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書單,是我在陪讀過程中,根據(jù)教材內容和力力的閱讀情況整理出來的,算是與教材的兩相映照和相互補充。 當然,這些不是力力日常閱讀的全部,更不是專業(yè)的書單,所以僅供大家參考哈。(力力用的是人教版新版教材,也就是現(xiàn)在廣泛推開的部編教材) 書單分為故事類圖畫書、藝術啟蒙、科普和兒童文學幾個類別。 ☆☆☆ 魚家書單|三年級下學期 ☆☆☆ ---故事圖畫書--- 1. 妞妞的鹿角
16課課文《小真的長頭發(fā)》是根據(jù)同名圖畫書改編而來(很小的改動),這本我在三年級上學期書單中已經推薦過了。 我一直認為,想象力是幼兒到小學中低年級時段需要培養(yǎng)的重大能力。因為想象力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品質之一,不管是從實用性如做科學研究而言,還是日常生活得有趣一些來說。 大衛(wèi)·司摩的《妞妞的鹿角》,腦洞很大,開放性結局可以讓孩子來個續(xù)篇。 還可以讀一讀臺灣原創(chuàng)《子兒,吐吐》。 2. 漏
27課課文是《漏》,一個好玩的民間故事。 不過,對于沒有見過驢子,更沒有“屋漏雨”生活經驗的孩子來說,要體會其中的趣味,最好的手段就是用圖來輔助。 這本是信誼出版的原創(chuàng)圖畫書系列里的,梁川老師畫的水墨畫很有動感,看起來很過癮。 3.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故事
第三單元的主題是傳統(tǒng)文化,其中一個是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我一貫的理念就是,對于孩子來說,想讓傳統(tǒng)留在他們的記憶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吃和玩,以及好聽的故事。 吃的玩的靠父母提供,故事方面,優(yōu)秀原創(chuàng)不多,好在有臺灣走在我們前面。這套8冊內容分別是春節(jié)、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和冬至八個節(jié)日,每冊兩個故事,前面有節(jié)日民俗介紹,后面附有二十四節(jié)氣及時令食物等。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故事改編得好,不生硬。 4. 張擇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圖
課文12《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講的是清明上河圖,學習前后最好和孩子一起看看畫,可以選擇這本,中信“墨·中國藝術啟蒙系列”之一。 這個系列的目標是給7歲以上直至青少年的中國藝術啟蒙讀物,內容很豐富:創(chuàng)作背景、故事講述、畫面分析、畫家特點、時代背景,知識小鏈接、動手創(chuàng)作部分,甚至與同時代其他藝術家和藝術形式的關聯(lián)…… 但和很多原創(chuàng)的通病一樣,知識點太多,生動趣味性不足。特別是《清明上河圖》這本,因為畫本身就是高密度,所以介紹也呆板了些。不過目前來說,暫時沒有發(fā)現(xiàn)其它更好的選擇。建議價位合適時收全套,和孩子一起進行藝術啟蒙吧,哈哈…… 5. 凱蒂的文化藝術之旅 第二輯
相對來說,國外的藝術啟蒙讀書的選擇就多了去了,也有趣得多。 這套09年引進出版時叫做《凱蒂的名畫奇遇》,就是現(xiàn)在第二輯里除了“倫敦圣誕節(jié)”之外的7本,通過小女孩凱蒂在美術館中的奇妙歷險,分別介紹了文藝復興時期、印象主義、后期印象主義、點彩派、英國和西班牙名畫。 ---科普--- 6. 耕林·最美的科普·四季時鐘系列(少年版)
第四單元的主題是自然觀察,“花鐘”那篇讓我一下想起這套《四季時鐘》。 文字和圖都很美的一套科學圖畫書,6本分別呈現(xiàn)了太陽、大地、樹木、草地、花和蝴蝶隨季節(jié)輪回的變化,可以讓孩子對大自然有一個整體系統(tǒng)的認識。 科普書不一定討孩子喜歡,但也不要逼著孩子讀,更不要要求孩子拿一本從頭讀到尾。讀科普可以隨意些,空閑時隨便抓一本,讀其中感興趣的內容。如果能和日常所見所談結合起來,是最好的方式(之前在這篇聊過:如何引導孩子愛上科普書)。 關于科普,以前的書單推薦過的有:
這些書,在學前和小學階段都可以反復閱讀。 ---兒童文學--- 7-9. 伊索寓言、中國古代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三下“快樂讀書吧”,介紹的是寓言故事:中國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算是必讀書目吧。 還是推薦曹文軒、陳先云主編的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字體比較大、行距寬,配圖還可以。 人民文學出版社選編的《中國寓言故事精選》和《伊索寓言精選》也不錯,但字體比較小。 關于中國寓言故事,我在一下書單里推薦過一套《林海音奶奶講寓言》,可以找出來讀一讀。 10. 貓兒事務所
宮澤賢治,被譽為“日本國民作家”,多篇作品被選入日本的中小學國語教材。 這本是宮澤賢治作品選集,中少社打造的“世界兒童文學典藏館”日本館的一本,收錄有《貓兒事務所》、《渡過雪原》、《水仙月四日》和《風又三郎》等。 近幾年,各出版社引進出版了各種宮澤賢治作品,從插圖本到圖畫書都有,譯文當然首推周龍梅/彭懿。作品集,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早年出版的“全球兒童文學典藏書系”中有一本《水仙月四日》,很不錯。 11. 愛麗絲漫游奇境
牛津大學數(shù)學教師劉易斯·卡羅爾150多年前成就的兒童文學經典,長銷至今,并被改編成電影、動畫、各種舞臺劇和音樂劇。 各種譯本、各種插圖名家非名家的版本太多了,推薦海倫·奧克森伯里插圖版本,啟發(fā)童書出品,譯者陸筱華曾做過童書編輯。 12. 綠野仙蹤
“OZ國歷險記”系列的第一部,一個小姑娘和三個神奇朋友的歷險故事。也是問世于一百多年前,先后被改編成音樂喜劇、動畫和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 版本也非常多,上圖中是馬愛農譯本,配圖是國內插畫家,我覺得還可以。 13. 時代廣場的蟋蟀
1961年獲紐伯瑞獎銀獎作品。一只鄉(xiāng)下蟋蟀無意中來到大都市紐約,被一個小男孩收為寵物的故事,當然,故事的主線其實是蟋蟀、老鼠和貓的友誼,還有音樂和中國紳士…… 蓋斯·威廉姆斯的插畫,讓人覺得很賺。這只蟋蟀和朋友們的故事還有6本,也引進了,如果孩子喜歡,可以繼續(xù)收入。 14.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如果你獲得參觀一家神秘的巧克力工廠的機會,開不開心?如果這家巧克力工廠歸你了,感覺如何? 羅爾德·達爾的故事,總是構思奇特、想象力爆棚…… 插圖作者是另一位大師,昆廷·布萊克。 15. 米歐,我的米歐
“童話外婆”林格倫的作品,在國內名氣最大的可能是《長襪子皮皮》。不過我尤其喜歡她富有想象力的三部小說,《米歐,我的米歐》是其一,一個9歲男孩的英雄征程。 “童話外婆”的作品,本本都很經典,不妨趁活動收幾本,看哪本先粘上孩子的目光。 16. 更多字書 同是三年級的孩子,閱讀水平可能差別不齊。有的還要聽父母讀,有的已經一本又一本啃起章節(jié)小說了。 不用急,孩子的變化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可能上個星期還天天纏著你讀圖畫書,這個星期就自己捧起字書來看了。 下面這幾個系列的書都很棒,可以根據(jù)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興趣從中挑選: o 啟發(fā)童話小巴士 系列 o 新蕾國際大獎小說 注音版 系列 o 蒲公英童書館國際大獎小說 系列 o 新蕾國際大獎小說 系列
開學了,用清單幫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聊聊那些便宜又好看的平裝繪本-經典故事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