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zhuǎn)自 浙江云拍 ![]() 01 王鑒現(xiàn)世 1928年初秋 一場暴雨沖開了洛陽金村的土地 塵封兩千余年的東周天子墓重現(xiàn)人間 卻未逢其時 當時的中國內(nèi)憂外患,消息不脛而走 大量盜墓者蜂擁而至將無數(shù)珍寶 洗劫一空 ▼ ![]() ▼ ![]() ▼ ![]() ▼ ![]() ▼ ![]() 平王東遷之后,周氏衰微 諸侯疆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 但周王仍始是唯一的“天下共主” 在宗法與禮制的庇護下 周王所用之鏡依然要維護天子的風范與尊嚴 當時的周王室 地不大于曹、滕,民不眾于邾、莒 如何能鑄造比秦、楚萬乘之國更精美的銅鏡? 02 金道錫行 這就不得不提到商周時期一條重要的青銅走廊 “金道錫行” ▼ ![]() 鑄造銅鏡所用的青銅為“銅錫合金” 先秦時期謂之“金” 是極為珍貴的金屬與戰(zhàn)略資源 而周王室所處的洛邑地區(qū)并無大型銅礦與錫礦 為了確保銅綠山等地的銅、錫順利運送成周 周穆王時期在漢水以北和淮河上游的重要地區(qū) 分封了十多個諸侯國 這些小國大多為“姬”姓,或其親屬 人稱“漢陽諸姬” ▼ “克狄淮夷,抑燮繁湯,金道錫行,具既俾方” 漢陽諸姬有兩個主要任務 其一為防范南方的淮夷,與荊楚 其二為保證銅、錫運輸之路的暢通 ▼ ![]() “漢東之國,惟隨為大” 隨(曾)國是漢陽諸姬的老大 扼守著“金道錫行”的要道 保證銅綠山的銅錫礦料源源不斷的運向周王室 也因為近水樓臺的便利條件 隨(曾)國擁有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最頂尖的冶鑄技術 僅就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器就高達6239件 重逾十噸 這在先秦是難以想象的宏達工程 專業(yè)人員曾對銅綠山、殷墟、周王室與曾候銅器 進行化學及光譜分析 證實三地所用的銅料均來自于大冶銅綠山 ▼ ![]() ▼ ![]() ▼ ![]() 值得注意的是 金村王鏡中有數(shù)面為華美奇瑰的特種工藝鏡 這種銅鏡除了銅綠山的礦料之外 還需要金銀、琉璃、寶石等奢靡之物裝飾 更需要鑄鏡工匠有極為精湛的技藝 當時的周王室 地不過百里,人不過數(shù)萬 如何有能力鑄造如此精美的銅鏡? ▼ ![]() 03 宅茲中國 這與東周王室的地理位置有關 周人開國之初,為震懾東方 乃遷殷遺民,營建洛邑 “唯王初遷,宅于成周……宅茲中國,自之于民” 洛邑居天下之中,為“中國”,四方入貢道里均 披昆侖之洪流,據(jù)伊洛之雙川 挾成皋之嚴阻,扶二崤之崇山 正是山河拱戴、水陸交匯、四方輻輳之地 ▼ ![]() ▼ ![]() ▼ ![]()
尊王攘夷 有趣的是 金村王墓中還出土了數(shù)面楚式鏡 揭開了一段 “禮樂征伐自自天子出”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歷史 大爭之世,列國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 楚國拓地千里,并國五十,華夏之地,楚居其半 頻繁的戰(zhàn)爭造成了楚國銅鏡的外流 ▼ ![]() ▼ ![]() 周王室的楚鏡除諸侯征伐進俸的戰(zhàn)利品外 還有可能為楚王室朝貢所得 “周德雖衰,天命未改” 各諸侯國誰也不愿冒天下之大不韙 背滅周之名稱為眾矢之的 諸侯爭霸還需用周天子的名義 “挾天子以令諸侯”達到師出有名的目的 強大的楚國也不得不顧及表面的禮儀 不定時向周王室上交一些貢俸 以博得“尊王”的美譽 ▼ ![]() (東周 彩繪四鳳鏡 洛陽金村東周天子墓出土 現(xiàn)藏于日本永青文庫 ) ▼ ![]() ▼ ![]() 除此之外 這些楚鏡也有可能是貿(mào)易所得 東周王室憑借洛邑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 與王室的特殊地位 審時度勢,以商貿(mào)立國 洛陽成為了一個現(xiàn)代意義上的自由貿(mào)易港 各國商人蜂擁而至,將市于周 商祖白圭的“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商業(yè)理論 就誕生于洛邑 這種自由的經(jīng)商氛圍 同樣吸引著楚國的商人 這也是金村王墓出現(xiàn)楚鏡的原因之一 ▼ ![]() ▼ ![]() 時隔兩千余年 這些精美的王鏡依然在訴說著曾經(jīng)的過往與輝煌 也維護了周王室最后的體面與尊嚴 …… 后續(xù)[浙江云拍] 會從多方面、多角度研究 中國古代帝王使用的銅鏡 并稱系統(tǒng)性推送 歡迎同道持續(xù)關注! 注: 文中圖片皆來源于可供交流欣賞的博物館藏品與拍賣圖錄,一并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霍宏偉,金村王鑒[M].鑒若長河:中國古代銅鏡的微觀世界,2017,10 [2]懷履光.洛陽故城古墓考[M],1934 [3]霍宏偉,史家珍.洛鏡銅華——洛陽銅鏡發(fā)現(xiàn)與研究[M].科學出版社 [4]胡進駐.關于洛陽周都與東周王陵的幾個問題[J].考古與文物,2006,09 [5]張玉石.東周王室危而不亡——從金屬鑄幣的流通談古代洛陽的商業(yè)貿(mào)易中心地位[J].中原文物,2002,06 [6]張劍.從洛陽考古發(fā)現(xiàn)談東周王室與諸侯國之關系[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1,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