨時】后,可控時間大約在5小時左右,其中還包含了早晨的40分鐘和午休的40分鐘,每晚下班回家后的實際自由可控時長大約只有3小時30分鐘。 真正的可規(guī)劃時長主要還是集中在周末里,周末兩天至少可以有近20小時的可規(guī)劃時長,后續(xù)計劃會把一些事項重點安排在周末。
玩手機的時間較長,但主要是周六近8小時的手機時間,工作日時固定為早上起來的半小時與午休時候的半小時,工作日每晚的手機時間約在1-3小時不等。
近期寫公眾號、知乎答題占據(jù)了大量的時間,主要是因為第一次進行時間統(tǒng)計的分析不斷試圖找到更多的角度,更好的觀測自己的生活時間使用情況導致的,預計下周在也會是同樣情況,但隨著分析角度的確定,未來這塊的時間消耗會減少。
其實這塊也完全可以歸類在上面的 公眾號 時間消耗內(nèi),因為這6小時的學習主要是為了學習VBA來批量處理時間統(tǒng)計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考慮到VBA的復用性很高,算是很實用的技能,還是把它劃分在了【學習】里。 1、【睡眠】、【工作】、【日常】保持原有時長。 2、【愛好】中練習吉他的時長由40分擴充為3小時。 3、【娛樂】中玩手機時長由近24時縮短至20時。 4、【學習】中增加閱讀時長3小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