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陽氣生于脾:脾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需要通過脾胃的運作來轉化為水谷精微,濡養(yǎng)身體,如果一個人脾虛了,氣血則生化無源,自然的陽氣就減少了,所以脾陽不足,氣血虧虛,就會出現(xiàn)手腳冰涼,容易腹脹腹痛腹瀉,大便不成形,伸出舌頭一看,舌質淡白,舌苔滑白,舌兩邊有齒痕,所以我們需要補脾陽來調理,可以參考:附子理中丸改善; (2)陽氣根于腎:腎為一身陰陽之根本,如果腎陽不足,則無法溫煦身體;同時,腎主骨,腰為腎之府,所以腎陽不足,會出現(xiàn)腰膝酸軟冷痛,兩腿發(fā)軟發(fā)沉,手腳冰涼年不熱;其次,腎和膀胱相表里,腎陽不足,則會使膀胱氣化蒸騰的作用減弱,從而出現(xiàn)尿頻尿急,憋不住尿等,這個時候需要溫補腎陽,可以參考:右歸丸調理; (3)陽氣萌發(fā)于肝:陽氣隨肝氣升發(fā),如果你肝氣郁結了,就會阻礙陽道的升發(fā),陽氣發(fā)散不到身體各部,就會出現(xiàn)手腳不溫,怕冷的情況;同時肝氣郁結日久還會化熱化火,出現(xiàn)脾氣急躁,愛生悶氣,容易上火,眼睛干澀紅腫等,這個時候需要先疏肝氣,再通陽道,可以參考:瀉青丸調理; ![]() |
|
|
來自: donglianghua > 《養(yǎng)生保健》